港股周一(20日)曾見22,665點的逾年半低位後反彈,但仍未突破今次跌浪頂部約24,385點,難言已脫離危險期,一浪低於一浪形勢仍未改變。事實上,港股已跑輸其他市場,今年基金粉飾櫥窗效應難寄厚望,建議繼續持盈保泰、小心為上,不妨選擇當炒的航運及環保能源股,繼續避開內房股。
藍籌科網股方面,阿里巴巴(9988)及美團(3690)走勢疲弱而且業務轉差,小米集團(1810)開始發展電動車業務,縱使市場看好,但面對行內競爭激烈,恐怕較難突圍而出。相反,較看好騰訊(700)前景,即使近期受到打壓,但第三季純利增長也達29%,且估值處偏低水平。大和提到,內地疫情受控情況或好過預期,加上遊戲審批可能提速,都將是近期潛在股價催化劑。另外,雖然可變利益實體(VIE)的合法性仍有待釐清,但大和預計中美監管機構合作將會取得進展,有助提振市場信心。若投資者看好走勢,購入認購期權就是一個看好的部署。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持有上述股份)
撰文:張智威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