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The Nature of Design 盧志榮 設計的本質


全意大利製造傢具,展示了生活的悠閒一面。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著名設計師盧志榮,成名於意大利,並於當地擁有自家品牌,創作領域涉及建築、室內、家具不同範疇,以千錘百鍊設計理念,揚名中外。作為設計大師,他依然保持一份謙卑,說話時喜歡夾雜笑聲,對設計卻從來堅定不移。他笑稱,近年由於常到香港及內地講學,令原來不太流利的中文越講越好。早前他在香港理工大學創新樓內舉行了作品展,主題為「Inner Garden逸舍」,他說這是他的心靈綠洲,並希望為生活繁囂的香港人,帶來一隅寧靜之地,繼而引渡他們找到自己的Inner Garden。

Text / Jerry Hui

Photography / Cheung Chin Yui

Special Thanks / Farrington Interiors Ltd.

創造永恆的設計

「要將產品做到Timeless,具有永恆性的,可以有幾方面。一是技術上,所選用的材料及技術,都是無瑕疵的,但這只是基本要求。正如我所說,當一個產品設計,可以做到不能再加,不能再減時,又同時擁有自己的內涵,並很明確反映生活的現實,在時代中具有代表性的,就可以成為Timeless的設計。我們每天都要睡覺、進食、工作,這些人的行為是一直沒有改變的,當你將這些平日的生活模式,很有想法地通過設計,並以最直接、毫不花巧的方式進行表達時,這種設計,就可以一直流傳後世。」

這是筆者繼兩年前,盧志榮在中環季豐軒舉行作品展期間進行訪談後之第二次訪問。兩年時間,當然不會有太大改變,他還是全身白色素服,說話時語氣平和,從不急躁,一如他的設計風格。這次的展覽相當有趣,先是選址於香港最奇突的建築物內,更是屋中有屋;這其實亦是他的用意,藉此凸顯Inner Garden所呈現出來的平和狀態。

C:Capital CEO

Lo:Lo Chi Wing

設計的加與減

C:我很少可以同時看到如此多你的作品,這次合共展示了20多件作品,如此繽紛的呈現模式,你有何特別感覺?

Lo:它們每一件都是我的親生孩子來的。在創造它們時,我為它們賦予了自己的個性,儼如自己的生命一樣。但它們的生命怎樣在市場中維持呢?那就要視乎在設計時的選料、用途,由此就可以影響到,在推出市場後,時間對它們所帶來的衝擊。

C:好的設計,自然可以跨越時代,對於Timeless這回事,你會如何去闡釋?

Lo:每個好的作品,你可以將它看成是,既不能再加,亦不能再減。最容易的設計方法,就是加,作品欠缺甚麼的,就加上去,而最難的部分,卻是減。因此往往情況是,很容易over design或under design,特別是目前香港的情況,很多設計都是太過over,因為設計師往往會覺得,為了令顧客在購買時察覺其高昂價值,於是紛紛從顏色、表面處理等途徑進行設計,將之慢慢變成一件很noisy的設計作品。

C:那如何地減?減的邏輯是怎樣的?

Lo:分兩部分,一是技術,二是美學。最擅長去減,其實是工程師,所以我們要以工程師的心態去進行創作,將不必要的負荷、無謂的東西減去。但美學上如何減?因為一塊木頭,4公分厚可以,3公分可以,2公分又可以,那如何作出決定?粗又可以,幼又可以,如何選擇?那就要從實際的用途上進行處理,處理得越好,自然就會是好的設計作品,亦能讓作品生存下來。

C:對你而言,究竟設計是甚麼?

Lo:設計是一個想法,當做了出來後,是可以與別人分享。它不是個人作品,亦不是藝術品,只是個產品,並且可以生產的。

尋找心靈的海港

C:說回眼前這個名為「Inner Garden逸舍」的展覽,背後的意念何來?選址地點亦相當獨特,很難想像原來創新大樓內有個如此的展示空間?

Lo:我是因為身處在香港,才創造出這個空間,亦因為在這幢大樓內,才會做這件事情出來。原因是,對香港人來說,每一天都有很多掙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來自城市中的密度(Density),人多地小,於是空間都變得很狹窄。香港的高密度生活環境,令我透不過氣來,所以一直以來,我的建築及室內設計作品風格,都是圍繞一個安靜的環境,像每個人的海港,沒有風浪,平靜而安穩。在我眼中,這幢大樓,是連地心吸力都不會認同的建築物,於是我就做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保持在一個最簡單、最平靜的狀態,當你經過時,是很想坐下來,安靜地喘息一下的。我想你藉此短暫地離開周遭凌亂的環境,至少可以逃離一陣子,就像到了一個綠洲似的。

C:展示的空間不算大,只有約50平方米,亦只是擺放了20多件作品,會太少嗎?

Lo:的而且確,地方太小,不能放太多,所以展示作品主要都是一些用來表達生活情操的作品,一些傢具,亦有日用品。這可說是我理想中的Inner Garden,而我亦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Inner Garden,就算這只是一個搭建出來的裝置,但最終希望可以在內心擁有,並引領每個人找到自己的Inner Garden。

C:我留意到有很多鮮花做擺設,有何用意?

Lo:花、草、樹、木,都可以用來表達甚麼為之美。場內的鮮花,都是我往旺角花墟買來,並親身放置上去,將之成為展覽中的重要部分。跟傳統的花藝不同,我插的花,只有一枝,因為只有一枝,所以你才覺得特別美。在一個如此亂的環境,你先看到一個很小的空間,然後看到細節部分,再看到這枝花,由於視線越來越集中及專注,於是越是感覺其美,而通過專注,亦有助放鬆心情,令這個Inner Garden變成了一座廟。

藉設計離開現實

C:一個理想的環境,會如何影響你的設計?

Lo:我常要求有一個環境,那個環境,是可以令我覺得是個安生之所。我很少做設計,是最終會變成雜亂的情況,因為我的設計,其實是講如何去離開眼前的世界,離開一個凌亂的現實環境,一個不屬於我們的世界。

C:過去大半生都在從事設計,至今仍樂在其中?

Lo:對我來說,設計是件很容易的事,而要做出來,才是最困難的。因為畫圖容易,但要將所有細節想出來,打樣,再作出種種改動,當中會發生很多意料不及的事情,如改比例、高度,甚至轉設計,都是非常消耗時間的。在我記憶中,從未有個設計,當畫完設計圖後,是可以完全照著做出來的,過程中總是要不停修改,不過這亦是最有趣的地方。

C:你最滿意的作品?會是下一件嗎?

Lo:每次做作品,我都會將之做到最好。人生太短暫了,我不想浪費時間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或會令自己感到不開心的事情;我設計作品時,都有一份滿足感,因此才可以做到今日,否則便不能一直往前走。至是製造出來的產品是否有人買,我亦從不去想的,亦不會為此而著急的,因為今日不買,可能明天會買,或到將來有一日買,但若果我的作品,是可以在過了50年、100年後,仍在市場上流傳,並成為生活一部分的,那會令我感到非常開心。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