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Jeremy Kasler 創造嶄新藝術交易生態


你平時是怎樣買藝術品的?經畫廊、拍賣行或是代理?經過多重人事關係後,你認為藝術品的價值還會跟原先一樣嗎?身處創新時代,自然有一番新的景況。來自英國的Jeremy Kasler,便開創全新商機,於2010年創立Art Futures Group,其經營方式是撇除所有中間人,直接將藝術品由藝術家交到買家手上,助年青買家走進藝術收藏界的大門。

Text / Jerry Hui

Photography / Cheung Chin Yui

踏入三月,對藝術愛好者、藏家,或是在藝術圈內工作的人士來說,是忙得令人喘不過來的一個月份。當然,戲肉是三月底,期間有國際藝術盛事Art Basel Hong Kong、Art Central、橫跨三月低及四月初的春拍,還有城中數之不盡,由酒店、藝廊,以至工廈內舉辦的大大小小之藝術展覽活動,一時之間,將整個香港都瀰漫在藝術氛圍中。這就是目前市場上發生的現況。香港近年藝術交易風氣鼎盛,已是跟倫敦、紐約齊名,加上背靠祖國,令香港在世界藝術交易市場上的發展更加得天獨厚。

 

創業是因為不安感

Art Futures Group位於中環的辦公室,兼有畫廊的功能,而佔了中間最大面積的展示區,又以Art Futures Gallery為名。以畫廊的面積來說,已算不少,而牆上亦掛滿了多幅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若不加說明,根本難以得悉其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身份。中央位置懸掛了內地藝術家沈敬東的作品,顏色鮮明,令人耳目一新。畫廊職員說道,該作品是非賣品,價值雖然不算高,卻是畫廊主人翁的致愛。而我們便跟Jeremy Kasler在眾多藝術品的環抱中展開了對話。

Jeremy Kasler來自英國的曼徹斯特,他說自小已喜愛藝術,但偏偏後來從事的卻是物業代理,客戶來自世界各地,怎知一做就二十多年,後來遠度來香港發展,主要是看準了香港在地理上及經濟上的先天優厚發展條件,以及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窗口」。從香港近十年的發展軌跡看來,他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至於為何於8年前創立Art Futures Group,他解釋道:「我常去畫廊的,但每次去畫廊的時候,總是令我感到很不舒服。原因很簡單,因為從事物業買賣時,價錢是很均真,但畫廊的藝術品買賣從不是這回事,這亦解釋了為何我走進畫廊時就感到不安的原因。畫廊上的藝術品,很少是會標明價錢的,而價錢可以是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更沒有任何數據上的提供,何況是作出價錢上的比較?畫廊職員總在說,買這幅畫吧,是很好的投資來的,卻沒有再作任何詳細的分析。我曾試過買一幅畫,就算購入一年多以後,我仍是有點不安的,總是覺得自己是否買貴了呢?」

 

以銀彈政策開拓新市場

Jeremy Kasler從買家的角度,開始去思量市場上存在已久的一大缺口,因為在藝術品的買賣上,從來都是經「中間人」進行買賣的,並且行之已久,然而這些「中間人」已不再滿足到現今客戶的需要,同時亦因為有「中間人」的存在,令藝術品的價格因而有所提高,亦對買家不利。「由此我開始醞釀了一個概念,希望可以將全部數據透明化,並根據市場上公開的數據,為客戶帶來價錢最合理的藝術品。我們可以為客戶度身訂造藝術品,並由專業團隊人員,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意見,成為他們在藝術收藏領域上最成功的投資。」

然而,萬丈高樓從地起,所有成功,都是後話了。如此顛覆市場既有規範的經營手法,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對,最初是遇到很多困難的。當我對朋友說,我會以此理念成立一間新公司時,很多朋友都並不看好,更說一定會失敗的。因為藝術品『中間人』的買賣方式已行之已久,如何將之推倒重來?箇中充滿很多疑問,而且找藝術家,找藝術品又是一大問題。」向來喜歡挑戰的他,就是不肯放棄,並充滿自信地說道:「我就是相信,只要他們(藝術家)肯賣,我就一定要買,而當中最大的挑戰,只是找誰人去買?這方面我是很有信心的。」

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銀紙,同白花花的現金跟藝術家進行交易。他首先選擇了北京,因為北京是藝術之都,很多出色的內地藝術家都聚集在北京。如是者,通過內地朋友的聯繫,他不斷接觸當地的藝術家,開始在市場上打開一道缺口。「我對那些藝術家說,我們的做法不像畫廊。畫廊往往會先取走你十幾幅畫,然後過了一年半載,才說賣了幾張,到那時才將錢交到你手上。而我們是即付現金。我對他們說,只要是我們喜歡的,都會用現金將之買下來,這是在藝術市場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我們於是成功掀起了一場革命。由於是現金交易,我們有非常好的議價空間,亦可以獲得一些較為出色的藝術作品。」

 

培育年青藝術家

他說,中國內地藝術家多如繁星,當然不是盲目地找藝術家,主要是那些正在市場上冒起中的藝術家。「一些已成名的藝術家,如張曉剛,除了價錢貴,在市場上的升值潛力亦不高,因此我們專選擇一些剛在市場上冒起,同時在市場上有成交紀錄的藝術家,一般是40至55歲的在世藝術家。為了為客戶提供最正確的價目,我們會追查藝術家過去五至十年內的成交紀錄,包括拍賣、私人洽售等。當客戶有需求時,我們便會將所有資料都提供給客戶,很多時是通過電郵的往來,就可以促成交易。」他再表示,目前公司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已不止買賣,還有租借服務。「客戶可透過我們的一站式藝術品租賃服務,在企業市場上放租藝術品,他們無須待持有的藝術品升值後才於市場放售獲利,便能賺取每年達6%的收益,比其他投資工具所保證的獲利回報率為高。」為了推廣藝術品,公司亦會經常舉行藝術展覽活動,藉此吸納更多潛在的客戶。

事實上,Art Futures Group對收集得來的藝術家作品都有很嚴格的要求。他表示,目前為止大約有40多個內地藝術家,包括:侯慶、黃引、廖真武、林海容、劉力國、羅杰、呂順、牛安、任震宇、沈敬東、楊千、尹俊、尹坤、鄒操、潘德海、武明中和邱勝賢等等。Art Futures Group成立才7年多,以平均計算,即是每年才跟大約6位藝術家合作,其實不算多。他亦相信,Art Futures Group的發展目標很明確,並已逐步發展為中國當代藝術品交易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員。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由於乘著亞洲藝術市場不斷增長,他表示,公司業務相信會再進一步發展。不過他亦重申,最重要還是找到好的藝術品,以及富有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現在我常定期往北京旅遊,一般是隔兩星期就去一次,一去就一星期。每次去北京的主要行程,就是跟那些富有潛力的年青藝術家進行接觸,有些由於已認識了多年,大家已成好朋友,而那亦令我更加享受自己的工作。」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