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白石幸榮 以藝術品治癒人心


日本年輕藝術小松美羽與白石畫廊合作,創作即興作品。

關於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第二代主人白石幸榮的故事,故且從一段插曲說起:當訪問時談及同樣經營畫廊的父親,他卻提到兩人曾經爭吵,而父親認為他的經營方式會「冒犯藝術之神」。

白石幸榮說的是日文,筆者向翻譯求證,證實他的確是說「芸術の神」。追問之下,白石幸榮笑言自己也有點忘記為何會跟父親如此爭拗,但他終究只希望到他這一代接手,白石畫廊能夠與公眾、客人有更多的接觸交流:「我希望畫廊及藝術能夠以心貼心方式交流,以溝通的方式,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Text /Stephen Wong

Photo / Cheung Chin Yui, Komatsu Studio

中環皇后大道中的H Queen’s正式開幕後,眾多國際級畫廊及藝廊亦投入運作,包括起源於日本東京,目前於輕井澤及台北均有進駐的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目前畫廊的負責人是第二代傳人白石幸榮,作為本港畫廊界中尚算小眾的日本代表,問到如何建立出日本畫廊獨有的風格,白石幸榮卻回答:「我不希望去刻意建立出『日本風格的畫廊』,反而希望能夠令畫廊變得更具普世性,讓世界各地的藝術品,不論是西方或是東亞的作品,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客人。」

CEO:為什麼要在香港開畫廊?

白石幸榮:因為對我們而言,香港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市場。近年香港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藝術品舞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商人也會來港參觀不同的畫展,對於畫廊的經營者來說,自然不能忽視。

CEO:白石畫廊來港已有兩年多,最初於2015年進駐香港,於黃竹坑、荷里活均先後設立畫廊,當年對香港藝術市場的期待又是什麼?

白石幸榮:唔……我從18歲的時候起,就前往世界各地的城市旅行。香港給我的感覺是交流非常頻繁,人與人之間的往來非常密切。對於亞洲地區而言,香港就彷彿是一棵樹,匯集了東方及西方之間的特質,不論是從歷史上、地理上而言,這棵樹的枝葉也非常茂盛,是「全球化」的代表,亦因為如此,我們始終選擇了在香港開設畫廊。

CEO:也是否因為這份對香港的印象,所以才會選擇了H Queen’s這個地點?

白石幸榮:兩年前我們來香港之後,已在黃竹坑及荷里活道建立了畫廊空間,相比上述兩個地點,H Queen’s這裡給我的感覺更能夠與更多人進行文化交流,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很重要,也非常喜歡這場地。

讓藝術品治癒你的心

CEO:香港有眾多來自世界的畫廊,單是H Queen’s已有無數世界級的策展藝廊。白石畫廊作為來自日本的畫廊,在佈置風格、選擇展品以及市場經營方面,又會否與來自其他地區的畫廊有所差別?

白石幸榮:與其是說「日本的畫廊」與其他畫廊的差別,不如說是我們「白石畫廊」與其他畫廊的差別。我們的做法與來自歐美的畫廊有點差別,一是我們所選擇的藝術家必須要非常有個性,就像是我們這次選擇了美國藝術家Dale Chihuly的作品,他的玻璃製作能呈現出他的性格,任何參觀者一看下去,就知道是他的作品、又或是最近我們請來的日本年輕藝術家小松美羽的作品,那也是非常有個性的創作。

CEO:除了有個性以外,我注意到你們的佈置雖然貫徹著當代藝術館的極簡主義,可是在展品的擺放上,還是較為具有色彩感。

白石幸榮:對,作為當代藝術品展館,我們希望帶著參觀者一種歡樂、喜悅或是高興的心情。因為當代主義的藝術品當中,有不少在主題及立意上也令人覺得非常灰暗(笑),我們卻希望當代藝術裝置能起著「精神導引」的作用,當你看見了以後,會感覺很平靜、很安樂,就像是一種「藥」,能夠改變你的心境。

CEO:那白石畫廊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尤其是身處在香港、擠身於眾多的畫廊當中。

白石幸榮:我們希望能夠透過不同的展覽及展品,接觸西方與東方兩種文化,成為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樑。例如我們明年會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展覽,將會把東方的藝術品及文化帶到西方去。世界各地的人群當看過我們的藝術品之後,將會感受到更多的「Happy」。

在接受我們訪問的時候,白石畫廊正展出美國藝術家Dale Chihuly的作品,其最著名的創作均是色彩鮮豔而對比強烈的玻璃材質,熔接出大型、形狀抽象,恰如海洋生物般的裝置藝術作品;來自日本的小松美羽(Miwa Komatsu)則是新世代的年輕即興藝術家,她每次表演均以日本巫女般的打扮,經由人手以各種顏料塗抹出的日本神話中的古典神獸,在法國及國際藝術界被視為超新星的代表。

藝術之神/商業之神

CEO:白石畫廊於1967年由你的父親白石幸生所建立,你身為畫廊的第二代接任人,又希望白石畫廊能夠朝怎樣的方向發展?

白石幸榮:白石畫廊已有超過逾50年的歷史,我自己則從約莫5年前開始接手管理畫廊。當然最初我父親開業的時候,那是單純的「日本畫廊」,可是到了我自己接手的時候,卻希望能夠以更為「open」的方式去經營,能夠朝著「亞洲畫廊」面向去邁進,而不只是「日本畫廊」。

CEO:身為第二代人物,在以往跟父親互相交流的過程當中,是否會因為時代的差距,又或是這十年、二十年來的市場轉變而有衝突?

白石幸榮:說到這個……我跟父親的性格完全不一樣,哈哈!是真的完全完全不一樣,所以總是會有很多爭吵。可是,說到底我們都是「信仰」著藝術品,我很尊重我的父親,而我的父親也認同我在管理畫廊這方面的能力。

CEO:那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爭吵是什麼?

白石幸榮:就我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呀……記得某次,我的父親跟我說,你這種(管理畫廊)的做法,將會冒犯到「藝術之神」!但我就跟父親爭論說,你那樣做的話,就會冒犯到「商業之神」!

CEO:藝術之神?商業之神?

白石幸榮:哈哈,因為那已經是頗有一段時間的事情,我有點不太記得為什麼會這樣子吵架。背後的肇因在於,父親跟我的年紀始終不一樣,他比較在意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畫廊;而我的話,我更希望能夠與客人、或是更多參觀者去交流,溝通。我覺得不管是怎樣的客人,你也需要以充份誠意跟他們去溝通,心與心的交流在相處的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學生或是其他參觀者,我們也能帶著熱情來引導你參觀我們的作品。

亞洲市場/環球市場

CEO:在訪問當中,你總是不斷提到關於「熱情」、「正能量」及「元氣」等等的藝術觀念,在投資的角度而言,你是特別去選擇這種風格的作品?又或是你又如何選擇不同的藝術品?

白石幸榮:我想應該要這樣說,回到剛才我們談論那關於獨特性的問題上:如果你的作品本來就是具有個性,在市場無人可以替代,那麼就是價值的所在而值得去投資,而投資了一段時間就自然會有回報,就好像是當初日本「具體派」的領導者吉原治良前往法國的時候,也被提醒說「不要模仿別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藝術市場上,當然會有較灰暗、沉重甚至以感性為題材的作品,只是我本人特別喜歡那些給人感覺到「元氣」的作品。

CEO:那在這五年發展當中,你又覺得亞洲或是香港藝術市場的狀況如何?

白石幸榮:我會說這五年來看的話,亞洲市場實在是「非常非常好」。如果我們拉寬歷史的維度,從歐洲的文藝復興,到歐美的當代藝術,到了今天我們所身處的亞洲,你會發現將來亞洲極有可能會成為環球的藝術中心。亞洲儘管有中國、韓國或東京這些地點,可是香港給我印象始終在地理、文化及經營環境是最佳的,我寄望香港長遠會成為「亞洲的巴黎」。

CEO:白石畫廊這幾年來在香港的經營,又帶給你怎麼的感受?

白石幸榮:香港匯集了全世界的人群,不論是本地人、亞洲人及外國人,也會蒞臨我們的畫廊參觀,身為藝術商人來說,對此我實在感到非常「幸福」。我相信藝術品是一種會發放「能量」及「美夢」的產品,愈多人來看就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流。如果我們以「50年一個週期」去看的話,香港必然會在緊接下來的時代裡,在藝術商品交易市場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