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名人系列】Tino Kwan|關永權.Light up the past and the future「照亮過去與未來」


Tino Kwan 關永權
Tino Kwan 關永權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光。國際著名燈光設計師關永權(Tino)當然不是上帝,但藉著他的巧思妙想,卻可以通過設計各種照明設備,為空間帶來獨特的詮釋方式。空間設計發展至今天,燈光的運用愈見重要,年青時代早已活躍於歐洲,至80年代回流香港,一直見證著亞洲經濟發展,燈光設計項目由居亭、店舖、酒店,以至皇宮等,以數十年的光陰成就國際燈光設計舞台上的空前名聲。 2019年11月,是名下公司「關永權照明設計有限公司」成立40週年的日子,特別選址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名為「光.聚」紀念展覽,展示如何藉著燈光設計,由過去走到未來。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在公關公司的引導下,Tino以一身黑色的Issey Miyake出現眼前,一頭銀髮,架著眼鏡,感覺渾身瀟灑,沒有被「40年」這個沉重的時間觀壓下來,輕鬆自若。他喜歡事事親力親為,於是眾人就在他的帶領及講解下,展開了參觀行程。整個「光.聚」展覽,因為基調是紀念,故離不開回顧過去的主題。不過Tino並沒有將全部焦點聚落在自己身上,反而給予年青團隊充分發揮創意機會,令展覽在懷舊之中,亦生機處處。首先進入眼簾的,便是門口處堆滿了數十個,由品牌標誌製成的霓虹燈牌,恍如回到香港70、80年代的繁華夜景。原來那些都是過去公司的客戶,長情的Tino,一直銘記心中。然後走到展覽廳的中央位置,正在放映一部微電影,名為「一個香港男孩的故事」,講述他這個「香港仔」,如何躍身成為全球頂尖燈光設計師之故事。

 Tino設計的“LIGHT TROLLEY”(發光餐車),非常實用。
Tino設計的“LIGHT TROLLEY”(發光餐車),非常實用。

展覽廳的轉角位置,是「黑光再發現」環節,在紫外燈的黑房中展示多款他及團隊以螢光筆作燈光設計的手稿,展現黑光的魅力。再走落幾級樓梯,便會看到由他設計的“LIGHT TROLLEY”(發光餐車)。他表示,為了將美酒佳餚更完美地呈現於饗客眼前,於是設計了這台餐車,內裡裝置了可調節光度的背光燈和普遍用於珠寶展示櫃的聚光燈,方便用於盛載酒杯及倒注香檳、切割肉類、烹飪示範等。再走落一層,便是「40光年作品展」,以相片形式展示40年來公司一些獲獎及標誌性的燈光設計項目。然後是「蝸居設計」,該裝置乃是與室內設計師Gary Chang(張智強)合作設計。位於展覽廳另一隅,可見多個新穎的燈光藝術裝置,由公司的年輕設計師團隊創作,造出多款有趣的燈光雕塑藝術品。最後,便以展示40年限量版新書《ILLUMINATINO》作結。

C:Capital CEO
T:Tino Kwan(關永權)

心態決定未來
C:有數得計,公司成立40年,以20多歲入行,如今應已過60了,但我從你身上,似乎找不到太多歲月痕跡。
T:哈,我只能說是心態問題。我是很少不開心的。當然亦有激氣時,因為我有自己的追求及執著,例如出書,書中相片位置如何擺放,次序又如何等等,我都要跟到足的,一旦達不到要求,便會感到不悅。不過我還是盡量去保持一份平和心境,將負面情緒轉變成積極態度,明白到就算發脾氣,對整件事亦沒有任何幫助;這次做得不好,下次便改進,那下一次就會做得更好了。

C:有遇過一些難相處的客戶嗎?
T:大部分客戶都是很好的。他們聘請我們,便是因為欣賞我們用心地做,故此很多項目都進行得很順利。當然,在過去40年來,亦有一兩個項目是做得不開心的,主要原因是客戶的要求及思路跟我們不太脗合,我們便曾試過將一個進行中的項目在中途停頓,不過這是絕少發生的事。

C:燈光的照明效果,是很藝術化的,有時要光猛,有時為了營造氣氛卻要較暗,沒有準則,那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
T:以往是有難度的,因為很難畫出來,又沒有電腦軟件援助,表達不到燈光效果。現在科技進步,就容易很多了,我們會用電腦圖像技術,模擬整個燈光效果,客戶一看就明。

室內設計中的綠葉
C:怎去形容你的燈光設計風格?
T:燈光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展示室內設計,而我設計燈光時,喜歡表現空間的層次、深度,哪裡需要光,哪裡要表現重點,以凸顯整個空間。在40年前,當我創立公司時,需要去確立公司的燈光設計方向及風格,而我的理念,是希望運用最少的燈光,以展示最理想的燈光效果。對我而言,一個空間內有太多燈光照明,並不是好事來的,那往往表示設計師對空間設計的信心不足,於是就運用了很多燈光照明設備,其實那反而令出來的效果大打折扣,或給人一種凌亂的感覺。

C:隨著市場發展,市場對室內設計的重視,連燈光設計亦備受器重,你認為呢?
T:對,市場對我們作為燈光設計師的尊重是多了很多,尤其是業主,當接觸到一些美輪美奐的燈光設計時,會主動去問,是誰人做燈光設計的。我們有些新客戶,便是因為看過公司以前做過的項目而來找我們的。

C:你們與室內設計師是如何展開合作的?
T:燈光設計師的工作,不是為了突出燈光的作用,而是讓燈光效果融入室內設計環境中,兩者結合後,便變成另一種新的東西。簡單來說,其實我們是綠葉來的。室內設計是花,但若沒有我們這些綠葉,花亦不會好看,因為有花有葉,才是花來的。

C:室內設計中有種簡約風格,在素淨的空間中設計燈光,有難度嗎?換轉若是金碧輝煌的風格,是否較易?
T:亦難說。簡約風格比較少細節,是有點難掌握的,它如一張白紙,你便要在白紙上創造一些東西出來。至於金碧輝煌的風格,卻有很多細節都已定下來,因為限制多,若要事情做得好,反而有難度。

C:空間的大與小,對從事燈光設計的滿足感是否有影響?
T:我做燈光設計,不是因為空間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當我接一單生意時,我只是在想,如何可以將我想表達的重點做得更好。如做一條走廊,有些設計師會認為,光猛就可以,但我不是的,我的想法,是思考如何將之做得更加舒服,效果更好,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對每個空間設計都是有要求的。我有個習慣,當安裝好燈光系統後,都會親身去做燈光調校。最近去一位名人家中,客廳的天花有十米高,要搭棚架才可以上去,我一樣上去,自己調校燈光,因為那些燈光師傅,總是達不到我的要求。

與室內設計師Gary Chang合作的智能蝸居。
與室內設計師Gary Chang合作的智能蝸居。

只是盡自己本份去做
C:你成名早,20多歲已在歐洲發展,一做就40年,你怎看過去這段悠長的事業發展路?
T:其實我一直都沒有去想,怎樣才可以做得成功。我只是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並享受其中,希望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因此亦從來沒有給予自己任何壓力。我只是盡自己本份去做,然後就自自然然地成功了。

C:40年是一個重要階段,對往後的自己、公司,有何打算?
T:對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栽培團隊,令他們繼續成長,未來可以獨當一面。我一直都有教學的,教導很多設計師,我便將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所碰過的釘,都毫無保留地一一與他們分享,希望他們可以傳承下去。

C:沒想過退休?
T:我是習慣忙碌的,一空閒下來,我就不安落,所以會一直做下去。另外亦要致力培育年青的團隊,將公司的設計風格及理念傳承下去;我有信心他們是可以接到捧的。

展覽入口處展示多個霓虹燈牌裝置,都是曾合作過的客戶及品牌。
展覽入口處展示多個霓虹燈牌裝置,都是曾合作過的客戶及品牌。

香港出生、成長,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空間設計系,其後加入美國Spatial Light and Environment的香港分公司,在世界知名燈光設計師 John Marsteller 指導下,選定了燈光設計為終身職業。24歲被委派到新設的希臘雅典分公司工作,先後參與了不同種類和地域的設計工作,包括「希臘船王」的度假村,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宮殿等。至1976年,獲當年世界著名酒店設計師Dale Keller邀請前往倫敦,領導其於倫敦分公司的燈光設計部門,並一舉成名。三年後自立門戶,開設關永權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在一次回港度假途中,巧遇美國設計師 Joe Durso,對方正往香港開展一項設計工程,乃邀他成為合作夥伴。有見亞洲發展機遇蓬勃,他便結束倫敦業務於1981年遷移至香港, 由最初只有秘書及一名助理設計師的三人團隊做起,逐步成功開拓亞洲巿場,現於北京、東京設有分公司,客戶涵蓋高級時裝以及酒店品牌,包括香港路易威登旗艦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以及多間國際酒店如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及東京半島酒店等。多年來所獲本地及國際獎項不計其數,包括於2007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並於2008年至2013年期間連續六屆奪得大中華傑出設計大獎。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