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人物專訪】華彩集團 史立德:勤奮創新拼出印刷王國


史立德回饋社會,尤其重視教育。

隨著香港經濟轉型,由傳統工業白手興家的香港企業家越見珍貴。華彩集團主席史立德(Allen)憑著拼搏與創新精神,專攻技術含量高的包裝製品,成功爭取多個國際著名品牌商的訂單,打造屬於他的印刷王國。他分享個人創業之路的歷程,過程歷盡起跌,體現港人的永不言敗精神。

Text / Henry Lau   Photo / 鄺銘漢

回望艱辛創業之路,史立德仍記憶猶新,他說︰「我們這一代 (五十年代出生)的都是比較困難,生活上各方面都不如現在,年輕就要出來工作,出來捱世界。當年社會唔同現在經濟發達,讀完書的出路無而家咁多,畢業後希望有一技傍身,當然都希望日後可有一番事業。」

史立德不諱言,自己在六十年代尾步入社會謀生,從印刷學徒做起。年輕時的史立德幹勁十足,雖然每天要長時間工作及學習,但仍對前景充滿信心。「你現在看我,但我捱果陣時你都唔知,我的創業都是有血有淚的,從朝早8點做到夜晚10點,仲要加班又要返夜校。」然而一次工傷意外,差點令他失去人生目標。他有一次在工作時手掌不幸地被捲入印刷機,血肉模糊,痛不欲生。及至伊利沙伯醫院急救,因當年醫術有限,三隻手指無法接駁。他說:「當時心想,咁就一世啦!好灰心,但身邊嘅姑娘(護士)不斷安慰說:『唔使驚、唔使驚,會好返』,瞓咗幾個星期(醫院),睇吓傷口邊度唔得又要切,前前後後做咗幾次手術,住院長達3個月。當時仲未夠20歲,感到前路茫茫,好傷心。所幸遇到醫院裡嘅姑娘好好人,佢哋好關心我,一直鼓勵我、安慰我,令我好感動。」他續說:「人在困難時,得到別人嘅幫助同鼓勵,印象會好深刻,這好重要,會影響你一生。今天我有能力,亦喜歡幫人,都係受當年醫院裡面姑娘嘅影響。」

手部受傷後,史立德便即轉行到製衣寫字樓做文職,10年後製衣業不景,公倒閉,他又再失業了。這時受從業印刷的兄長影響,史立德深想,不如趁年輕出來闖一闖,「當時太太有打工,拿了十幾萬元支持我 (創業),至1984年,開了間印刷廠,一賺到錢就去買機器,不斷擴大生產,生意亦不斷做大。我一開始就優於其他印刷廠,提供『一條龍』服務,即一個包裝盒嘅『磨、裱、啤、黏、運』一次過搞定,這是當年同行中極為少有。」

史立德說,華彩成立初期,只是一間小型山寨工廠,員工有10多人,租用小小的地方,生意慢慢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到華彩成立3年多,公司遇到勞工短缺的問題,請人難,印刷機又大又長,再擴大就難租到廠房,加上很多客戶都已北上發展。他最終決定於在1988年北上深圳西設廠,成為首批北上的印刷業港商之一。「當年北上可謂由零開始,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自建廠房安裝設備,當時心裡好害怕,不知內地的政策會唔會改變,幸好當年(內地)繼續保持改革開放。」
 

史立德info :華彩集團主席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第一副會長 廣西省政協委員

專攻中高檔客戶  找尋藍海
經過30多年的經營,將一手創辦的華彩印刷,由30多人發展至今在中港擁有數以千計員工的華彩集團,業務遍及印刷、投資等範疇。史立德指出,華彩集團的成功,有賴堅持專注本業,跟隨客戶「升級」與共同成長,令生意穩定發展。與部分本地製造業不同,印刷業是製品配套型產業。過去本港印刷業為出版業、廣告業及各種輕型消費品產業 (如玩具、食品及化妝品)提供支援的服務產業, 而承印的物品種類繁多包括書籍、小型書冊、單張、紙及紙板標籤、宣傳物品、商品目錄、月曆、明信片和賀卡等。惟近年本地工業北移,例如玩具和五金業等行業對於印刷包裝的需求亦隨之而減少,市場正面臨萎縮的情況,史立德表示,華彩專攻技術含量高的包裝製品,找到了市場定位,令業務得以健康發展。

史立德明白,隨著海外客户日益要求更短的生產周期和更快的交貨時間,較為頻密地發出小宗訂單,藉此獲取較佳利潤。他說,華彩擅長創新,樂意為客戶解決生產問題。隨著內地勞工成本日益上漲,他不斷把業務升級,在提升印刷技術投入大量資金,亦在生產流程上實行自動化和機械化,減少人為錯誤之餘,同時提高效率、生產力和品質;另一方面,華彩在業務上為客戶提供「一條龍」的解決方案,維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他透露,近兩三年來集團自動化的進度理想,引入不少先進全動化設備,集團亦相應調整人手,公司由高峰期擁有逾萬名工人,逐步減至今年初的二三千人。他估計,隨著業務進一步自動化,令效率提升的同時,相信未來可節省人手,仍有2至3成的空間。

華彩專攻技術含量高的包裝製品,亦有為iPhone和Hermes等高檔品牌客戶的研發包裝。這些一線品牌對包裝的要求極度嚴格,但史立德憑着香港人一貫對品質的執着,出品達到世界最高標準,所以留得住這些客戶,在行內亦處於領導地位。

他說:「我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理念,專注包裝印刷業,走在業界最前端,『落重本』購入德國最好的機器,將每件包裝盒當藝術品來做。」

史立德續說,華彩客源始終保持本地及外國客戶「兩條腿」並行,目前本地客戶生意大減,他則搶佔國際客戶,且海外客戶越做越多,高端品牌客戶多了,令產品越做越靚。至於近年客戶對「少量」、「個性化」、「快速」的印刷需求增加,令數碼印刷大行其道,確實對傳統油墨印刷帶來一定的衝擊;加上電子書、電子媒體、3D打印等興起更令印刷業雪上加霜。史立德表示,數碼印刷是大勢所趨,但不擔心傳統印刷業萎縮;他強調,包裝印刷業始終長做長有,有產品便需要有包裝。

在中美貿易戰下,環球經濟前景未明,傳統歐美市場表現呆滯,史立德指出,集團近年爭取新興市場的客戶,如開拓如日方中的中國市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國策準備出台,史立德表示,雖然現時國內品牌對包裝普遍還未及日本及西方國家般講究,但於他而言,這反而意味著中國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只要好好把握,將會是業界未來的一片藍海。
 

服務社會  熱心公益 
史立德曾因工傷經歷人生低潮,其後立定決心將來有能力亦要幫人。他與太太熱心教育和慈善公益,分別先後擔任仁愛堂主席;設立私人社區基金、本地及內地大學助學基金;社會公職有黃大仙區健康安全城市董事局主席、商界助更生委員會董事局成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第一副會長等近40項。由於他積極參與社區服務,200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勛章。

史立德於2002年加入廠商會。回顧廠商會過去十多年的變化,史坦言港商面對生產成本上升和競爭日趨激烈等挑戰,很多會員企業已不再經營廠房,轉投金融、地產及服務等行業,廠商會需要吸納廠商以外的會員企業。「但同時亦要不忘初心,繼續為本港工業出力,協助他們抓緊機遇,同時要推動創新科技,這樣工業才能夠轉型升級,邁向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在未來三年副會長任期內,將負責掌管廠商會的財務及會務宣傳,期望在工展會的收益以外,可以為廠商會開拓其他穩健的投資方向,增加廠商會的收入來源;以及舉辦更多傳媒交流活動,與傳媒朋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利用電子媒體和其他宣傳方式把廠商會的品牌進一步推廣出去,讓社會大眾認識廠商會的工作。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