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人物專訪】創科局局長楊偉雄:為創科生態注入活力


eID具人面識別技術,將會廣泛應用。

現屆特區政府著重創科發展,投放在相關項目撥款已逾千億元。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認為,發展創科基建、推動研發、匯聚創科人才、支援科技企業和推動「再工業化」等多方面的措施,已大大為香港的創科生態注入活力。並有信心將本地研發總開支佔GDP比率,由目前的0.8%增至2022年前達1.5%的目標;強調工作先以香港為本,也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打造成區內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訪談  李樹明 | 整理  葉永成 | 攝影  張展銳

李:李樹明(資本雜誌總編輯)   楊:楊偉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李: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三年前成立,你身為首任局長,請介紹一下創科局的目標、工作及未來的發展規劃。

楊:創科局有兩大目標:一是帶動經濟,營造良好的創科生態環境;二是益民生,透過創科的協助令服務做得更加好,例如醫療、智慧城市的發展等。創科局依照特首頒布的8大方向,過去3年,第一個目標是首要的,營造良好的創科生態環境,才能有效推展創科。我認為現時香港的創科生態環境已進步不少,舉例說,4年前香港沒有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現時已有5間獨角獸,2間來自科學園,2間來自數碼港、1間來自中文大學。

2014年,香港的(VC)創投約有12億元,2018年已激增至180億元。共享工作間增加至近100間,多多少少也有助香港初創公司的發展。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有一個明確的開放數據政策,今年會增加700個數據站,每個政府部門須於年底公布未來3年的數據開放政策。

編按:(2019/20 年度預算案再向創科撥款60 億元,包括為數碼港預留55 億元擴建及動用5億元在中學推行「IT 創新實驗室」計劃,展望2022年科研總開支佔GDP比率可達1.5%。)

三大誘因吸納私企投入

李:目前公私營科研投入比率為6:4,政府如何提供誘因予私營企業增加投資比率?除了稅項上的誘因之外,政府還有哪些方法吸引投資?

楊:第一、共同投入、分擔風險;公私營科研投入促進良好的發展,例如科技園不少項目,政府投入20萬、企業投入10萬;將來更會按同樣比例倍增研發的配對投資,以做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第二、創科是看項目的成果,倘若研發項目越多,越能吸引投資者。因為好的創科是會賺錢的。

第三、早前推出的「超級扣稅」優惠,即企業合資格的研發開支可獲3倍扣稅,餘額亦有雙倍扣稅。

李:在創科發展上,香港常被拿來與毗鄰的深圳或東南亞國家新加坡比較,香港怎樣保持本身的競爭優勢?繼續發揮及延續創科地位? 

楊:我可以舉幾個例子是深圳缺少的,如高等院校、研發實力強大。再者,香港有國際化的優勢,貼著世界標準去做,例如金融、銀行、法規等都跟國際接軌,即如4G、5G也是緊貼追上。而且,香港有誠信與自由市場,香港交易所內公司的市值達到GDP的13倍,對知識產權的保障等,暫時都優於深圳。當然,深圳也是匯聚全國精英的地方,在產業量方面不能比擬。新加坡方面,有兩大主權基金,這是她們的優勢,香港的好處則是任由市場自由發展。

人才爭奪不是零和遊戲

李:楊局長剛才提到資金流的方向,那麼面對深圳以高薪招聘科研人才,香港如何應對以防人才流失?

楊:我覺得人才方面不要看成零和遊戲,很多人都誤解了「你有我無、我有你無」的人才爭奪。如果你回看香港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人才方面都有突破……第一次我們晉身亞洲四小龍時,是缺乏工業人才,所以激發了香港大學、理工大學的投入培訓,於是本地工業人才遍地開花;之後製造業進入珠三角,投資銀行開始興起,但又缺乏適合人才,於是又要製造機會,一方面進行本地培訓,一方面引進人才。所以資金、人才,是朝著機會走的。香港每年約有9,000名大學畢業生,但有沒有9,000個適合的崗位予他們發揮所學?故此,社會是需要營造更多職位及創業機會予畢業生。

編按:(政府在2018/19財政年度實施為合資格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另外,斥資100億元在香港科學園建立兩個科技創新平台,吸引海外及內地頂尖科研院校來港與本地院校進行合作研發。去年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和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吸引外來人才及培育本地人才。科技園公司在科學園旁建設的創新斗室,將在2021年或之前落成。

此外,優化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包括提升研究員的每月津貼額,學士研究員(每月18,000元津貼)和碩士研究員(每月21,000元津貼)、博士專才庫(每月32,000元津貼),及把兩個計劃的資助期上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港深共同發展河套創科園

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提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政府會如何配合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方向?

楊:香港的市場細,大灣區讓香港的市場變大,至少可以有機會共同參與。若果能夠將大數據互聯互通,可望達到將區內建設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創科局一直致力為本港創科發展做了很多鋪路工作,例如科研資金「過河」、建設港深創科園等,都在《綱要》未出台前已籌備,局方的工作不止為配合大灣區,是為了香港而做。而大灣區內城市可從不同方面互相配合及協作,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有利長遠發展。例如內地的產業化存在優勢,而本地做科研的便可借助這個機遇依靠內地,直至再工業化後便可相輔相成。

(編按:政府在過去一年獲中央支持推出的具體措施包括:實現中央科研資金「過河」跨境撥付到香港;與科技部簽署合作安排,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確立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將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推動其研究院所落戶在香港科學園的兩個科技創新平台;及在香港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促進大灣區內的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間的交流合作,凝聚區內的國家級科學家,為大灣區科技發展提供意見。)

李: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正進行「總體規劃研究」和「商業模式和商業計劃研究」,預計於2019年上半年完成,有關建設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有何策略性的部署?政府在這方面的資源投放與項目角色為何?

楊:政府在2018/19年度的預算案已預留200億元在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港深創科園,並已撥出8億元做前期土地平整及除污等工作,預算在2021年前交出第一塊土地予科技園公司發展。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發展河套地區,即河套的1平方公里加上周邊的3平方公里,就有關發展已跟深方開了4次專責小組會議。事實上,200億元僅為發展整個港深創科園的一部分,絕對不足夠。但是發展這塊地有很多方式,可以是完全由政府承擔,也可以公私營合作的方式,現在還正在研究,估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規劃,擬定出河套發展的優化方案。我認為河套發展規劃層次越高越好,始終這是大灣區其中一個重要據點。

數碼港科學園各有千秋

李:數碼港和科學園未來的角色有沒有轉變?在創科範疇,如何與深圳產生協同效應?

楊:政府未來會繼續投入,但亦同樣需要業界投入,你可以看到現時很多科研項目都是共同投入。我認為數碼港與科學園是各有千秋,分工亦很清晰,兩個地方形成不同的集體群,現在數碼港在數碼科技是領先的,也是目前亞洲最活躍金融科技重鎮,兩年來培育了300多間金融科技公司,未來會投入更多法律科技、保險科技、管制科技等項目。科學園就有兩大平台推進中,包括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機械人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在創科範疇,倘若能夠運用香港的國際化、低融資成本等優勢,以及將科研項目價值化,將內地及海外企業連繫起來,這是香港可以做得到。

編按:(今年《財政預算案》預留55億元興建數碼港第五期,提供約66,000平方米樓面面積,包括辦公室、共用工作間、會議場地及數據服務平台等設施創科基建方面,加強支援其租戶及培育公司。去年又撥款3億元予數碼港,以推動電子競技產業及加強支援初創企業。為支援科技企業,政府成立了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與夥伴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於本地的創科初創企業,亦在2018年分別向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注資。此外,科學園第一階段擴建、將軍澳工業的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將於今年至2022年陸續落成。)

李:工業界一向關心「再工業化」與「工業4.0」,再次振興香港製造業,為就業巿場創造更多高科技的職位,對此,政府有何看法?

楊:「再工業化」的發展方向是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但不需用地、用人太多,以刺激研發需求為目的,為工業發展訂下新標準。再工業化不是要將傳統工業搬回來香港,而是著力發展高新、智能工業。在資金方面,20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每個項目的資助額最多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1,500 萬元,以較低者為準。希望吸引採用先進技術且無需太多勞工或用地的製造業在香港發展。另外,20億元在工業發展一個微電子中心,把一座位於在元朗工業的舊廠房改建,配置製造微電子產品需要的特定設施,例如高規格超淨室、危險品貯存庫和廢料處理等設施。

創科行業風險高但有前途

李:如何吸引年輕人投身創科?如何誘發他們的創新精神?並說服他們創科是一門有前途、有賺錢能力的行業?

楊:年輕人是不會抗拒創新科技,接受程度亦很高,政府亦加強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課程的教育。反而父母的心態要改變,拼棄high-tech蝕錢、 low-tech賺錢的舊有思想,應該多鼓勵子女投身創科行業,雖然創科行業風險高,創業失敗機率高,但創科其實是一門有前途、有賺錢能力的行業。單單看看全球10間最高市值的公司,當中有7間便是創科公司。我相信創科能帶來新的產業及創造財富,帶動整體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為年輕人帶來優質工作,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編按:(政府會投放5億元推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資助全港共500所資助中學設立IT創新實驗室。每所資助中學可在未來三個學年申請最高100萬元的資助,採購資訊科技設備和專業服務,例如雲端服務,以及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在中學開始培養年輕一代對資訊科技,例如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以及其他科技範疇的興趣。

企業方面,科技券將恆常化及推行優化措施,包括倍增申請企業/機構的資助上限至40萬元、放寬申請資格至涵蓋法定機構和現時獲豁免商業登記的本地註冊公司,以及把申請企業/機構可獲批項目的數目由3個增加至4個,並會簡化申請及監管程序,鼓勵更多本地企業/機構使用科技提升效率及服務。截至今年6月上旬,科技券計劃已批出超過1,300宗申請,資助總額達1.85億元。)

智慧城市要體驗本土特色

李: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公布後,相關項目進度如何?會為私營機構帶來哪些商機?

楊:智慧城市的發展要體驗香港本身的特色,而非跟隨其他城市。所以《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在過去一年多以來,積極推展藍圖內提出的73項發展,其中3項政府大力投資,包括eID、智慧燈柱及大數據平台;業界連同金管局方面亦推出轉數快電子支付系統,用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跨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的即時資金轉帳,讓市民多一個電子支付的選擇。過往,香港的電子支付傾向於信用卡,交易金額相當龐大,而且是以預付方式繳費,這跟內地流行的無現金支付有一定的分別。如今香港湧現更多電子支付系統,一方面為商家提供多一點商機,亦為市民提供多一個付款系統的選擇,市場上競爭擇優的情況便會出現。

編按:(今年2月,政府批出數碼個人身分,即eID的系統構建、支援及維護工作服務合約,預計eID系統將於明年年中投入運作,屆時,市民將可使用eID於26項電子政府服務,包括申請居屋、使用「稅務易」、申請續領駕駛執照等。預計到2021年中,eID將可應用於超過110項電子政府服務。政府亦鼓勵不同公私營機構,在其服務中採用eID,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可以向這些機構,提供eID相關應用程式介面API的技術資訊,為推廣跨界別應用eID作好準備。而新一代政府雲和大數據分析平台亦會如期在明年第三季推出。

此外,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首階段位於觀塘及啟德發展區約50支智慧燈柱將在今年年中前陸續啟用。其餘約350支將分階段推出,預計在2021至2022年度全部完成。)

李:在多元經濟發展方面,創科產業如何匯合金融、物流、貿易與旅遊等傳統產業,發揮當中的優勢?

楊:香港有很多地方有優勢,譬如說公共交通、公共醫療也做得不錯;而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更位列全世界三甲,如何維持這些優勢,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運用創科。因為創科可以保持以及提高競爭力,但是創科也非100%無漏洞,網絡安全是一個重要考量;另一方面,大數據亦涉及私隱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去平衡當中的好處與壞處。目前,各地的數據庫都傾向放在當地,一方面在法例適應上較為可行,另方面也對私隱保障較好。即便如此,數據流通是最重要的,當我們視大灣區為一個整體時,即是香港應該持有大灣區數據、同樣大灣區亦可能需要香港的大數據,這對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都有裨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