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品牌局陳國民 :為港品牌設電子名冊 助企業攻大灣區


白手興家創立家電王國的陳國民,對市場觸角及品牌管理一向眼光獨到,最近接替黃家和出任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一職。他談及上任大計時透露,品牌局未來的工作將聚焦於三大方向,包括:推動業界拓展大灣區市場,協助中小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以及推廣香港品牌的集體形象;隨著本地的新冠疫情逐步緩和,該局將於下半年,於大灣區多個城市進行品牌展示,協助港企開拓內地市場,擦亮香港品牌。

作為香港中華廠商會牽頭成立的非牟利機構,香港品牌發展局致力於幫助優良企業創立品牌,進一步推廣業務。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歐美等國仍在與疫情生死搏鬥,唯獨中國有效控制疫情,成為主要經濟體中最快復甦的國家,吸引全球企業湧入。陳國民坦言,面對歐美不景氣,內地實施「雙循環」戰略,令經濟穩步發展,全球視之為寶地,港商機不可失,應盡快拓內銷市場。

 

相比內地品牌,陳國民認為香港品牌給予內地消費者,一向有時尚、可靠、質量獲保證的印象,香港品牌有其一定的優勢。為協助港企瞄準「雙循環」的機遇,廠商會早前委託法國里昂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陸定光,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於去年7月至10月期間,就大灣區消費者對香港品牌態度及購買行為進行調查。訪問逾1,700名消費者後發現,現今區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較以往理性,特別是「Z世代」(即1995年至2009年出生)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下跌,反而較注重品牌的獨特性及情感價值。雖然內地消費者的訪港意慾減,但他們更傾向於本地城市購香港產品,反映香港品牌在大灣區仍可發掘一定商機,陳國民認為調查對港商對灣區市場有重大的啟示。

陳國民指,內地實施「雙循環」戰略,令經濟穩步發展,全球視之為寶地。

 

化粧品珠寶食品受歡迎

 

調查報告指出,大灣區的消費者對普遍香港品牌持有良好印象。其中,大多數受訪者對香港品牌「具有良好品質」和「誠信度高」的評價最好,不過在「廣告吸引力」、「顧客關係」、「服務」及「反映個人品味」等項目上的評分則相對遜色。另外,過半受訪者表示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香港品牌。當提及香港品牌時,受訪者大多數會聯想起「質量好」、「時尚」及「安全」等特點,皆與產品的功能性相關。近年大灣區消費模式愈趨線上化,調查發現,香港品牌網上宣傳力度不足,加上近年香港與內地社會關係的變化,令消費者來港消費意欲下降。品牌局建議港商應積極在大灣區投資設立實體店,並改善網購和配送設施,並加強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力度。

 

調查發現,三大最受大灣區內消費者歡迎的香港產品及品牌,分別是美容及化粧品、珠寶鐘錶、及食品飲料。而生活用品及精品受歡迎,原因是近年內地城市的城鎮化發展加速,消費者遷入新居對家品有龐大需求。有55.6%消費者甚至願意付出5至10%溢價購買香港品牌的產品,故港商在定價方面擁有靈活性,在攻佔中高檔市場更有發展空間。然而,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喜好亦有差異,例如澳門顧客較喜歡香港的食品及飲料、珠海顧客則喜歡香港品牌的中藥、保健品與化粧品等。因此調查認為,港商在發展大灣區的消費市場時,最重要是掌握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精準選擇目標市場的發展優先順序。

 

另一方面,調查亦發現中高消費支出的顧客較容易受到品牌因素影響,而且對服務及零售體驗有期望。特別是「Z世代」與「Y世代」(即1980年至1995年出生)消費者,已成為內地最具消費力的一群。他們非常着重品牌能否符合其個性及購買體驗,零售商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都必須要轉為「售賣生活品味及風格」。因應港商進軍大灣區的趨勢,陳國民強調,香港品牌發展局將會舉行相關的推動工作,深化香港品牌形象,有需要建立香港品牌名冊認證系統等。

 

品牌名冊  有助消費者辨識

 

陳國民透露,近期環球經濟復甦動力增強,加上本地疫情漸趨緩和,營商氣氛漸見好轉,為香港品牌帶來「再出發」的機遇。品牌局已加緊舉辦各項活動,包括「香港.進.品牌大灣區」系列品牌推廣和研究活動,以及最近推出的「香港品牌名冊」等。

他說:「品牌局未來的工作將聚焦於三大方向,包括:推動業界拓展大灣區市場,協助中小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以及推廣香港品牌的集體形象。而『香港.進.品牌大灣區』系列活動是局方今年的重點項目。」該系列活動已於去年5月正式啟動,為期22個月,涵蓋「深化香港品牌形象」以及「拓展大灣區市場」兩大範疇,包括問卷調查、培訓工作坊、企業範例研究、品牌展示、考察,以及建立「香港品牌名冊」認證系统等,從而構建品牌發展的支援平台。其中,品牌局宣布推出電子「香港品牌名冊」,以便消費者辨識香港原創品牌。該局目前已為首批超過130個本地品牌辦理登記,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及推廣,期望藉此打造香港原創品牌的中央資料庫,以提升香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受性和公信力,為加強香港品牌保護奠定基礎。

品牌局亦計劃在下半年內,於大灣區多個城市進行品牌展示,以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並推廣香港品牌的形象,協助業界把握大灣區商機。他提及,若疫情受控,該區將於今年下旬分在澳門及廣州番禺進行品牌示展區,分別展出20及50個本地原創品牌,另舉辦互動工作坊、體驗營等,提升本港品牌集體形象及提升市場推廣。

品牌局亦計劃在下半年內,於大灣區多個城市進行品牌展示。

 

因應疫情靈活生產   變通創新

 

陳國民是本地工業界的老行尊,創立自家品牌「德國寶」,他表示,自己也由從事OEM(代客加工)起家,逐步轉型升級做家品牌,至現時OEM佔比很少,雖然整體出口情況較去年下跌8%至10%,主要是歐美地區下跌,但不算太大影響,對於美國針對香港的制裁措施,幸好德國寶沒有做美國市場,所以沒有太受影響。至於出口較多的東南亞,德國寶一些特色廚具如燒烤爐、光波爐等多了人購買,加上疫情令市民減少去食肆,多了人在家煮飯,一些家庭小電器很受歡迎銷量倍增,足以彌補損失,故在新冠疫情下,「德國寶」不但沒有解僱員工,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拉上補下整體小家電的零售額還上升。

他續說,在疫情期間,公司沒有停下創新的步代,繼續研發新式的小家電,如真空冷萃咖啡機、迷你多功能蒸烤焗爐等;另一方面,在逆市下擴充實體店,如上月中開設Lifestyle Flagship Store品牌生活概念店,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提及營運品牌的心得,陳國民分享道,要創構一個品牌,仿如一場漫長的比賽,大型企業固然有其優勢,但中小企業基於資源不及大企業,故此市場策略需要靈活變通,了解自己企業的能力,瞄準聚焦灣區內市場定位,針對那一些的客群,調整線上線下市場的比例,以及可以帶給消費者什麼產品與服務體驗,才可以在競爭劇烈的灣區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