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資本故事】工總主席葉中賢:疫後經濟將呈U形復甦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

自歐美疫情以幾何級數爆發後,許多以工業製造出口為主的港商,在4月初都被取消訂單,或被要求提供折扣,亦令以歐美客為主的香港企業面對嚴重的資金鏈問題。香港工業總會(工總)主席葉中賢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以現時香港以至全球疫情推測,預計7至8月經濟可望逐步上揚,關鍵在於歐美等國的封城措施是否完全解除,資金鏈便可以重新啟動。「疫後經濟恐怕難以出現報復式反彈,較有可能是以U形復甦的態勢,逐步重回正軌。」

撰文 葉永成 | 攝影 鄺銘漢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地加強隔離,各類生產物料流動性減少,生產鏈上工人未能全面復工,商品生產和出口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工廠設於珠三角地區的港企復工復產面臨多重困境,如工人復工易染病、歐美市場取消訂單或延遲付款等,不少企業面臨減產和停產的情況。據了解,部分企業減產了50%至60%左右,有些企業甚至減產了90%。葉中賢說:「越來越多的人隔離在家、減少出行,服飾、鐘表、珠寶行業等亦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有企業願意多點開發新產品尋出路。
有企業願意多點開發新產品尋出路。

第二輪抗疫基金選擇多
針對中小企業資金鏈的難題,他認為港府早前推出了第二輪抗疫基金,將「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的最高額度從100萬元提升到了400萬元,相信這對企業紓困來說是「及時雨」。

他贊同政府推出科技券計劃,在資助本地非上市企業/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因為面對瞬息萬變的營商環境,科技服務和方案有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及保持競爭力。」
而進一步優化的「BUD專項基金」,資助個別香港非上市企業推行有關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和拓展營銷的項目,從而提升他們在內地及東盟市場的競爭力,促進他們在這些市場的發展。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也透過資助,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出口推廣活動,藉此協助其擴展香港境外市場。

另外,剛於5月18日開始接受申請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為每家合資格企業提供最多30萬港元的資助,是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為數5億元的項目。

服飾、鐘表、珠寶行業等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服飾、鐘表、珠寶行業等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工總設專線解商企疑難
他認為企業應多加善用這些救急扶危的措施,為了幫助企業更好理解各種抗疫政策,工總特別設置「香港工業一路發」會員服務專線(2732 3168),為會員企業解答有關疫情、政府資助計劃和銀行貸款等多方面問題,鼓勵企業多善用政府各項基金。

所謂有危便有機,香港身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有着廣闊的海內外市場。以現時來看,美國和歐洲市場是重災區,相反東盟市場卻有少許復甦跡象。
葉中賢說,近日工總對會員做了一個「關於疫情對會員在珠三角地區相關行業影響」的問題調查,結果發現受訪的企業大部分因受到疫情的影響而面對著不同的經營問題,當中有近8成受訪者的訂單減少、近6成面對延期交貨的問題、近4成的企業訂單被取消,以上問題會令到企業業務量驟減,有機會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不過,大部份會員都有意開拓大灣區市場,願意多點開發新產品的也有4成半,而只有少於10%的廠家會選擇倒閉。

「倘若全球疫情蔓延,若下半年的情況未見好轉,有6成半的受訪企業表示即使經營困難,還是會繼續經營,但同時會考慮其他發展方向或縮小經營規模,當中有5成以上的受訪企業會開拓內銷市場及4成以上受訪企業會開拓新產品,加強公司多元化發展。」

實體展覽會幾乎絕跡的情況下,企業唯有轉戰網上平台。

與貿發局合作推網上展覽
他說,受疫情影響,本地及海外的展覽會幾乎全數延期或取消,7成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有興趣參加網上展覽平台,轉換銷售模式,拓展網上業務能接觸到更多潛在客戶及商機,以開拓新的銷售市場。「有見及此,工總已經和貿發局共同開發了網上展覽平台,將廠商的產品透過網站向世界各地買家展示,當中有相片及影片,全方位推銷予目標客戶群。」

在同時面對中美貿易戰及疫情的雙重打擊,有8成的受訪企業的經營情況比疫情前受到影響,當中6成半是有嚴重影響,1成半是表示受到非常嚴重影響。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或提高關稅,若美國提出新一輪關稅,有8成以上企業的經營情況會受到嚴重及非常嚴重的影響。
葉中賢表示,受到中美貿易戰及疫情的外圍經濟因素影響,環球經濟將變得更加不明朗,受訪企業中有7成以上對未來營商投資環境的信心減弱,企業對發展業務方面的積極性正在減少。

以工業製造出口歐美的港商都被取消訂單。
以工業製造出口歐美的港商都被取消訂單。

港商不能長期缺席管理
另外,粵港兩地加強疫情防控隔離措施,導致在內地設立工廠的港商、高管不方便上廠視察及執行職務,從而影響企業整體運營。目前企業在營商中的困境及問題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
1. 企業訂單減少、經營日趨困難,更是限於防疫隔離的規定,香港的高管,僱員,工程師都上不了大陸,形成管理的斷層。現在的開發項目,是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定單,這樣拖延下去,無法如期進行。今年下半年或明年的生意,都殊難樂觀。
2. 限於防疫隔離的規定,大量港資的企業主管長時間缺席管理一線,無法與一線管理團隊作有效溝通,或是遲滯各種管理決策,難於對疫情期間隨時變化的市場迅速作出反應。
3. 由於企業主無法親臨一線管理現場,日常管理只能委託現場管理人員處理。由於現場管理人只是代理人,不可能具備企業主的經驗、視野和溝通協調能力,難以起到團結隊伍、穩定人心的作用。加上公司的公章、財務章等重要印鑒,以及銀行電子金鑰都交由代理人掌管,代理人的能力和誠信風險,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以及企業主的個人法律風險。

粵港防控措施宜協調同步
葉中賢建議粵港兩地疫情在防控措施能協調同步、互認醫學觀察結果可控下,儘快讓港商往返粵港兩地免於隔離:
1. 效仿目前中港貨車司機可以豁免回港後強制檢疫的條例,擴展至所有中港車司機及在內地設廠投資的投資者及高層管理人員,容許其自駕往返。
2. 是否可以與內地溝通,給予內地設有企業的單位申請高層或特殊管理人員每週往返國內可以豁免14天隔離,同時安全起見,被監察人仕每月需到政府指定單位作身體檢查,這樣有利於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

工總向首批在港生產的5款口罩,頒發「Q嘜」認證。

為港產口罩提供「Q嘜」認證
作為本地工業界的老牌商會,即將迎來60周年,葉中賢說,工總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品牌升級、人才培訓等多項服務,「Q嘜」計劃即是品牌服務的重要標誌之一。早前,工總轄下的香港優質標誌局向本港首批在港生產的5款口罩,頒發「Q嘜」認證,確認已達到特定要求,包括在液體阻擋、過濾效能、壓力差、阻燃及衛生方面的標準;局方亦已派專人到生產廠房實地視察,以確保生產流程達至優質水平,日後也會作定期巡視及產品測試,以維持口罩質素的穩定性。

「現時香港的口罩生產力,估計已經超越台灣(當地曾是世界第二),可見香港人的努力與勤奮,將挑戰化為動力,體現了獅子山下實幹精神,值得我們自豪,亦標誌著香港的工業發展,將邁向更高新科技與安全認證的新一頁。」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