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The New Ink Moment 【Calvin Hui.構建新水墨空間】


3812畫廊近年調整發展策略,開拓倫敦市場,將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的作品推廣至當地。

認識Calvin (許劍龍)多年,很多時沒見一年半載後,他又會多了一些身份,從商業、藝術到文化,眼中的他,就是經常遊走於各個領域,卻又遊刃有餘地令自己不斷往前邁進。今年一月中,在台灣舉行的「水墨現場」 (INK Now)就是他的最新傑作,令他的藝術企業版圖再度拓展。在他臨出發往台灣前夕,我們在搬遷後的3812 畫廊內坐了下來,談談近況,現在與未來。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 Yui

這篇訪問在見街時,首屆「水墨現場」已在位於台灣市花園爭艷館內完滿結束,現場展覽面積不算大,參展的畫廊亦只有30間,主辦方卻充分應用了室內空間,在公共空間內展示多個富有特別展品外,亦舉行多場研討會,並透過恍如中國傳統庭院的室內設計風格,為入場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一個嶄新的當代水墨時代,亦立體地展示觀眾眼前。每個新時代,都需要有建構者,身處其間,或者Calvin Hui就是之一。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劉國夫的作品展覽,為倫敦的收藏界帶來很大的衝擊。

C:Capital CEO
H:Calvin Hui (「水墨現場」、3812畫廊創辦人)

點與線 
C:這一年(訪問於去年12月中進行,意指2018年)對你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先是創立了7年的3812畫廊,已由上環搬至中環,同時又開拓至倫敦市場,跟佳士得總部為鄰,同時亦要籌備「水墨現場」,你在這一年中一定是忙過不停了。
H:對,今年真的是很忙,特別是下半年,我有時亦會回想,是否太忙呢?如「水墨現場」,我們是在8月才將展覽地點定下來的,然後就只有近5個月的時間去實地籌辦,經常要往來台灣及香港之間,跟兩邊的團隊開會,碓實是忙過不停。

C:其實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不論大小,都是一點一線,然而在點與線之間,還是有跡可尋。
H:無論做人做事,都是一步一步,一點一點走出來的,而幸運地,在點與線之間,我可以有選擇權,可朝著自己想走的路繼續走下去。以前我的想法,總是想在事前作好打算,如希望可以在甚麼階段做到某些事情,但後來慢慢發覺,原來這是不行的。或者說,某程度上可行,你會清楚知道自己所行的方向,但過程中一定要很flexible,尤其是從事藝術文化這行。這行是新興行業,是近十年才在市場上冒起來,因此要好好把握眼前的機遇。我會認為自己可以再冒進一點,放膽些去做,希望將那條「線」拉長一點。

一個突破點
C:我訪問人時,經常都會問到一條問題,就是在努力背後的推動力。做每件事情都是辛苦的,但亦可以選擇不做,結果你依然辛苦地出心出力,究竟是為了甚麼?
H:曾有朋友對我說,何須做得如此辛苦呢?根本沒有人去關心Calvin Hui是否仍在做水墨的。說來亦很有道理,你以為很重要的事情,原來其他人是一點都不關心的。在過去的日子,我認識及接觸了很多新的事物,均為我帶來很多靈感上的衝擊,那不論是個人藝術理念上的發展,甚至是做生意方面,皆獲益良多。既然是利己利人,於是我就很想繼續做下去,希望期間可以出現一些突破。

C:在「水墨現場」的展覽活動背後,你曾經歷過哪些思考階段?
H:當我決定去做「水墨現場」時,我就開始回顧自己在過去三年來做過些甚麼事情,以及講過些甚麼話。過去我曾提及一個關於水墨的三年計劃,希望結合大中華區內水墨資源,可以令大家更為注意水墨的發展,以及未來在市場上的種種機遇,並建立平台,進行各種商業及學術上的交流,而當這個平台的基礎穩固後,就可以對外輸出。我由此開始去理順自己的思維,藉此調整出一個突破來,然後當我決定重新出發時,就想起了INK NOW這個名字來。
 

 Calvin希望透過「水墨現場」的平台,建構一個生態圈。

如水墨般的流動
C:我認為「水墨現場」最厲害之處,是它突破了作為Art Expo的界限,不受地域及形式上的限制,恍如水墨的本質一樣,是在流動的。
H:所謂「現場」,可以是一個physical space,意指現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它不止於此,我更希望可以透過現在發生的事情,令大家去看遠一點,想更多關於未來性的發展,從而構建出一個生態圈。「水墨現場」不是一個一年一度,只是舉行數天的那種藝博會,又或是倒模形式,開拓到其他城市;它擁有自己的網頁、社交媒體,在很多地區都將會有合作夥伴,大家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合作,那可以是一個關於收藏家的活動,可以是一個小型展覽,亦可以是書籍的出版,又或繼續以expo形態在其他地區出現,是非常彈性的。我們做完台北首屆展覽後,就會落戶上海,另外還有很多其他項目仍在商討中。

C:其實亦是難以倒模的,因為每個地區的藝術發展狀況都是不同的,當中要作出調整,亦是自然不過的事。
H:以東亞區內為例,如台灣、北京、上海、日本、韓國,各地水墨發展都是不同的,當中各水墨藝術家所表達及呈現出來的作品,又是各異,連收藏家的喜好亦是不同的,那是由於大家的藝術文化背景不一樣所致,但箇中的「根」卻是一樣的。因此我希望「水墨現場」可以連結到各個在地的文化資源,與當地機構展開合作,藉此展示「水墨現場」作為一個多元、集合線上及線下平台的功能。

C:跟你認識很多年,而在過去十年間,你的角色都是不斷地變的,因你從來沒有局限自己,經常作出新嘗試,由早年從事市場推廣,到開畫廊、出任藝術顧問、展覽策展人、藝博會創辦人等,角色愈來愈多,工作亦愈是吃重。很多事情,都是一步一腳印的,沒有過去的你,相信亦難以出現已達國際級藝博會水平的「水墨現場」。
H:當你要去做一個如此大型的活動時,一定要有multi-task skills。當然,未必是事事都識的,但一定要有基本的認知度。這個時代,藝術已不能只是藝術,一定要進入生活,亦即要進入商業世界,對水墨的發展而言,現時在市場上有很多機遇,潛力亦大,而這個市場只是剛剛開始建構而已,至於眾多的當代水墨作品,亦非常值得收藏家去留意。我希望透過「水墨現場」,可以為大家帶來新的靈感及創意衝擊,待他朝有日,當大家在談話間提及大中華區的水墨發展時,若果在言談間可以提到「水墨現場」的名字,那我就會感到非常開心了。


許劍龍(Calvin Hui)
在過去多年一直致力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尤以推動水墨藝術的市場發展為人熟悉。許氏於多年來一直從事藝術業務,包括在香港與倫敦成立 3812 畫廊,也曾於 2011 至 2017年擔任香港典亞藝博的聯席主席及總監,並在 2015 年在香港推出全球首個當代水墨藝術博覽會——水墨藝博;近年又獲得何超瓊委任為澳門美獅美高梅項目的藝術顧問。於2018年創辦全球首個綜合水墨藝術平台:「水墨現場」,並於今年一月在台北舉行首屆大型藝博會,發表突破藝術博覽會的傳統思維,把屬於華語文化圈的水墨推向國際。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