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中美貿談 前路崎嶇


特朗普與習近平正積極尋求解決貿易問題的方法。

中美貿易戰一直僵持不下,但近日中方再開出新方案,願意在未來六年額外採購一萬億美元的美國貨,以便將貿易逆差大幅縮窄。受此好消息刺激,美股曾一度反彈。不過,一萬億美元巨額商品,就算中國夠錢買,美方是否有貨也是問題,加上雙方在智識產權保護的談判上毫無進展,貿易戰要平息,仍然要面對重重波折。

美國原先計畫在今年一月一日開始,向總額達二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額加徵收關稅,一下子由百分之十加到百分之二十五。幸好,在去年二十國集團峰期間舉行的「習特會」上,雙方協議將實施日期推遲至多九十日,以便中美雙方可以就貿易問題達成共識。不過,距離三月二日的的死線愈來愈近之際,雙方仍有重大分歧。直到近日,又見曙光,中國政府終於「跪低」,承諾未來六年會額外向美國採購一萬億美元總值的商品。

《彭博》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為了盡早結束與美國的貿易戰,中國願意在未來六年大幅進口美國商品,以便讓中美之間的巨大貿易逆差大幅縮減。消息人士指,中國未來六年增購的美國商品總額將超過一萬億美元,更預計在二○二四年之前,將貿易逆差降至零。資料顯示,中美於一七年的貿易逆差達二千七百五十八億美元。有統計顯示,去年中美貿易逆差更達破紀錄的三千二百三十億美元。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率領代表團,於下星期三抵達華盛頓與美方官員展開為期兩天的磋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透過視像向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與會代表發表講話時表示,對美國與中國即將舉行的貿易磋商會有好結果感到樂觀。他指出,中美關係前景將取決於美國所遵循的原則,包括自由廣闊的海洋、公平和互惠的安排,令所有國家都有機會在公平,透明和開放的基礎上競爭,若中國採取這些政策,他有信心中美兩國能夠共同繁榮發展。

雙方分歧仍大

利好消息立即令美股大升,但究竟能否成事,相信要經過重重困難。最重要當然是要過美國一關,因為美方對中方提出的承諾並不滿意,美方要求更為進取的時間表,目標是希望中方能在兩年內實現零貿易逆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再者,美國計算貿易逆差的方法亦有不同。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曾指出,相信中美之間一年有高達五千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因為美國尚有三千億美元的知識產權被竊,但相關數字一直未得到來自中方的確認。

華為事件成為中美貿易戰的關鍵之一。

有研究中美貿易關係的經濟學家指出,要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中美貿易的差距非常困難,中國要大量增加美國進口貨品的金額,主要取決於中國民眾對美國商品的需求,相信難以消化如此龐大的購買力。中國一八年的總進口金額為二萬一千三百五十億美元,一萬億美元的額外採購規模相等去年總進口額的一半。

彭博經濟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克(Tom Orlik)認為,中國從美國購買更多商品,只是把將貿易順差的對象轉到其他貿易伙伴而已,例如買更多美國大豆,就會少買巴西大豆,可能有助於解決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問題,但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不平衡將加劇。

產能供應成疑

此外,中國購買美國商品的種類可能比總額更為重要,因為中國希望購買美國高科技產品,但一直遭到美國拒絕。按一七年美國對華出口的數據顯示,飛機及相關零件、大豆、汽車、半導體及原油,屬五大進口貨品,即使中國肯大量掃入美國貨,但美國當地的生產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增加,飛機及汽車需要建廠增生產線,至少幾年才竣工,而產能亦不是一下子就能大幅提升。

至於半導體,美國之前為了打壓中國的科技發展步伐,就曾經禁止中興通訊(00763)買美國貨,若中國未來大量掃半導體,似乎又與美國的理念背道而馳。至於大豆,大幅增加產量的後果,就是價格會有所下跌,最後更難令中國難到承諾的採購金額。石油方面,更不是隨便能就鑽出來,所以美國是否夠貨賣,才是問題的核心。

其實近期中方已釋出善意,開放更多市場讓美企進入,雙方正磋商重新進口美國雞肉,有機會解除自一五年起實施的禁止美國雞肉進口禁令。中國於一五年一月起,以美國中西部爆發禽流感為由,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禽肉,所以找回一四年數據,當時美國向中國出口的雞肉總值約二億五千萬美元。

美國正式申請引渡孟晚舟,令中美關係再次升溫。

容許大米進口

此外,作為稻米大國的中國,更願意開放其大米市場。中國海關總署於去年底宣布批准美國大米進口,美國糙米、精米和碎米只要符合中國檢驗標準,並在美國農業部註冊,便允許從美國進口中國。中國加入世貿前承諾開放大米市場,但由於中美國之間沒有植物檢疫協定,因此,美國大米一直不能進口中國。談判十多年後,中美雙方突然有重大進展,亦顯示出中方肯妥協的誠意。

不過,另一個難題就是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實在太大,一七年美國進口中國產品的金額高達四千二百九十八億美元,電器、玩具、手機、食品、衣服鞋履等,全部都是中國製造,美國方面需要減少或壓抑增長,才能順利令逆差問題得以解決,但中國貨品價廉物美,難輕易取代,美國消費者能否放棄中國產品,亦是難題之一。

另一方面,《路透社》報道,消息人士指出美方提出的中方改革條件中,包括要中國承諾對貿易改革進展進行定期評估,若美方認為中國違反協議,可能會再度重新加稅。消息說中國談判代表對「定期受檢查」難以接受, 䛏為是一種侮辱,令雙方更難談合攏。

華經濟增速減

中方難加大一萬億美元的採購額,其實已是踏出很大的一步,盡顯誠意,背後的原因,莫過於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打擊愈來愈明顯,中方亦希望盡快解決問題,穩定經濟。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速僅為百分之六點六,創下二十八年以來新低。其中,四個季度的增速拾級而下,第四季度為只有百分之六點四,錄得近十年低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突破九十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經濟增長達標,但屬一九九○年以來最低的年度增速;分季度看,增速依次為百分之六點八、百分之六點七、百分之六點五,以及百分之六點四,第四季的增速為二○○九年首季以來最低。

中國早前大減美國農產品進口,令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市場人士對今年的經濟增長不抱太大的期望,高盛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迪安竹預期,今年中國GDP增長將續放緩至百分之六點二,雖然中央政府會繼續推出刺激政策推動經濟,並透過推出財政政策及簡化行政流程、推行減稅措施,加大基建投資支持經濟發展,但取態會較為審慎,其中內地樓市調控政策方面,預期政府有機會放鬆,但力度料不會太大。

不少分析看得更淡,評級機構惠譽亞太區主權評級主管施帝文認為,中美貿易分歧仍大,料中國難以滿足美國要求;由於貿易戰影響,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六點三下調至百分之六點一。

廠房提早休假

由於前景不明朗,不少內地廠房亦在春節前提早休息,部分東莞的企業在農曆新年前四十日就關閉了。瑞銀最近對中國的一項調查稱,訪問二百間以出口為主或向出口商供貨的製造企業中,貿易戰對其中百分之六十三的企業已造成負面影響;受影響的企業中有四分之一已經裁員,百分之三十七過去十二個月將生產轉至國外;百分之三十三計畫未來六至十二個月進行轉移。

全球最大集裝箱運輸企業馬士基(Maersk)上週才開閉於東莞的集裝箱工廠,約二千名員工被解僱。馬士基方面表示,東莞工廠自去年十二月開始便一直處於閒置狀態,絕大多數員工在十二月十日開始帶薪休假,公司通過電話及微信的方式通知員工解僱的消息。馬士基在全球擁有超過四千名員工,此次受影響的員工佔總數近一半。該公司去年十一月曾發盈警,指中美貿易戰將影響到集裝箱運輸的需求,商品運輸量在下滑。

眼見中國的經濟增長創二十八年新低,特朗普亦乘機向中方施加壓力,再在推特(Twitter)上發功,呼籲中國現在應與美國達成真正的貿易協議,要停止耍把戲。不過,在此段敏感時期,美國又有新動作,將會影響到談判的成果。

將引渡孟晚舟

華為「太子女」孟晚舟去年十二月一日於加拿大溫哥華被捕,之後獲准以一千萬加元保釋。近日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道,美國已經通知加拿大政府,將正式提出引渡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的請求。中方一直力撐華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週二(二十二日)回應此事時表示,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切實保障她的合法權益,並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不向加方提出正式引渡要求。

愈多愈多國家考慮抵制中國的通訊設備。

中美之間的問題,被拖落水的加拿大成為了磨心,而中加關係亦因而進入前所未有的冰點。《環球郵報》報道,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麥克諾頓(David MacNaughton)曾就此事和美國官員多次會晤,並多次向對方表達加拿大的「憤怒和不滿」,因為美國要對孟晚舟執法,過程卻令多名加拿大人「受到懲罰」。

孟晚舟被美國控以多項欺詐罪,指其違反美國對伊朗出口制裁令,該罪名最高可囚三十年。一旦美國成功引渡孟晚舟,中方之前釋出的善意也許亦要被收回,中美談判將原地踏步。萬一孟晚舟被定罪,中美關係更可能進一步惡化,因為華為作為中國的科技龍頭企業,此舉屬美國「剃眼眉」的舉動,一定為中美關係火上加油,而引渡及審訊可能經歷一段頗長的時間,亦為中美關係埋下一個計時炸彈。

或違世貿條例

另一方面,即使中國真的肯完全妥協,亦未必能成事。曾任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法官的James Bacchus指出,中方讓步,或違反WTO規定,恐因此招致制裁。Bacchus於《彭博》撰文指,很少人留意到中方讓步措施很大機會違法,因中美均是WTO成員,根據修約,成員國需要對其他成員國提供最優惠國待遇,若一國向另一國提供貿易優勢,該貿易優勢須即時及無條件擴大至其他成員國,因根據該組織條約的「非歧視性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其成員國不能偏向單一國家購買產品。

Bacchus以中方擴大進口美國大豆為例,指措施不會導致中國消耗更多大豆,進口商只會改變進口國家,例如減少從巴西進口,改為買更多美國貨。巴西及其他大豆出口國便會透過WTO向中國提出訴訟。中方將面臨背棄對美方的承諾,或受到WTO作出的貿易制裁,承受巨額貿易損失,有可能令中國面對每年數以十億美元的貿易制裁風險。

由此看來,現時仍不是時候看得太過樂觀。韓國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韓國西江大學教授許允亦認為,中美貿易戰將會相當曲折,而且痛苦。他指出,內部因素而言,貿易戰在持續當中,報復性、 懲罰性措施、停戰協調等,這樣的循環可能會繼續重複。特朗普政權採取的行動,造成的破壞是長遠的,即使可以修復,但成本很高,等不及特朗普下台,全球經濟已經有結構性的改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