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四大灣區創新能力對碰 粵港澳發明專利量大勝


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十七點六萬件,總和遠超其他三大灣區。

廣東科技情報事業創立暨廣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創建六十週年座談會十月十三日在廣州舉行。會上首次對外公布了《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及《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等研究成果。其中,有數據顯示,二○一七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十七點六萬件,遠超其他三大灣區總和,數量上佔有明顯優勢,已經具備國際一流領先灣區的基礎條件。不過在《科學引文索引》(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論文發表上,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居於第二位,但和紐約灣區仍有一大段距離,除此,在國際合作論文總量和佔比上排名偏後。較意想不到者,從論文產出機構排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僅有中山大學一家擠進前二十研究機構,在四大灣區中排名十四。

論壇首次面向全國發布兩項創新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成果:一是由我國創新管理與創新政策知名專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柳卸林和廣東省情報所聯合推出的《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二是由省情報所核心研究團隊基於「科睿唯安」全球創新資料分析撰寫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創新能力對比研究》(下稱《研究》)。這兩份成果以全球視野,對廣東的區域創新能力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水平進行分析,部分研究結果及觀點屬國內首次公開。

《研究》以近十年全球高水準學術論文、發明專利和其他事實型資料為基礎,對粵港澳大灣區和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進行對標分析。在專利方面,《研究》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專利產出數量優勢明顯。

廣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創建六十週年座談會十月十三日在廣州舉行。

二○一七年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是二點二萬件、一點二萬件和三點五萬件。在前二十名發明專利申請領先機構中,粵港澳大灣區共有包括華為、中興、騰訊等十一家機構上榜。從專利分布領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優勢集中在消費類電子產品製造和先進製造領域。

論文發表不輸蝕

該《研究》同時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專利合作協定(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國際專利產出處於高速增長階段,PCT國際專利申請佔比為百分之五點七九,國際影響力有較大增長空間。

在《科學引文索引》(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論文發表上,數據顯示,一七年粵港澳大灣區發表SCI論文三點七萬篇,在四個灣區中僅次於紐約灣區的九點四萬篇。高水準論文數量上,○八年至一七年間,粵港澳大灣區共發表了三千四百零一篇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研究》發現,四大灣區近十年SCI論文發文量變化趨勢來看,紐約灣區研究機構發文最多,粵港澳大灣區不斷追趕,已經接近全球第二水平,一四年以二萬四千七百五十四篇的發文量超過了舊金山灣區,在一七年以三萬七千七百三十四篇的發文量超過東京灣區。

但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合作論文總量和佔比上排名靠後,與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差距較大,不過,國際合作發文增速明顯,年均增長率約為其他三大灣區的二到三倍。

從論文產出機構排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僅有中山大學一家擠進前二十研究機構,在四大灣區中排名十四。粵港澳大灣區專利產出數量優勢明顯,從一五年開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已經遠超其他三個灣區之和;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呈明顯上升的趨勢。

東京灣區最特別地方是首都所在地。

《研究》認為,總體上看,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灣區創新產出總量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其中發明專利總量已經遠超其他灣區,在數量上佔有明顯優勢,可以說已經具備國際一流領先灣區的基礎條件。而相比之下,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的基礎研究優勢非常明顯,粵港澳大灣區雖然近年來成效明顯,但與其他灣區仍有較大差距,而電子資訊製造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支柱產業,承載大灣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現狀,《研究》建議應加強基礎研究投入,補齊源頭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並建立粵港澳知識產權跨境運維和保護機制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產出從數量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廣東達創新型國家

至於同時發布的《報告》顯示,一六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約佔GDP的百分之二點五六,技術自給率達七成一,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五成七,基本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一六年全年專利申請受理總量五十萬五千六百六十七件,增長百分之四十二點一。一六年,廣東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共有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七家,比一五年增加八千七百五十二家,增長高達百分之七十八點八;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六點一萬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三。

《報告》顯示,一六年廣州創新能力全省排名第二,多數指標穩居前列。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產業創新環境、科研機構數量排名第一。《報告》分析,從具體指標來看,廣州在「投入」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在增大,說明廣州市對於研發的重視不斷加強。

在產業升級方面,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繼續保持省內第一位元,單位GDP能耗下降明顯,由一五年的第十二位上升至一六年的第三位。產業創新環境方面,整體保持第一位,其中科研機構數量省內最高。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