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迎戰16度:阻海洋污染 歐盟禁即棄膠品


歐洲議會大比數通過法案,聯盟國家將從二○二一年起全面禁止使用膠飲筒、塑膠餐具、棉花棒等即棄塑膠產品。

歐洲議會於三月二十七日通過法案,聯盟國家將從二○二一年起全面禁止使用膠飲筒、塑膠餐具、棉花棒等即棄塑膠產品,以保護海洋生態。法案雖然受到當地塑膠、化工業人士反對,但面對由塑膠引起的嚴峻海洋污染,法案最終獲大比數通過。

事實上,塑膠帶來的環境問題非歐洲獨有,當中塑膠堵塞水管造成洪水等問題,更困擾不少基建設施不高的亞洲國家,令部分國家近年均對塑膠產品有嚴厲的監管。

歐洲議會以五百六十票對三十五票大比數通過法案,禁止十種即棄式塑膠產品,當中包括不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膠碟、棉花棒、膠飯盒、膠杯、飲管及膠餐具等即棄型膠製品。同時,為了緩解水道淤塞問題,歐盟鼓勵成員國減少使用塑膠包裝,並要求製造商採取更嚴格的標示規則,例如在所有含塑膠的濕紙巾、香煙濾嘴和衛生巾產品加上標籤,提醒消費者隨便亂扔可能帶來的環境危害。

歐盟還將「污染者自付」原則擴展至生產商,除了食品袋、包裝紙製造商外,要求煙草商和漁網釣具生產商支付塑膠製品的污染成本。據悉,香煙濾嘴是全球第二多的即棄式塑膠垃圾,一個煙頭可污染五百至一千公升的水,扔在路上需十二年才能降解。

產量增二十倍

塑膠為海洋所造成的污染問題,成為今次法案的主要推動力,當中,提出此案的歐洲議會議員里斯(Frederique Ries)提出:「塑膠正毒害大海,如果我們不行動,到了二○五○年,海中的塑膠數量就會比魚還多。」歐盟指出,該地區估計現時每年產生二千五百萬噸的塑膠垃圾,與六十年代相比,增加了二十倍,但只能回收的不到三成,大部分塑膠垃圾最終都流向海洋。

據起草法案的歐盟委員會估算,法案落實後,有望減少七成污染歐洲海岸的垃圾,同時可以避免在二○三○年時,因為環境污染而帶來的約二百五十億美元經濟損失。法案同時提出新目標,至二○二九年,將塑膠瓶的回收率提高至九成,並鼓勵用可循環回收的原料製造塑膠瓶。另外,除了出於環保的考慮,中國從二○一年以來不再進口歐洲「洋垃圾」,也推動了歐盟此次立法。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表示,政府將於年中至第三季檢討膠袋徵費。

歐盟執委會預估,一旦二○三○年全面落實這些規定,業者每年成本可能超過三十億歐元。當中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et亦憂慮,歐洲的化工產業的前景將趨於黯淡,預測業界每年增長將放緩至百分之四,未來至少四年的利潤將會持續下跌,最壞的情況是,市場對全新塑膠物料和產品的需求將會減半。

法案惹反對聲

有代表塑膠製造商的「歐洲塑膠」(PlasticsEurope)就聲言雖然支持提案「整體目標」,但指出這並非完善的解決問題方案,政府必須要投入更多資源在廢棄物處理上,確保妥善回收使用過的塑膠製品,並且提出一些塑膠的替代的製品也不一定更環保。

民間亦有不滿的聲音,例如禁用飲管就受到不少傷健組織反對,他們指法案有機會為部分傷健人士帶來不便。而替代飲管的金屬或可生物本身未必合乎傷健人士需要,部分更有機會令用家受傷。

不過,歐盟執委會提出,減塑行動也可能每年為消費者省下約六十五億歐元、創造三萬個就業機會。全球第二大化工製品生產商陶氏化學(Dow Chemical)行政總裁費特林(Jim Fitterling)亦指,減塑對化工業來說既是風險,亦是機會。因為化工業可在講求環保減廢的時代重新定位,例如研發創新的回收方法和新產品,幫助解決塑膠廢料問題,他並承諾未來五年在這方面投資十億美元。

無論如何,歐盟執委會的提案還須經過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通過,執委會表示,希望能在今年五月歐洲議會選舉前過關,但即使過了關,規定可能仍需要三、四年才能落實生效。

破壞海洋食物鏈

要面對海洋污染的不止是歐洲,而是全球。研究顯示,每年約有八百至一千三百萬噸塑膠被丟入全球海洋環境,聯合國環境署報告估計,這些塑膠每年會對全球海洋帶來了一百三十億美元的損失。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到人體健康,因為塑膠垃圾在水中不能完全分解,只能分解成體積比沙粒、塵埃更細的「微塑膠」,被浮游生物和貝類吸收後,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 University)發現,當地每捕獲三條魚,就有一條的體含有微塑膠,另歐洲有研究以青口類海鮮含有微塑膠的化驗結果推算,不少歐洲人可能因而吃下一千五百至一萬一千粒微塑膠。

本港的垃圾徵費預料於二○二○年年底才能落實。

當中,亞洲國家有著快速的經濟成長,塑膠生產亦隨之大增,但由於廢棄物管理跟不上消耗的腳步,對海洋構成嚴重威脅。當中泰國人每天使用八個塑膠袋,單在曼谷,每週就使用超過五億個塑膠袋,印尼每年約使用一百億個塑膠袋。廢棄物通常會進入地方掩埋場和垃圾場,但由於缺乏針對大雨、土石流和洪水的防護,相當一部分廢棄物後來也會經由河流進入海洋。亦因此,雖然亞洲地區的人均塑膠用量或低於歐美,但對海洋的損害更大。

亞洲積極走塑

然而,亦因為亞洲地區的各種建設不及歐美,塑膠污染往往為這些地區帶來更大的影響,導致近年亞洲國家在走塑上,走得比全球更有快。以孟加拉為例,當地的排水系統過去經常被膠袋堵塞,以致出現洪水,因此早於二○○二年成為全球首個禁止使用膠袋的國家。印度孟買則在二○一六年禁止使用厚度小於零點零五毫米的膠袋,斯里蘭卡也禁止膠袋、膠餐盤和膠杯。另外,緬甸的首都仰光政府禁止製造、販賣及儲存膠袋;馬來西亞也宣布聯邦直轄區(吉隆坡、納閩、布城)禁止使用一般膠袋,且商品包裝費用由商家負擔。

回看香港,綠色和平去年發布全港首個河流塑膠污染影像分析研究,發現經主要河道流入大海的香港塑膠垃圾數量驚人,單是城門河大圍段每年就有逾一千七百五十萬件塑膠垃圾直接流入海洋。另近日有本地媒體委託香港教育大學研究團隊檢測由本地街市及養殖場購得的十八個生蠔樣本,結果全部樣本均含有微塑膠,外國同類測試結果高出四倍。然而,香港「走塑」政策不多,垃圾徵費預料於二○二○年年底才能落實,而香港三大連鎖快餐店雖推出走塑政策如「無飲管日」,但反應兩極。至於推出十年的膠袋徵費近年亦有失效的情況,分析認為這或與其的五毫收費水平已十年未變有關,亦因此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亦表示,政府將於年中至第三季檢討膠袋徵費,以研究有否上調空間。只是單靠調高收費,難以應對環境大難關,相信增回收渠道,加強教育走塑風才為上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