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迎戰16度】參考海外環保方案 填海造地效益大


特首林鄭月娥一再強調,要有樓必須先有地。

為準備十月的《施政報告》,特首林鄭月娥上週於Facebook直播,跟市民直接交流試水溫。直播長約四十五分鐘,高峰期吸引了約二千名觀眾,回應了二十多條題目。

不出意料,市民最關心的仍是土地房屋政策。對於有關訴求,林鄭大力推銷填海方案。事實上,過去香港不少大型新市鎮均是以填海方法而得,成為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方法。然而,近年由於市民更關注環保問題,以致填海造地漸趨消失。參考海外國家如新加坡、荷蘭,當地均有不少較能平衡填海與生態的新式填海方法,值得本港政府參考,打造雙贏局面。

在上週直播中,林鄭一再強調,要有樓必須先有地,對於眾多土地開拓建議,林鄭集中談填海,相反,對於發展棕地等方案,則只談到「政府一直採用《收回土地條例》進行收地,並強調要有規畫,不能隨意收地」,反映林鄭有希望集中精力,先打好填海戰役之志。

政府近年高調宣傳五加一填海方案,選址包括龍鼓灘、小蠔灣、欣澳、馬料水和青衣西南,另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發展人工島。當中東大嶼都會計畫可額外提供一千公頃土地,為林鄭填海大計的重中之重。

早年本港不少土地都是透過填海得來,如沙田、大埔、荃灣、屯門等新市鎮。香港現時有七千零二十七公頃為填海地,填海工程主要由一八五二年「文咸填海計畫」肇始,踏入一九六○年代,由於內地移民湧港,政府更是大量填海,令總填海地由一九六七年的約一千公頃,急增至一九九四年的逾五千公頃。

星洲兩成地靠填海

據大舜基金報告,香港由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透過填海只增加了七十一平方公里,僅佔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六點一,在二○○五年後填海工程更近乎停頓。反觀新加坡,由七十年代起,透過填海增加了一百四十一平方公里土地,佔土地總面積約百分之二十,對當地住屋、經濟發展有很正面的作用。

香港填海進度大減,主要是面對環保生態的大挑戰。香港八十年代後,經濟發展理想,多了高學術水平及高收入人士,對環保生態認知增多,對填海給海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例如導致生境喪失,摧毀讓海洋生物賴以繁殖、育苗及覓食的場所,及捕魚作業的地方等問題,更為關注。

一九九七年,保護海港協會成功推動《保護海港條例》立法,訂明維港範圍不准填海。二○○二年,保護海港協會援引《條例》提出司法覆核,要求中止中環及灣仔填海計畫第三期。當時的法院指出,合法的填海計畫必須合乎三個條件:包括一、有迫切性、具充分理由及有即時需要;二、沒有其他切實可行的選擇;三、對海港造成的損害減至最少。此後,維港少有填海項目,啟德用地亦因《條例》影響而限制了填海工程。而近期亦有多個環保團體向政府反映,反對填海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擔憂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認為政府應考慮以現有用地發展。

然而,填海與保護生態或亦並一定要「你死我活」地對立,參考不少海外例子,發現近年不少國家進行填海工程時,都更為注重環保。以新加坡為例,該國正進行大士港口填海,共分四期發展,首階段設施佔地四百一十四公頃,當中七成是填海地段,完成後將提供一千三百三十多公頃土地。

提升技術減少污染

而為了更符合環保水平,新加坡國家發展部(MND)發言人指出,所有填海工程進行前,均作環境影響評估(EIA)及獨立委員會評估,多年來亦不斷研發填海技術提高資源效率。包括透過回收從陸地建築行業挖掘出來的廢料,用作填海填充材料,另研究各類加快工程方法,如使用更先進機器提高疏浚的效率,縮短發展期並降低成本。據知,大士港口首階段填海逾六成材料來自其他地方挖掘的土壤及鐵路廢料,較為環保,且可減少對海沙的需求,能節省約十億坡元的材料成本。

至於技術方面,新加坡另一填海區德光島正在試行首個圩田開發項目,圩田是透過建造堤壩、排水網絡、抽水系統和運河設計,從海洋或週圍水體中開墾土地,有利減低對生態及水質的污染,並可縮短發展期,整體較傳統式填海的成本更低,另新土地移降機會相對較低。

此外,全球最早進行大型填海造地的荷蘭,全國逾兩成土地均是由填海而來,涉及面積達五千六百平方公里,相當於五個香港面積。受環保問題影響,近年荷蘭推行了水上「浮動房屋」的技術。「浮動房屋」的概念類似船屋的進階版。以漂浮平台為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在填入發泡材料後,將房子建造在該基座上,漂浮屋能利用纜繩與支柱,將房屋固定於岸邊或水上,可隨著水位升降。房屋的內部結構與一般住宅沒有任何差異,並不會大幅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

由於開發漂浮建築不需要整地、開挖與打地基,更不用填海造陸,可以保留原始的水岸環境。如此一來,建築開發不僅不用破壞生態、與水爭地,更能使建築物適應不斷上升的水位,隨之漂浮移動,不因環境變動而受到影響,有效提升城市的韌性、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非浚挖方式建人工島

相關國家的做法,其實相當值得香港政府參考及仿傚。此外,團結香港基金會早前聯同奧雅納、麥肯錫等多家知名顧問公司就水深、水流、航道及環境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初步研究,認為可以用非浚挖方式興建人工島,並與鄰近的交椅洲、喜靈洲、坪洲及發現鮑氏雙足蜥的周公島設立至少二百米的緩衝區,以保護有生態價值的離島。

另外,香港理工大學正展開一項研究,包括研發創新的無鋼材結構、研究「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海水海砂混凝土」結構的新型設計與興建方法,預測這種結構在海洋環境中長達五十多年,甚至一百年的長期服役性能,可有效延長海洋基礎建設的壽命,並減少填海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環境污染。這均是值得政府可考慮採用的物料。

畢竟香港土地有限,單靠收回各式土地,長遠而言的確不足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而比起開發郊野公園,填海或是兩害取其輕的做法,當然政府在進行工程,必須詳細研究如何平衡生態的問題,這才更容易獲取社會的認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