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本土人口下跌 日本企業逆勢海外併購


Asahi為確保品牌及通路,以八千八百億日圓收購東歐啤酒事業。

原來人口下降,亦成為企業向外併購的原因。根據日本併購(M&A)顧問機構Recof Corp的調查顯示,因日本人口減少,造成日本國內市場逐步萎縮,為了擴展業績,日本企業積極進行海外併購。日本GDP增長仍存不確定性,而且日本企業在本地市場比重過大直接影響了其本土的通脹水準,這兩點因素促使日企通過跨境併購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日本軟銀以約三兆三千億日圓收購英國ARM控股之半導體精片晶片設計公司。

日本三菱UFJ銀行、摩根士丹利及野村的分析師指出,雖然在全球併購交易的腳步放緩,但日本受到國內經濟成熟化、人口減少、市場縮小的危機感影響,加上持續低利率的環境下,企業經營者因而積極尋求收購歐、美等先進國家企業的機會,以提高投資效率及確保收益。然專家也提出,海外併購的成功率約為兩成,如無法達成預估效益,恐怕反而導致收購損失,東芝併購美國西屋核電公司造成巨大損失即為一例。併購對象之人事、經營管理等之巧拙,也是至為重要之關鍵因素。

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由於長期以來存在諸多限制投資的法規條文,行政指導以及企業間相互持股和終身僱傭制度等,併購市場相對其他發達國家較為落後。

日本在戰後經歷了三次跨境併購潮,第一次併購潮大概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戰後為鏟除日本軍閥的勢力,在盟軍的干預下,日本於一九五○年修訂的《商法》重新限定了股東大會的權力,進一步強化董事的地位,而股東對於公司的經營完全不參與,此時的日本實行經濟開放,目的為匯兌、貿易、資本自由化進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意願推動了企業的跨國併購。

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發生了第二次併購潮,本次併購潮的前期日圓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對外尤其是對美的併購案急劇增加,當下正處於泡沫經濟的高峰期,併購通常是將目標企業收購後再加以出售,通過轉賣獲取利益。後期圍繞企業改組、增強企業實力所進行的善意併購佔了主導地位,大企業間的兼併成為主流。

進入二十一世紀,日本開始第三輪併購潮。二○○二年以後日本經濟逐漸好轉,企業發展態勢良好,更多的選擇跨出過門營造商機。因此從○二年到○六年企業併購金額、數量都呈逐年上升趨勢。○七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併購數額有所下降,但○八年當全球金融危機,許多公司股價腰斬時,日本企業的資金又大筆湧向海外。這一階段的跨國併購,大多以奪取經營權以控制企業運營為目的。

 

人口連續第八年減少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一月一日為止日本人口(排除外國籍居民不計)年減三十萬八千零八十四人,連續第八年減少,創一九六八年開始進行統計以來史上最大減幅。

在日本四十七都道府縣中,人口呈現增長的僅有東京圈四都縣(東京都、千葉縣、琦玉縣、神奈川縣)以及愛知縣、沖繩縣等合計六都縣,人口朝東京圈集中的趨勢明顯。

日本企業積極進行海外併購,今年上半年期間,日本企業於海外市場進行的併購宗數(不包含對日本本國企業的併購案)達三百一十二宗,與歷年同期的情況來看,超越二○一六年的三百零七宗、連續第二年創下史上新高紀錄。

就併購額來看,今年上半年期間,日企海外併購金額達三兆七千零二十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暴增一倍,就歷年同期的情況來看,僅次於二○一五年及二○○六年、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

 

併購數量及規模快速擴張

二○一一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對外直接投資急速反彈,當年大幅躍升至一千零八十八點零八億美元,重登千億美元門檻。日本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擴張以及日圓貶值下日本對外投資的逆勢增加,折射出日本企業順應經濟結構變化所作出的積極反應。

在國內經濟長期低迷的背景下,日本企業已將生產布局與全球生產網絡整合起來,用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模式來抵消日本國內需求低迷以及人口老齡少子化所帶來的負效應,通過海外布局來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且對歐美投資的比重增加,在歐盟內部,英國、荷蘭、比利時、德國和愛爾蘭是日本投資最多的五個國家,佔日本對歐盟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九十三點四七。日本對美歐直接投資的增加與日本企業加速推進跨國 併購活動密不可分。盡管日圓貶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併購成本,但對於日本企業而言,併購所帶來的市場容量、營銷渠道增加以及全球價值鏈攀升等收益要遠大於日圓貶值所導致的成本增加。

「安倍經濟學」的實施以及消費稅率的上調,制約日本國內需求的復甦,到海外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成為愈來愈多日本企業的選擇。鑑於海外生產比率持續上升所導致的生產設備海外轉移已進入下行通道,跨國併購就成為日本企業擴展海外事業的主要途徑。此外,國際金融危機後,日本政府推出了量化寬鬆政策,日本企業的資金普遍比較充盈,這給日本企業發起跨國併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GDP增長存不確定性

日本GDP增長仍存不確定性,而且日本企業在本地市場比重過大直接影響了其本土的通脹水準,這兩點因素促使日企通過跨境併購尋找新的增長機會。去年,跨境併購佔全部交易的百分之五十八,較二○一一年的百分之四十四有所增長。摩根大通預計,在多種因素的驅動下,今年對外併購活動會持續回升,因為在《公司治理守則》於二○一五年實施之後,股東要求提高股權回報和增長的壓力愈來愈大。日本企業長期以來奉行涉足不同行業的本地多元化戰略,但面對股東要求提高股權回報,發展核心業務的壓力,企業有可能出售非核心資產。最後是日圓預期升值。

在日本低利率持續的環境下,資金調度相較容易,因而近來不斷出現大型併購案件。例如日本軟銀(Soft Bank)以約三兆三千億日圓收購英國ARM控股之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創下日本企業史上最大收購規模紀錄,該公司業發行公司債籌措到收購資金。另外,Asahi為確保品牌及通路,以八千八百億日圓收購東歐啤酒事業。日本小松製作所也以三千億日圓收購美國超大型礦山機械製造商Joy Global,此為該公司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希望藉以完備該公司目前所生產的機器品項。另外,學名藥品製造大廠日醫工(Nichi-IKO)收購美國Sagent藥廠,藉以擠入全球十大藥廠排名,收購金額達七百五十億日圓,也創歷來學名藥廠商海外收購之最高紀錄。

日本總務省此前發布的人口推算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十月一日,日本總人口數量已經連續六年負增長。其中生產年齡人口正以每年超過五十萬的速度減少,預計未來二十年生產年齡人口將減少三百萬人,到二○四○年生產年齡人口將比現在減少兩成以上,減至五千九百七十八萬人,到二○六五年將比二○一五年減少四成。日本的經濟增速也遠低於此前的估算水準,不溫不火。今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環比增長百分之零點三,預估為百分之零點六;折合年率增長百分之一,預估為百分之二點四。

日本可能無法擺脫全球併購放緩的總體趨勢,但由於國內市場日益萎縮,日本企業將不得不在海外尋求更多機會,因此該國企業跨國併購交易的增長將是可持續的。一季度的數據支撐了這一觀點,今年第一季度,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交易總額達一八十億美元,佔併購交易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三。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