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NFT產業鏈需安全可控


2021年被稱為NFT的「元年」!同年 3月,加密貨幣交易平台Uniswap的一對白襪NFT(連實物)售價達16萬美元,1年間升值逾萬倍;一幅名為《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數碼畫以6,930萬美元成交;到了12月,一幅數碼藝術品《The Merge》更以9,18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實在是不可思議,NFT的魔力令人瘋狂,難怪Collins辭典將NFT選為2021年的代表字。究竟NFT只是泡沫抑或是數碼世界的未來呢?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s(非同質化通證),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具有獨一無二、不可互換、不可分割和不可複製的特點。無論是NFT或FT(Fungible Tokens, 同質化通證)都是無法篡改、可驗證的,而且由鑄造至交易整個活動都是透明公開的。不過,兩者仍有不同之處,NFT不可互換、不可分割及獨一無二,但FT則完全相反。

NFT的防偽、溯源特點可解決版權保護的難題,實現數字資產的去中心化認證與交易,既有助加速數字內容的資產化,體現其價值,亦可促進資產化後的數字內容廣泛流通。NFT產業鏈由基礎設施層、項目創作層和衍生應用層構成。基礎設施層為NFT的鑄造、發行和交易提供區塊鏈和存儲技術的支持,國外區塊鏈以公鏈或公鏈的側鏈為主,超過8成NFT是基於以太坊(Ethereum)的技術,以太坊可說是基礎設施層的霸主。

項目創作層根據協議鑄造NFT並在一級市場發行,包括IP授權方、項目創作方、項目發行方和發行平台。NFT項目主要有遊戲、藝術、體育、奢侈品、娛樂及科技6大類,當中以收藏品、藝術、遊戲和虛擬世界佔據大部份市場。

首個NFT項目2017年誕生

衍生應用層是鑄造出來的NFT衍生的應用,包括NFT二級市場、融資平台、社交平台等,海外NFT衍生應用體系較完善,中國則仍處於起步階段,其中Open Sea是全球最大的NFT綜合交易市場。NFT的概念雖可追溯到1993年,但具有真正意義的第一個NFT項目要到2017年才誕生,CryptoPunks破天荒將圖像作為資產帶到加密貨幣領域。不久之後,出現了CryptoKitties,製作了每隻都是獨一無二的數字貓,藉着稀缺的特點令價值最大化,掀起一輪搶購。

2018至19年NFT經歷沉靜及蓄勢期。直至去年《Everydays: The First 5000Days》出現6,934萬美元的超高拍賣價,令行業快速擴張。去年2月起,NFT交易量逾200萬美元。根據研究機構DappRadar的數據,2021年NFT市場銷售總額達249億美元較上年9,490萬美元,急增261倍。NFT今年首季的交易量是歷來最多,達到1.16億宗,較去年第4季增長22%。

NFT交易集中在數個龍頭項目,如NBA Top Shot、CryptoPunks及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收藏品。藝術方面以Art Blocks公認最頂級。若要數交易量冠軍必定是遊戲領域的Axie Infinity,它創設的邊玩邊賺(Play to earn)模式吸引用家。2018年推出至今,累積銷售已突破40億美元,活躍用戶超過190萬人。

國內NFT平台只限一級市場

中國NFT市場在2021年下半年逐漸活躍。字節跳動、騰訊及小紅書等網企先後推出NFT項目或平台。中國將區塊鏈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產業,並列入「十四五」規劃中,區塊鏈將會在可控風險下穩步推進。

國家發改委去年宣佈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其後央行確定虛擬貨幣不具有等同法定貨幣的法律地位,相關業務屬非法金融活動。雖然NFT與虛擬貨幣技術基礎相同,但兩者並不等同,目前國際市場NFT炒風熾熱,因此國內NFT平台只限一級市場,不開放二次交易。

國內主要發行平台如騰訊「幻核」,封閉炒作功能,刪去NFT字樣,改為「數字藏品」。與NFT相比,數字藏品可弱化交易屬性,更符合監管要求。本週一,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發起簽署《元宇宙產業自律公約》,提出5點自律要求,其中之一正是「抵制資本炒作,引導合理預期」。

中國NFT基層架構有待穩固,雖然以聯盟鏈作為半中心化的區塊鏈,但鏈與鏈之間互不相通、市場規模有待發展。行業若要發展得好,必須建立一個監管完善、安全可控、具公信力的國產公鏈。國家版權局的「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的版權保護。由於NFT有助數字資產確權,又可降低溯源及使用追蹤的成本。隨着監管法規逐步完善,NFT可在中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NFT偽冒物品猖獗影響發展

雖然NFT前景秀麗,但行業存在炒風熾熱、假貨泛濫的問題。去年NFT藝術品天價交易頻頻出現,但踏入2022年市場熱度回落,每日交易额由數億降至千萬美元,活躍錢包及獨立買家數目亦自去年9月持續下跌,炒風逐漸收歛。不過,假貨、盜版問題仍充斥在多個NFT交易平台,禁之不絶。NFT交易平台Cent在2月6日宣佈不准用戶買賣,因出售偽冒物品情況猖獗,Cent希望保護創作者權益,將加強平台監管,以便短期內重開。OpenSea今年1月亦表示,最近逾80%NFT涉及抄襲、虛假收藏和垃圾郵件,正研究多種方案遏止不良行為。

偽冒物品泛濫,主因是原生資產的版權無法確定。雖然區塊鏈技術可對已上鏈的數字內容進行信息溯源,保證其真確性和所有權,但鑄成NFT之前的資產確權卻有漏洞,平台無法確認版權真正歸屬。上月中國便出現了第一宗NFT侵權案,漫畫家馬千里創造的「我不是胖虎」的動漫形象,被國內「元宇宙」平台的一名用戶挪用創作了「胖虎打疫苗」的NFT。杭州互聯網法院裁定經營「元宇宙」平台的科技公司已構成幫助侵權,需賠償版權擁有人4,000元的損失及費用。

雖然NFT為數字內容的版權資產化、價值化有重大貢獻,但發展過程衍生的問題,必須正視及妥善解決,否則難以如物理社會一樣,成為數字世界的資產憑證,將無形的創作心血價值化,改變虛擬世界的未來面貎。

 作者: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亨達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