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如果我是特首系列 產業發展(三)—— 醫療


《資本壹週》699期 (2019年4月4日)

1.香港地方細細,又是個大都市,為甚麼可以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
2.醫院佔用地方不多,騷擾老百姓的程度亦很低,但行當發展卻很大。
3.港府應糾正惡習,借鏡大陸,為發展定位,繼而推動產業茁壯成長。

如果我是特首系列 —— 產業發展(三)——醫療

香港其實真的有很多產業可發展,成為世界第一亦不出奇。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金融、旅遊,固然不在話下,此前本欄亦已提及;即使是久違了的六大優勢產業,到今時今日仍擁有龐大的發展空間,例如醫療、教育等,只是政府一直懶得牽頭帶動罷了。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的全球平均壽命報告,二○一七年度,無論以女性計,抑或以男性計,香港繼續蟬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其中,女性平均壽命為八十七點六六歲,男性平均則為八十一點七歲,力壓日本女性及瑞士男性。

香港地方細細,又是個大都市,常被詬病居住環境狹窄、空氣污染嚴重、生活壓力龐大,然而,為甚麼卻可以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理論上,在如此惡劣條件下,港人不應該如斯長命。

究其原因,知識水平高應記一功。美國早年已有研究發現,受教育水平與壽命長短是有直接關係,大學畢業生較高中畢業生平均多活約九年之多。但本欄所指的知識水平高,並不止於「讀得書多」,還包括對世界的認識。而事實上,香港亦是人均每年外遊次數全球最多的地方,超過十次之多!

除了知識水平高,港人能夠成為全球最長命,歸根究底,就是醫療制度好。年紀大的,基本上得到全面覆蓋;就算急症,都一定得到照顧。即使不時聽到對醫療系統的投訴,但無可否認,香港醫療水平非常高,絕對達到世界級水平;專家的經驗,絕對媲美外國水平。不止私院,公立醫院亦然。

比起內地的醫療水平,香港更是贏了九條街,前者可以「糟糕」來形容,因此,隨着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更方便內地人來港(本欄一直指出此兩大交通建設的目的,是方便內地人來港,而非方便香港人北上),內地人來港享受醫療服務者肯定愈來愈多。

當中的醫療服務,並不止於治病,還包括身體檢查、接種疫苗。而事實上,現時走去幾間出名的私院,不難發現起碼三成人是內地人。因此,「自願醫保」計畫簡直戇居,冀將公立醫院病人引流到私院。雖然根據食物及衞生局資料,私院二○一七年的使用率只得不足六成,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院提供很多專科,使用率無可能百分百。

如果我是特首,就會有理無理興建多些醫院,尤其是醫院佔用地方不多,騷擾老百姓的程度亦很低,但行當發展卻很大,不愁沒有錢賺,淨計接種疫苗,一歲以下已經不得了。這還不特止,醫療產業出名,可以帶起很多行業——就算即日來回打支針,都帶動交通、飲食;做個體檢,留一、兩日,就要住進酒店,另加其他消費。

最重要是,即使港府不想內地人湧來醫療,他們都會來;既然如此,何不索性掛正招牌、打正旗號發展醫療產業?尚未吹噓已經墟冚若此,催谷一下豈非更不得了?須知道大陸人對醫療的需求,絕對可以成為全球第一。

依此看來,香港的大學、醫療機構北上開設醫院,是錯誤的,相反應該在港增設,唯一只需解決人手問題,方法就是吸引海外畢業生來港行醫,特別是英聯邦醫生,相信美國醫學士水準亦相當高。雖然外國大學醫學院的收生標準,未必如香港的高,科科都要A+,但估計亦很嚴,起碼有A、A、B的程度。

一直以來,港府都習慣了不作主動,現在是時候糾正惡習,借鏡大陸,為發展先定位,繼而推動產業茁壯成長。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 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 投資涉及風險。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 任何用途均須遵守所有適用之法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