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查毅超:國家政策建產業新格局 助工業界化危為機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疫情令營商環境不斷轉變,香港工業界亦面對產業鏈「新常態」的挑戰。幸而,大灣區規劃綱要及「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帶來了無限機遇,讓我們能善用自身優勢,融入大灣區高新產業基地一體化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早前宣講團來港,積極支持香港參與國家的創科產業,對業界更是一大鼓舞和動力。我在剛過去的七月接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必將肩負起協助業界開創新天的重任,與他們攜手拓展創科產業,助香港工業乘著國家經濟策略,再拓新版圖。

新冠肺炎疫情下,製造業是較早開始復甦的行業,歐美巿場需求在2020下半年已逐漸回復疫前水平;但隨之而來的是「新常態」下物流、原材料以至變種新冠病毒等的挑戰。自去年起,國際貿易船運價格不斷上漲、船期延誤,不但大大增加營運成本,亦打亂了生產日程及貨品交付安排,廠商承受被取消訂單的風險和庫存、現金流等壓力。由於留家抗疫和社交距離的措施,汽車、電子、電器產品銷情較佳,今年初起商用芯片一直供不應求,金屬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電子業界影響特別大。

另外,自從印度變種新冠病毒爆發以來,東南亞國家的疫情急轉直下,當地廠房不時因而停工,影響不少大型國際企業的生產線及原材料供應,對全球產業造成斷鏈風險。環球貿易要回復以往的運作,仍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業界必須謹慎應對。不少廠商向工總反映,即使有歐美客戶訂單,企業亦因為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風險而不得不採取較保守的態度。

 

十四五規劃 開拓產業新格局

面對云云挑戰,香港工業界必須尋求出路,向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提升科研實力,以維持競爭力和生存空間。「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並強化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這些政策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亞洲產業鏈中的主導權。香港的研科實力備受國家認可,在「十四‧五規劃」下,國家將推動兩地科研互通合作,讓香港的研究團隊有機會助國家「卡脖子」技術難題,助高新產業突破瓶頸,達到關鍵技術自主。

工業界作為轉化創科成果的重要橋樑,將助力國家製造業向高質量發展、邁向製造強國的目標。港資工業能藉著香港科研成就在港進行先進製造工序,在大灣區產業化,形成新創科產業。大灣區不但是重要的產業化基地,亦是打開龐大內銷巿場的大門。在國家支持下,香港與大灣區城巿的連繫越來越緊密,兩地政府推出便利人流、物流、資金流及資訊流的互通政策,更有效形成互補性強、韌性高的產業鏈和巿場。

 

在產業新格局下,我們鼓勵業界採取多元策略,同時發展內銷外貿巿場分散業務風險,並善用香港科研創新和技術優勢,建構香港、大灣區以至東盟國家一體化的高增值產業鏈,將「香港製造 (Made by Hong Kong)」再一次發揚光大。2021年的《施政報告》將在十月初發布,我們期望特區政府延續過去數年的政策,繼續在香港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創科為本的現代工業,以香港所長參與國家的經濟策略宏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