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政府統計處的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意向報告


近日,特區政府統計處公佈了《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1號報告書》。該調查於2019年4月至7月期間進行,結果顯示,估計約有 69萬 15 歲及以上人士有想過將來離開香港到其他地方生活(包括居住或退休、工作或做生意、讀書或進修),佔所有 15 歲及以上人士的11.2%,比例不算低。被訪者對大灣區的認知也很高,認真聽說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受訪者佔93.8%,具專上教育程度的 人士比率最高。當中對主要城市的認知度也不算低,例如深圳為47.0%、廣州為42.9%、珠海為42.3%。受訪者對其他灣區內地城市包括中山、佛山、東莞、惠州、江門及肇慶的認識度介於4.3%至19.4%。不過3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大灣區包括哪些內地城市。看來灣區城市可以要多加宣傳。

此外, 69萬人有想過去大灣區其他地區生活中約有38% (即26萬人) 有興趣將來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生活。調查估計約有22萬多人有興趣將來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居住或退休,佔有意者的37.0%,當中首選城市依次為深圳、廣州、中山及珠海。

根據統計估算,約有6.3萬人有興趣將來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工作或做生意,佔有意者的43.5%, 71%具專上教育程度,當中以 55 歲及以上人士為最高,達 65.0%。其他年齡組別均為四成左右。。在該6.3萬人中,其中逾51.6%想受聘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工作,32.5%表示想創業,19.8%則表示想擴展其生意業務。選擇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工作或做生意的普遍認為大灣區城市為國家重點發展城市、經濟環境好、從而就業機會高、商機較多且消費水準較低。

另一方面,約8.2萬人有想過將來到香港以外工作或做生意但沒有興趣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工作或做生意的15歲及以上人士。他們抗拒到內地工作和發展事業的普遍原因包括文化差異、政治體制及法律制度差異。筆者認為這方面,會隨著大灣區市民增加接觸而有所改觀,大家要既尊重差異,同時也要求同存異,這才能配合香港這個外向型經濟的特色,香港本身就是那道通往世界的一道橋。

吚外,約37萬人沒有興趣將來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生活的15歲及以上人士,有14%表示假如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與香港相近的醫療服務,會增加他們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生活的興趣。另外其他能夠吸引港人到內地大灣區城市生活的條件還包括香港醫療及福利可以在內地大灣區城市享用、提供跨境交通費津貼、優化出入境安排及推出便利港人在內地大灣區城市買樓措施。筆者認為這些方面在改善當中。

例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就是連接港人港企通往大灣區便捷的「特快綠色通道」,提供友善的營商環境、搭建制度銜接提供友善的營商環境、搭建制度銜接,是港人港企進駐大灣區,發展事業的踏腳石,前海的《總部企業認定及產業扶持專項資金》、《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創新創業載體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等便利政策,能對港人港企提供不少便利。

撰文:黃麗芳  前海管理局駐香港聯絡處總經理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