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廖錦興: 香港,再醒醒


還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說:「要讀好書將來才可出人頭地做白領,否則就要做苦力做藍領」,我讀書成績不好也真的做了藍領,但在工字仍能出頭的年代,憑努力拼搏進取的精神令我獲得業界認可和個人事業發展。香港曾有著這樣的歷史,漁村變成工廠,出入口變身為國際金融中心,但自回歸祖國後,角色漸漸變得模糊,消極的看法是當年的四小龍已經退色了,23年裡讓人能記起的豐功偉績不多,反而政治爭拗、人禍內耗拖了發展的後腳。2021辛丑牛年伊始,我嘗試庖丁解牛看看東方明珠是否能再發光芒。

2007年我曾閱讀一本由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的書籍「香港,醒醒」,邀請了香港社會各界領袖就政經發展作回顧及展望發表意見,涉及廣大的範圍包括金融、旅遊、物流、製造、創意產業、醫療、入才教育及政府管治等,基本上覆蓋主要的核心產業,可能當年只是回歸十年,政治選舉及房屋問題尚未惡化,所以篇幅不多。我當年閱畢「香港,醒醒」有感香港的發展快將面臨樽頸,顧名思義香港人要醒來了,因為幾乎每個範疇都「危危乎」,除金融中心尚算穩固外,其他產業正轉勢走下坡,周邊城市都陸續升級增值,受訪者都表示行業危機四伏,如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被廣州琶洲展館趕上,無論是展會面積、設備、管理,甚至連服務員的英文水平也達到國際要求。

旅遊業是香港的金漆招牌,美食、安全、歷史、交通網絡加上連接內地,香港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長期吸引西方旅客,2006年有2525萬旅客到港,旅遊所產生的相關收入達千億港元,但當年業界已發覺香港旅遊業老化,別說星馬泰韓日台已成為旅遊熱點,連鄰近的濠江(澳門)、內地都有後發優勢,更吸引年輕旅客,加上這些地區的工商業亦不斷發展,令MICE(企業商談Meeting 、獎勵旅遊Incentives、會議Conference、展覽Exhibitions)吸引旅客,因而漸漸轉到周邊城市。物流業更是慘淡經營,曾連續十餘年膺全球港口第一位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面對深圳鹽田的競爭束手無策,業界表示威脅已殺到埋身,當然更想不到的是2019年全球貨櫃碼頭排名第一位是上海港而香港則下跌至第八位。

回歸後的香港特區政府強調有四大支柱和六大產業,然而快將踏入回歸銀禧周年的香港在各個範疇均落後於區內競爭對手,作為60後的香港人曾見證東方之珠發出燦爛輝煌的時候,亦看到這小島因政治、管治的問題,昔日的光環逐漸褪色,各方面的產業都失去競爭力,猶如龜兔賽跑,原來後來的不是龜而是馬,內地的北上廣深都各自有發展的康莊大道,而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亦整裝待發,連只63萬人口的澳門也有鴻圖大計。

「香港,醒醒」中,香港經濟日報集團主席用「心戚戚兮思危 路漫漫兮再闖」來表達對香港未來的憂心,很多書本中的憂慮在13年後的今天已變成事實,當然沒有人能預測2014年和2019年香港會發生嚴重的社會事件,但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已遠遠超過受訪者的預計。TVB牛年賀歲短片「祝願牛年 香港騰飛 衝上雲霄」中點出香港一些優勢:轉數高、有諗頭、拼搏、多元包容、靈活、能屈能伸、唔怕挑戰。Do姐話:「其實未夠,要香港人團結齊心珍惜香港一切,發揮香港精神,無論有多少困難挑戰都可迎刃而解,再創高峰」。若2021年再出一本「香港,再醒醒」,不知大家對香港的未來15年又會有何想像呢?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