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雙循環下 「一帶一路」更重安全


去年至今,中國最多人談論的經濟名詞必定是「國內大循環」或「雙迴圈」。由於近年反全球化思潮湧現,新冠疫情持續困擾全球,引致各國經濟深度衰退。隨着民粹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全球化前景岌岌可危。面對不利的國際形勢,中國領導人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的格局下,「一帶一路」建設是否出現新的發展方向呢?

撰文: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亨達

首先要弄清楚甚麼是國內及國際經濟大循環。自1980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及成功加入世貿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滿足全球消費中心—歐美的需求。同時中國國內經濟市場化改革,構建內部大循環,這種以外循環為主、內循環為副的發展戰略,促了中國經濟持續數十年增長

不過,着這種全球化模式的病顯現,加上2008金融海嘯爆發,中國經濟外需出現嚴重萎縮,去至今的新冠疫情更重創全球經濟傷害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這種依賴國際大循環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已到了轉變之時,必須另覓出路

以國內循環為主的發展格局

隨著內需在中國的經濟比重持續上升,並成為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的發展戰略有條件由「以外為主,以外促內」的外向型,逐漸轉變為「以為主,以」的向型格局。這種新的發展格局並不是放棄國際大循環,只專注發展國循環,而是主次對調,以國內循環為主,同時國內及國際迴圈相互促進。

習近平主席說:「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這個迴圈要暢通起來,就必須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特別是供給體系和國內需求要更加適配」。而目前的重點是暢通產業迴圈、市場迴圈、經濟社會三大迴圈。在雙循環或雙迴圈的格局下,正是要逐步擺脫過度依賴中國作為生產製造中心,歐美作為研發消費中心的傳統國際迴圈模式,轉向更均衡、更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化模式;「一帶一路」提倡的正與此契合。

中國越開放便越要重視安全

面對反全球化的單邊主義出現中國的應對之策是「以高水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建設更高水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習近平強調,凡願意與中國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其次,越開放便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去年7中央政治局會議亦有同樣論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要構建安全、可控、富有彈性韌性的經濟體系就必須以內為主,必須在動盪複雜的世界體系中建立穩固的基本盤」。無論在構建國內及國際循環時,包括「一帶一路」建設,「安全」的考量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

雙循環與一帶一路一脈相承

於「一帶一路」建設與高水對外開放的關係中,商務部官員指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是其中一項要抓好工作,必須搭建開放平,幫助企業開展貿易投資合作,開拓雙向市場;暢通貿易通道,挖掘潛力;抓好專案建設,增強投資對貿易的帶動作用。此外,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亦是高水對外開放重點工作之一。國內國際雙迴圈涉及商品的生產、分配、消費、流通之間的暢,也涉及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暢通。「一帶一路」要實現國際間「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與國交融合作,反映兩者的建一脈相承

近期出現誤以為「雙迴圈」將國內迴圈割裂,導致「一帶一路」式微的謠言,這種憂慮可以置之不理。習近平主席多番強調,建立內需體系更需要擴大開放,只有開放才能逐步與世界規則接軌,創造國際化的競爭環境,我相信,「一帶一路」在國內國際迴圈相促進的過程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