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陳晴:與心靈相約,與健康「童」行


近年來,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病毒肆意蔓延侵蝕著青少年敏感脆弱的內心,愈來愈多的青少年表現出抑鬱、易怒等心理健康問題。「口罩」不僅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活動,更在他們心中豎起了「高墻」。出現表徵而浮出水面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值得我們更全面的原因剖析和更深刻的反思行動。

UNICEF在今年五月公佈了「On My Mind」行動報告,聚焦探討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右)

 

去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佈了《世界兒童狀況2021》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每7名10-19歲的青少年中便有一名或以上患有精神障礙。針對相關情況,UNICEF呼籲各方關心兒童的精神健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並以「On My Mind」為主題,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研究調查。

 

行動進行一年後, UNICEF在今年五月發佈了最新的「On My Mind」行動報告,該報告由UNICEF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衛生公共學院的專家合作撰寫,邀請了來自十三個國家的研究人員設計開展焦點團體討論(Focus Group Discussions),通過傾聽世界各地青少年的聲音,聚焦探討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和來源,尋求幫助他們疏導心理問題、表達自我的方法。報告顯示,青少年時期是兒童由青蔥稚嫩邁向獨立成熟的關鍵階段,沉重的學業負擔、親人夥伴的忽視等都會對他們帶來負面影響;情緒抑鬱的問題在青少年群體間廣泛存在,具體表現為缺乏興趣、情緒低落、失眠等,甚至會釀成攻擊性行為、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近兩年疫情的爆發亦對全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各地受訪的青少年們均表現出了對親人朋友感染病毒的擔憂和對重症病發的恐懼。與此同時,低質量的網絡遠程教學也為青少年增添了不小的學業壓力;社交限制措施切斷了他們與好友相聚的機會。針對相關情況,UNICEF建議各方多表達對身邊青少年的關注,鼓勵他們大膽分享內心想法和尋求外界幫助,為生活在疫情大環境下的青少年們搭建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樑。

 

在香港,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顯示,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人數從2015/16年度的28,810人躍升至2019/20年度的40,350人。為了引導青少年更好地面對身心變化和外部壓力,健康成長,UNICEF HK在第五波本地疫情爆發期間推出了「童心共濟」緊急社區支援行動,通過派發情緒輔導小冊子,開設網上學習平台,讓孩子們在參加實踐活動的同時學習知識。另外,我們亦與開展了「童心·童聽」兒童電台計劃,鼓勵小朋友們踴躍投稿,透過大氣電波抒發心聲。

 

青少年時期是兒童由青蔥稚嫩邁向獨立成熟的關鍵階段,作為孩子們成長的見證者和守護人,我們有責任鼓勵引導他們傾訴自身苦惱和釋放心中的壓力。期望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能與我們攜手,成為下一代心中最堅實的依靠。

 

撰文: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主席 陳晴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