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邵志堯:可持續和綠色的年代


過去數十年由於互聯網的興起,令到很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它們未能追隨著時代的步伐而被淘汰,所以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是一個關鍵詞;除此之外,企業還要兼顧環境、社會和社會企業責任(CSR),為此聯交所便要求所有公司都要提交報告,在年報內披露是否達到績效指標(KPI)等。

有人會覺得這個要求是多此一舉,但筆者認為企業除了以替股東賺取最大利潤是其天職,但社會責任也不能拋諸腦後,要企業主動的去注視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的各個環節,最好還是利誘,上市的目的都是為了募集資金和吸引股民購入股票,若果有一些指標可以給投資人作考量,使他們可以在相同行業之間除了拼利潤之外,它們的指數得分越高,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和家族辦公室會更加願意投資,這變相是一根紅蘿蔔驅使他們做得更好。

很多人只知道恒生指數或其衍生出來的產品,原來它在2010年已推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今年更推出「恒生ESG指數」和「恒生國企ESG指數」,個別成份股比重會按其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分數而調整;ESG分數相對較高的成份股之比重會被調高,反之會被調低,ESG分數來自可持續發展評級之結果,該評級是由獨立評審香港品質保証局,按照其設計之可持續發展評級框架而進行。

香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推行ESG的評級、教育及相關系統是刻不容緩,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相應的支援,在未來應該是龐大商機,再者中國是全球近年發出最多綠色債券的國家。在2018年,在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達110億美元,當中中國內地已發行了70億元,佔了市場總額64%。

香港政府今年發行的首批綠色債券為10億美元,5年期的綠債,收益率為2.555厘,並獲得超額認購4倍,投資者包括銀行、基金、私人銀行、保險公司、主權基金、中央銀行及國際組織。香港有的是地利優勢,看看香港人能否從此找到機遇,因為綠色金融是較新的事物,並肯定未來數十年定必會大力發展,有前瞻性的人應該在這項目多花心思,在未有制定標準前去發掘商機,不能有嗟來之食的想法。

邵志堯
邵志堯 | 江西財經大學
客座教授
【Wechat: kennysiu007 |
kennycysiu@qq.com】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