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蔡永傑:IoT金融業的未來


數字經濟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熱點,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數字經濟亦開始融入金融業服務。

隨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的普及化和被廣泛應用,能掌握即時資訊和收集數據,以及精準的分析,已是新金融業的成功之道。現在很多不同的金融業,已開始逐步採用IoT方案,去解決一些傳統的問題,從而提升業務對市場的應變性和發展速度。當中包括金融跨界融合、大數據金融年代、金融機構自建物聯網等三大方面。

 

金融跨界融合

 

在金融業方面,銀行、證券及保險在不同跨界融合業務,已有不少範疇率先採用IoT技術;智能安防、VIP服務、移動支付、業務流程管理、遠程結算等核心業務,已在透過IoT 的技術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步伐。

 

另一方面 ,IoT 對訊息交換,也擔任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衍生不同類型的新金融商業模式,如供應鏈金融,大大縮短從構思金融產品,至產品推廣和上線的時間,有效地交換及分配資源效率。這個概念也能配合未來銀行4.0的發展,如一部傳統家用電視,頓時成為一個銀行的虛擬櫃員機(Virtual Teller Machine簡稱VTM),提供銀行業務的查詢和購買簡單的銀行產品。

 

大數據金融年代

 

根據IDC 報告,每年收集市場數據增長多達一倍,至2022 年,數據會激增至45兆GB。對於金融業來說,每天要處理很多不同類型的數據,通常會帶來很多不同的訊息,例如時間、位置、環境、行為等相關的資料。

 

IoT不像傳統的社交平台,只能人與人交換訊息,而是可以提供物品與人、物品與物品的一些合作訊息。透過現今大數據的技術深入分析,從而了解這些訊息,透視一些隱藏性的行為、客戶的行為模式,以及相關人物和物品關係資訊,更有效定位產品及服務,有助市場營銷策略和了解產品的銷售情況。

 

金融機構自建物聯網

 

金融機構可以透過各自的辦公大樓及不同的分行站點,建立金融專用的物聯網基建,它可以提供一些公用訊息給政府及其他機構使用,如一些信貸評級同等的客戶,聚集在某一區或者某一個相對應的行為,金融機構可以利用這些訊息,幫助移動支付作業務長遠規劃。

 

IoT面對的問題和挑戰

 

金融業受到香港嚴格的金融監管要求,但由於數據可以隨處互通,也有很多不同的端口,導致黑客更易入侵整個物聯網平台,竊取個人私密資料等的風險增加。

 

IoT 的資訊安全考慮、個人私隱,乃至數據加密等,為金融業的IT 人員,帶來很大的挑戰。

 

總括而言,IoT將會快速擴展到不同的裝置上,在公眾智慧環境,也有很大程度的使用,在不同領域如家庭、辦公室、工廠和公共地方也會覆蓋,但資訊保安是不容忽視的,在不同的交易平台及通訊技術上,均需要相應的措施確保安全。相信IoT 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應用平台,但同時也需要嚴格監管其新技術。

 

 

撰文:蔡永傑  香港電腦學會企業架構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