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林筱魯:開門七件事


以前,人們認為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便過不了日子,所以稱這些生活必需品作「開門七件事」。從現代的個人生活角度看,當然有絕然不同的看法,可能只要一部充滿電的手提電話便足夠。時間已將這七件事的歷史痕跡,漸漸在我們的城市,以至生活空間中洗去,它們的生產來源,好像已跟我們完全割離。

柴應是在我們生活中最早消失的物件。縱使今天仍有不少人小時候曾燒柴起灶,但要在日常生活中找柴灶和木柴,已是極之困難,樵夫這個行業也不復存在。在電力和化石燃料還未普及時,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政府曾在新界批出不少「松山牌」,目的便是讓人在山麓種樹砍柴,為大眾供應煮食燃料。但照明用的燃料,便得要談到油。

在十九世紀末煤油(火水)輸入中國以前,照明都得依靠油燈和蠟燭。香港沒有石油,但有能力提煉動物油和植物油,而香燭製造業更曾經鼎盛一時。點燃之外,食用油在生活上的角色更不可少。雖然從來沒有量產食油所用,如黃豆、花生等植物,但香港還有頗知名的食油製造廠和品牌,反而因污染等問題,稍具規模的豬油製作生產,已幾成絕響。

曾幾何時港產稻米不單養活香港人,元朗絲苗更一度成為貢米。六十年前,新界北面各區仍是到處禾田,但二十年間,稻田不是變作菜地漁塘,便是讓給了滿目樓房。坊間也常以「乜乜多過米舖」譬喻舉目皆是的行業門市,可知米舖曾在社區擔起重要功能。但當大部份人已忘了,甚而未見過「糴」字,米在生活中的地位,其實已漸漸給其它食品替代,以米飯飽肚也已非這世代的普遍要求。

圍海製鹽曾是香港的主要產業,雖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跡,香港也不乏以鹽為名的地方,但產鹽的作業早已在上世紀中煙消雲散。於今恢復運作的鹽場在西貢鹽田梓,小小的一片,只是作為歷史復育的教育展示,已跟大眾的日常生活扯不上關係。產鹽雖然失去了經濟價值,可是用鹽製作的食品還是影響著我們的食制,它有助保存食物,也可提升滋味。

醬料是本土飲食文化靈魂

醬料是飲食文化的靈魂,當中尤以豉油為表表者。香港本土醬園品牌林立,雖因城市發展遷址,現在的數量比全盛時期時少了許多,但仍有具數十年以至百年歷史的在承傳光大,甚至蜚聲國際。醬不止於豉油,流浮山產蠔,也少不了蠔油;大澳的蝦醬,也依舊飄香。醬在香港,可說是七件事當中唯一仍真正存活的。

醋在嶺南文化中的角色並不顯著,從釀製的原料和工序而言,醋和酒可說同源,所以大家很少聽到醋廠,因製醋一般依附酒廠或醬園。一般家庭多備有豉油,但不一定有醋;而香港名牌醋的宣傳推廣,也好像只跟產兒滿月掛勾。廣東醋和酒的原材料離不開米,所以產業隨著稻田消失,也無需訝異。

很少人知道香港有所謂四大名茶,《新安縣志》記有三種:大嶼山昂平的鳳凰茶、青衣擔竿山的擔竿茶和青山杯渡巖的蒙山茶;至於大欖竹仔林的清明茶則只存於傳聞。無論如何,香港從來只是集和藏,而非產茶的地方。今天,昂平還有一小片茶園,嚐到的味道,應是感覺強於味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與開門七件事相關的產業,在香港還算有點角色;八十年代以後,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打開門做生意要處理的事,已是面目全非。往昔的風光物事,只好留作感憶。

林筱魯 資深規劃師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