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從冥想中了悟生命真諦


冥想是源自古印度的一種修心方法,被許多宗教、瑜伽行者等修行人運用的一種生活方式,藉此達到超越意識狀態,進而了悟生命的真諦。它也被稱為禪坐、打坐……不同的派別分別使用不同的功法進入冥想。對於一般人而言,冥想也是一種放鬆身心、啟動副交感神經及平靜情緒的深層精神調節法。它可令人深層放鬆、舒緩壓力,所以也被廣泛地運用在心理治療上。

撰文:施燕(南華會、YMCA瑜伽及普拉提導師)

任何修心方式的目標是覺醒。佛祖在菩提樹下冥想覺悟成佛,顿悟人生痛苦之源與及解脱之道,藉此真理引導世人走向生死解脱,所以冥想在佛教也是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

瑜伽冥想是透過三摩地,以達到與至上宇宙合一的解脫喜悅之境。箇中細分有不同層次。要超越意識狀態,我們需要將物質感官世界加以控制或暫停運作。我們心靈活躍時會被種種感官所帶來的感受和訊息所牽絆,人靠眼、耳、鼻、舌、身、意所帶來的感受和認知去看世界和自己,而這些感官給予的信息不一定是真正的實相,只是我們的大腦僅憑這些感受去「製造」這個世界,因此我們就在這個無明世界裡追逐並困惑一生。

透過冥想,在深度定境中,當心識受到控制或不作任何波動,這層用感官意識產生的薄紗漸漸退卻,我們就能見到真實的本性,真我智慧才能顯現。這不關乎學識是否淵博,或大腦具備高度邏輯思考的成果,而是一種超越二元框架的智能,真理才得到呈現。再者,透過這種訓練,修習者可慢慢分辨出那由感官營造的世界和真實之間的差異,從而得到解脫。我們不再受任何紛擾所影響,安住在寧靜喜悅之中。

冥想能修煉元氣,修補人體的能量消耗,道家用來煉氣治病、養生……因為冥想也是啟動身體自我療癒的最好方式。初練者需要克服一些情況,例如不能久坐,除了每日堅持練習來提高慣性去適應之外,冥想前的伸展活動會有所幫助。

如果冥想時很多雜念或影像浮現,建議專注呼吸或選擇一些對你有幫助的功法,例如觀想法、梵咒、想皮毛法等,這些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助你進入冥想狀態。你也不需要刻意趕走雜念,那只會產生新的干擾。對雜念的來去不作任何判別和追逐,將專注放入你所選用的功法上便可。最重要的是,冥想前不要有任何期望,那會對你修行造成障礙。日子有功,自然見道。

從身心方面看,我們也可將冥想視作一個進入內心的途徑,對自己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觀察。冥想除了給我們帶來一種平靜的喜悅,也能修正一些慣性錯誤的觀念。我們可藉此修心、修行,修好這一生。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