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史立德:「專精特新」孕育「小巨人」


近日,中央密集出台了多份關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更提出到2025年推動形成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萬家「小巨人」企業的目標。

「專精特新」是指能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和創新能力突出的中小型企業;顧名思義,也就是指於產業鏈上某個環節上專注鑽研、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專長,於生產、管理、服務層面推行精細化,結合地方或特殊的資源經營特色產品或服務,以及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工藝、功能等方面有所創新。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將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

 

如何調動和激發不同市場主體的發展動能是內地政府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提振經濟的主要切入點之一。「專精特新」企業的主體既是中小型企業,又以民營企業佔大多數(內地企業中逾9成是民營企業),正是政府激活市場主體的另一個「抓手」。值得留意的是,與以往政府主要以保護、幫扶各類型的中小微企的「保底」做法有所不同的是,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著眼點則在於「拔尖」,透過識別、遴選一批具備潛質的中小企業,支持他們做優做好,打造更強的競爭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近9成集中於製造業領域;適逢政府重整產業發展思路,明確提出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本身也成為了當前「穩製造」和提升製造業整體素質政策的一個發力點。可以說,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不但有助於夯實基礎工業和健全國內產業鏈,更可為我國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與材料強化支撐體系,透過優化產業協作和激發技術創新動能,助力攻克「卡脖子」難題,為打破國外對產業鏈節點的技術壟斷祭出另一道威力巨大的「板斧」。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發佈的《「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中特別描繪了「專精特新」企業的「晉升階梯」,提出到2025年要推動形成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萬家「小巨人」企業的量化目標;並列出了發展的路徑和重點工程,其中包括「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體系」和「建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目前,中國的中小企業超過4,000萬家,10多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可謂其中「百裏挑一」的鳳毛麟角。與其他「精英制」一樣,「專精特新」新體制透過擇優「揀蟀」、重點扶持,除了有助於放大政策資源運用的效率之外,亦推動社會從另一個視角對中小企業的經濟貢獻和社會價值作出更高的認定;而其所衍生的「樹標桿、立楷模」的示範作用,對於構建富有活力、創新和競爭力的中國市場主體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

 

撰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史立德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