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劉嘉輝:恒指1個月內跌2,000點 活用好淡輪證部署


早前文中提到「進退策略由注碼開始」,筆者向大家介紹過如何利用輪證的槓桿特性,去減少投放於市場的資金,另一方面如何透過利用淡倉產品,為手持的長線投資組合作買「保險」對沖風險。

短短一個月過去,港股受內外夾擊,內有對內地經濟及監管等問題困擾,外圍則有變種病毒的因素,拖累恒指單月跌幅逾8%,即近2,000點。統計半年港股的跌幅更達19%或5,300點。即是說,若閣下的投資在半年間損失少於19%,已算是「跑贏大市」了。

 

市況難料,對沖風險及注碼控制相當重要。若讀者上月有買入適量淡倉作對沖,在市況急回的情況下,淡倉便能產生利潤,或能減低投資者整個投資組合的損失。而若以輪證入場看好博反彈,由於是以小注碼博「刀仔剧大樹」,即使錄得全數損失,損失往往較以正股入場為少,而牛證更有自動止蝕的特性,最大損失僅為投放的本金,不需要補倉。

 

截至11月30日下午約2時,本月仍有股份在逆市中有好表現,藍籌升幅最大為舜宇(2382),一個月升超過一成;其次為潤地(1109),升幅約7%、中海外(0688)及比迪(1211)亦升約4%及3%。而跌幅驚人的則為一眾科技類股份,阿里健康(0241)及阿里(9988)分別跌約27%及23%,曾配股的碧服(6098)跌近22%。

 

若將視線拉遠,回顧下半年至今表現,升幅王繼續是比迪(1211),升幅達31%、其次為創科(669)升近19%。跌幅榜則是阿里健康、海底撈(6862)、金沙(1928)包辦三甲,跌約58%、57%及45%。指數方面,恒指同期跌幅約為19%,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再見一年低位23,175點,升幅收窄近半及於23,500點附近收市。

 

全年計,大市去年底至今,已跌近14%,踏入12月份投資者又該如何部署?

 

若認為港股已調整得差不多,並認為或有機會趁年底前反彈的話,以輪證入場就要留意產品的敏感度及年期,是否能有效反映有關升勢。以認購證為例,由於近日市場引伸波幅有所抽升,若認為波幅及股價短期內續升的話,可留意輕微價外及中短年期認購證以捕捉正股升幅。但若認為其後股價是慢升,波動性或有所減少的話,引伸波幅可能面對下調壓力,屆時或會對認購證的升幅大打折扣。想減少波幅有關影響,不防留意不太受引伸波幅影響的牛證作部署,但緊記要選適合自己風險胃納收回價的產品。

 

撰文:劉嘉輝

匯豐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香港上市產品銷售主管

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

 

註: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

 

本文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發行商」)發行(包括任何參考條款),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邀約、游說、或建議出售或購買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屬複雜產品,投資者務須就此審慎行事,除非投資者完全了解及願意承擔所涉風險,否則切勿投資此產品。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可急跌,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或大部分投資。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應了解結構性產品之性質及風險,並詳閱有關上市文件,獨立決定是否適合自己,若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本行及其委任之流通量提供者可能是結構性產品的唯一市場參與者,而結構性產品的二級市場可能有限。謹請注意,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因此有可能提早終止,在此情況下(i)N類牛熊證投資者會損失於牛熊證的全部投資;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則可能為零。

 

買賣與美國指數掛鈎的結構性產品可能帶有額外風險,包括:(a)與交易日和交易時間差異有關的風險;(b) 有關指數的公開資料較少,或未有提供中文版本;(c) 與指數有關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例如美國);(d) 匯率風險; (e) 可能延遲結算及(f) 在成份股並無交易時公佈指數水平。

 

作者為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就結構性產品或相關資產持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權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