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亂局升級誰負責 追求民主變混賬


《資本壹週》731期 (2019年11月14日)

亂局升級誰負責 追求民主變混賬

.今日亂局,誰要負責?大學校長要,中港政府都要。

.西方的所謂民主,只是方便強權搵弱勢的着數罷了。

.有很多國家都不民主,卻發展得很好,例如新加坡。

 

反修例衝突持續升級,主戰場還由普通街道,轉了到大專院校。當中,又以中文大學的戰況最激烈,警方向校園發射催淚彈及其他槍彈、水炮的同時,示威者則以掟汽油彈及磚頭還擊,從中觀察到,香港隨時又多了一個「全球第一」。

 

香港向來擁有很多「全球第一」。好像菲沙研究所剛於9月公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就再次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五個評估大項中,「國際貿易自由」及「監管」亦排第一。此外,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最新數據,港人無論男或女,平均壽命都蟬聯第一,男性達82.17歲,女性更達87.56歲,全世界最長命。

 

回說本週二(12日)警方與中大學生在校園爆發的攻防戰,從傳媒拍攝到的相片與畫面可見烽火連天,不知就裏還以為是在拍戲,加上在網絡上傳出、據說是在校園製作汽油彈的短片,從此香港可能又多了一個「全球第一」——全球最大大專院校軍火庫。

 

大學校長應問責

搞到今時今日如斯田地,如果要問責,誰需負責?首先應該是大學校長,怎會縱容自己的學生生產汽油彈?令學校變成軍火庫?此前亦有大學校長縱容本地生「私了」內地生,以及在校園內週圍破壞,他們是否應該辭職求去?總之縱容學生進行任何非法活動,不論理念,不論藍黃,有關校長就應問責辭職。

 

其實,暴力不斷升級——由初時圍政總、警總的掟雞蛋,變成現時的掟汽油彈,遲些隨時有手榴彈,甚至從槍械甚為普遍的美國偷運槍械來港,如此搞法,只會令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不敢出街,有錢人則帶同子女去海外放假,香港政府以至北京政府都有責任。因為他們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止暴制亂,容許暴力升級、亂局更亂。環顧全世界,肯定無一個國家的政府會容許。港府若不盡快出手擺平,只會予國際一個極不負責任的形象;至於怎樣出手,則是政府的事了。

 

弄得市面混亂,交通癱瘓,香港幾乎停擺,搞事者當然有責任,但他們恃着成本低,以一毫子大政府一百萬,因此不惜跟整個香港「攬炒」。而香港付上的代價,則十分沉重,包括聲譽,以及民主,事關北京只會愈收愈緊。

 

新加坡好過香港

原來香港追求的民主,竟是如此的混賬?其實,西方的所謂民主,只是方便強權搵弱勢的着數罷了,特朗普已經作出了完美的示範。回顧歷史,民主似乎是帶領一個地方興盛的條件。且看清朝時的中國,本來多麼強盛,但隨着西方國家民主的進步,亞洲的強盛便轉移到歐洲,之後再轉移到美洲。然而,現在又輪到中國強盛了,卻是因為中國選擇先富起來再算。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不民主,卻發展得很好,例如新加坡,完全管控於李氏王朝的股掌中。無論以整體GDP計,抑或以人均GDP計,新加坡都好過香港。2018年,新加坡GDP為4,911.75億新加坡元,折合3,641.57億美元;香港GDP則為28,428.83億港元,折合3,629.92億美元。

 

人均方面,新加坡領先的情況更誇張,2018年,按當地人口565萬計算,人均GDP為87,108新加坡元,折合6.46萬美元;香港人口則達745萬,人均GDP為298.45萬元,折合4.87萬美元,兩者相差1.59萬美元,即超過10萬港元。

 

弱港企益了港股

除了經濟,新加坡還有很多地方好過香港,例如培養出很多巨無霸本地公司,得以跨國發展,好像銀行就有星展;反觀香港,大型銀行全屬外資、中資,本地銀行只得中型規模,恒生(00011)更在滙控(00005)旗下,東亞(00023)則遲早被收購,券商亦無一間大的本地行,唯獨地產仍是一眾本地薑的天下,包括新地(00016)、長實(01113)、新世界(00017)。

 

兩者有如此差異,只因新加坡不鼓勵私人企業,香港則打開大門開放市場。如此這般,20年後,不知道還有多少本地大公司仍然生存?已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投資的長和(00001)應該還在;其餘的地產商亦然,不過由於是家族經營,難以進行合併壯大生意;另外,公用事業也有得留低;其他行業方面,或者會爆出一些高科技公司,不過,香港的高科技發展很慢,且看河套創科園,遲遲未見影。

 

本地公司的積弱,可見於恒生指數成分股的交替,換入愈來愈多市值大的中資股,中資股的佔比,已經超過一半,本地股買少見少;換個角度看,香港打開門做生意,積弱了本地企業,唯一有好處的是港股,市值愈來愈大。

 

南華證券錢莊

香港社會動盪進一步升級,週一(11日)開市前有警察開真槍擊中示威者,引發更龐大的抗爭活動,拖累港股當日一度急挫逾800點,最終跌725點,至26,926點收市。週二(12日)雖見反彈139點至27,065點,但因晚上衝突進一步升級,更蔓延至大學校園,週三(13日)再挫493點,至26,571點收市。換言之,本週短短3個交易日,已經累挫1,080點,差不多追回之前因中美有望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的升幅。不過,以如此大事件計,恒指算是跌得少了。

重磅股騰訊(00700)派發第3季業績後,雖然符合預期,但在如今投資氣氛差勁的環境下,其股價在歐洲跌至相當於320港元水平,比本港收市價跌2%。同時,地政總署公布啟德第4A區2號商住臨海地皮,由中國海外(00688)、恒基地產(00012)、九龍倉(00004)與嘉華(00173)以159.5億元投得,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3,238 元,連市場預期下限都不如,更較毗鄰第4C區1號地皮中標價每方呎18,080元,低出27%,或許對地產股帶來一點壓力。

不過,港股即使再差下去,上一個低位25,809點的支持力仍大,且在美股屢創新高下,港股的估值變得吸引,勢吸引價值投資者落場,不妨趁低吸納,特別是美團(03690)等新經濟股,以迎接阿里巴巴的歸來。

 

每週一股——騰訊控股(00700)

騰訊控股(00700)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業績,營業額2,715.2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9.2%。純利717.28億元,按年升11.2%;每股盈利7.578元。按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盈利688.67億元,按年增長19%。EBITDA為1,015.93億元,按年升22.1%。不派息。

在第三季度,公司錄得純利203.82億元,按年下跌13%,差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2.151元。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純利為244.12億元,按年增長24%,符合本網早前綜合21間券商介乎233.14億至275.56億元的預期,每股盈利為2.577元。收入在第三季錄得972.36億元,按年增長21%,符合市場預期。EBITDA為353.78億元,按年增長28.3%。

 

一週重點新聞

.歐盟下調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至1.1%及1.2%,原預測為1.2%及1.5%,更預期至2021年經濟增長仍只有1.2%。

.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創近2年低位,僅錄得6,613億元(人民幣.下同),創2017年12月後單月規模最小。截至10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150.59萬億元,按年增長12.4%,亦較預期差。

.國際指數公司MSCI明晟宣布如期實施第3階段擴A股權重計畫,把現有268隻已「入摩」大型A股納入因子,由15%升至20%;另首次新A增中型A股,納入因子達20%。

.恒指服務公司公布季檢結果,維持恒指成份股不變,但表明計畫就各類型股份如「同股不同權」公司是否符合納入恒指的資格,以及指數中金融業權重等進行諮詢,料明年首季進行,同年5月公布諮詢結果。

.比亞迪(01211)宣布與日本豐田汽車就成立純電動車的研發公司簽訂合資協議,雙方各持合資公司五成權益,公司將經營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的設計、開發、銷售等不同業務。

.騰訊(00700)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3季業績,期間非通用會計準則(Non-IFRS)盈利按年增長24%,至244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按年增21%至972億元。

.聯想集團(00992)截至今年9月底止半年純利按年增長48.57%,至3.64億美元,中期息按年升5%至每股6.3港仙,當中備受關注的移動業務雖然收入按年跌7%,但除稅前扭虧為盈。

.瑞聲科技(02018)截至9月底止第3季收入達50.1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3%,純利則跌29%至6.95億元。

.中芯國際(00981)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3季業績,純利按年激增3.33倍至1.15億美元,遠勝市場預期上限。

.中國海外(00688)、恒基地產(00012)、九龍倉(00004)與嘉華(00173)合組財團以159.5億元成功投得啟德第4A區2號商住臨海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3,238 元,低過市場預期下限。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完成希臘訪問後,13至15日到訪巴西出席金磚國領導人會議,市場料中巴兩國會簽署農業合作協議;14日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會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證詞陳述,料為未來美國經濟預測透露端倪。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