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吳老闆週記】特首重任 追GDP(9月30日)


吳老闆週記(930日)

.回歸前,港拋離星;回歸後,星拋離港,原因何在?
.盡快制定經濟發展策略,切實執行,追回落後了的。
.中國高科技殺上,美國只剩金融,一定會搞着香港。

港股本週四(29日)先升後跌,恒指續創2011年10月以來低位,主要由於H股跌得厲害,其一原因是國慶假期「北水」暫停,平時還有「莊家」坐鎮,遇着放假便沒了買賣,以致一眾二三四線股票乾跌,反映國際投資者欠缺信心,從大局看,即是不看好內地經濟前景。

股市是自由的,即使美國不鼓勵外資買入港股,但眼見有利可圖的話,外資還是會入市;且看從前,每逢跌市,總有資金(包括外地、內地,以及本地)撈底博反彈,惟現時此情景已不復見。

最恐怖的,是內銀股收益率超過10厘,中資電信股亦達7、8厘,都無資金買入,就連內地眾多基金亦不買入;如此這般,香港還怎樣吸引企業在港上市?還怎樣做國際金融中心?

放寬限制  方向正確

香港除了股市問題嚴重,經濟亦很大鑊,因此,特首李家超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搞好經濟。事實上,隨着《港區國安法》的實施、選舉制度的完善,政治局面已穩定下來,特首的焦點,無需再放在政治上,而是放在經濟上,不能被新加坡愈拋愈遠。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97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為1,773.5億美元,大幅拋離新加坡的1,001.2億美元;2021年,香港GDP為 3,681.4億美元,即是期間增長1.08倍,遠遠被新加坡的3,969.9億美元,期間增長2.97倍拋離。箇中原因在哪?有甚麼是新加坡具備的,而香港缺乏的?

近日港府放寬防疫限制,抵港人士檢疫政策由「3+4」改為「0+3」,方向絕對正確,認真抵讚。事關香港乃一個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關門幾年,經濟會死,不同於內地擁有14億人口,關門都會無事,只是辛苦些少。

定下時間  追回星洲

對外地開了門,對內地則無得搞,此乃國策,防疫行先,安全至上,經濟埋單;疫情管理做得好的,例如南京,經濟便大反彈。現時在內地,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都要接受7日隔離,因此,港人北上接受「7+3」檢疫安排,相信短期內難以放寬。

既然如此,特首不如專注於追GDP,就像內地的地方領導一樣去追,並且定下追回新加坡的時間表。其實,新加坡的資源,不會比香港多,只得平地比香港多;背靠的市場,主要是東南亞,香港則有內地作為龐大後盾,擁有的資源比例上肯定多過新加坡;這樣看來,究竟香港輸蝕在哪,以致過去幾年被新加坡擸走了不少人才及資金?檢討過後,就要面對現實,制定經濟發展策略,切實執行,盡快追回落後。

中美之爭  勝負漸見

內地方面,近日熱話是華為Mate 50系列與蘋果iPhone 14系列的對撼。前者雖然並不支援5G,但在與北斗衞星系統聯手下,支持衞星通信,加上積極推廣宣傳,實際銷售可能更勝後者;若非有此對撼,高級手機市場便被蘋果霸佔。

此役也反映出,在高科技上,華為明顯食硬蘋果,此前備受美國打壓,輸蝕了兩年幾,5G沒有了,手機出不到,便自主研發,相信現時在很多方面,例如晶片處理等,已跑在前面;更重要是,估計華為並非只得一招,後面還有一大堆。這樣看來,蘋果明年便被砌低,投資者宜沽掉此股。

晶片產業也是這樣,被逼出來,策略性地打量,搞到價錢大跌。相信未來12個月,晶片價格將大散,導致3年內,全球很多晶片公司會執笠。這還未計中國本可透過限制生產晶片必需的稀有氣體(inert gas)的出口作出反擊。明知結果如此,實在不明白美國為何還要出招。

電動車的情況亦差不多,比亞迪在技術上已拋離Tesla,其利用新方法製造的電池,安全性更高,成本則更低;隨着其車種眾多,私家車又有,大巴也有,全球很多地方都使用比亞迪汽車,估計3年內電動車市場將盡在內地企業手上。

中國國勢強大若此,投資者實應買H股,沽美股。而美國還剩甚麼?答案是金融,因此一定會搞着香港,中央需推返香港上去,跟紐約砌;在此局面之下,特首可以幫手做些甚麼?以前香港奉行「小政府,大市場」,未來可能需要調整,改由政府主導,並且扶助本地企業;且看新加坡,便造大了不少企業。最後,希望李家超能連任,做足10年,政策才會有持續性,在經濟上做出成績。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