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吳老闆週記】從內地疫情 看疫苗效用


吳老闆週記(114日)

.今次疫情傳播鏈是旅行團及自駕遊,擴散得快,難以追蹤。
.變種病毒的傳染力更強,潛伏期更長,這可能與疫苗有關。
.香港開打「第三針」,與內地不同的是,專家認為可「溝針」。

從內地疫情
看疫苗效用

內地最新一波源頭來自內蒙古的疫情,仍未受控。根據國家衞健委公布,單日新增確診本土病例不跌反升,本週二(2日)更一下子上升到93宗。觀乎目前形勢來看,相信今次還大鑊過上次7月下旬南京擴散出來的疫情。究其原因,共有三個。

第一,上次南京疫情的起端,在祿口機場,加上當地政府十分緊張,雖然遲了幾日發現,但補鑊補得快,因此很快追蹤得到相關人士,以致除了南京本身,加上因為一名人士到了揚州打麻雀,只得兩個點的疫情較嚴重,其餘都是較零星的個案。

重慶最大鑊

反觀今次傳播鏈則是旅行團及自駕遊,而且撞正大西北的旅遊旺季,很多遊客在內蒙的「中招」餐廳食飯受到感染(餐廳員工其後便驗出有多人確診),繼而在潛伏期內四圍走,便將病毒散播開去,即使當地政府怎緊張,已來不及追蹤

根據內地傳媒統計,此波疫情自1017日爆發以來,短短兩個多星期,全國累計新增本土陽性病例超過500宗,涉及17個省市區;其中,淨計「旅行團傳播鏈」,便有426個病例,涉及13個省市區。

芸芸受波及的省市區當中,以重慶最大鑊。皆因重慶此前是零新增,本週二卻突然爆出4個確診,最慘是4個分布於不同區——九龍坡區2個、巴南區1個、長壽區1個,即是起碼有3個可能爆發點。

反觀其他地方,確診個案全部十分集中——黑龍江35個,均在黑河市;河北14個,均在石家莊市;甘肅14個,其中天水市13個、蘭州市1個;北京9個,均在昌平區;內蒙古6個,均在阿拉善盟;青海4個,均在西寧市;江西2個,均在上饒市;雲南2個,均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寧夏2個,均在銀川市;四川1宗,在成都市。

病毒已變種

第二,今次涉及的是變種病毒,比起上次,傳染力更強,受感染的群組,皆是「一鑊熟」——家中一個人受感染,全家人都受感染;朋友一團人去旅行,全團人都受感染。這亦證明了接種完兩劑疫苗,也是無用,因此高風險行業現時在此緊急情況下,需盡快接種第三針。而根據內地專家建議,應接種同源疫苗,即是不應「溝針」。

第三,變種病毒的潛伏期更長,有些人很快發病,有些人則很遲,有些人更無病徵在沒有醫學根據下推斷,這可能又與接種疫苗有關,疫苗只能初時作出保護,推遲了病毒的攻擊,結果一段時間後才發病。

事實上,不同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抵抗力,可能有所不同。至於哪隻疫苗的保護力較弱,暫時未有數據。不過,滅活疫苗由已殺滅的病原體製成,主要通過其中的抗原誘導細胞免疫的產生,如果病毒已變種,理論上滅活疫苗已無效,除非利用變種病毒,製成新的滅活疫苗。

雖然今次會比上次大鑊,但以內地控疫措施的嚴謹,隨着估計一星期內防禦工作將會升級,揸得更緊,加上人人戴口罩,相信一個月內便可搞掂。惟經濟成本就十分高,猶幸承上所言,確診者很集中,例如北京集中在一個區,就由得該區慘情;依此看來,重慶又是最大鑊者。

開打第三針

香港方面,本週三(3日)亦剛宣布,兩個優先群組可於本週五(5日)開始預約、下週四(11日)開始接種第三針疫苗,包括特定組別的免疫力弱人士,以及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士。與內地不同的是,專家建議第三劑接種復必泰疫苗,可能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即是可以「溝針」。

事實上,免疫學有兩種做法,一是採用相同技術製成的疫苗,一是採用不同技術製成的疫苗,以不同方式刺激免疫系統兩次,所產生的抗體濃度理論上便會更高。此之所以此前便有報道指,有團隊正研究,將不同技術匯集於同一劑疫苗。到底哪種方法較有效,似乎暫時仍未有定奪。

港府不斷出招,下週五(12日)起亦取消絕大部分豁免類別人士到港後免檢疫的安排,只餘「必要人士」包括跨境貨車司機、航機機組人員、貨船船員,以及須履行政府職務的政府人員仍可豁免,反映香港堅持「清零」目標,以爭取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正常通關後,才大肆宣傳大灣區的機遇都未遲,否則一切只是一場政治秀,不如專心達成「頭等大事」好過。

南華證券錢莊

美股強勢仍然持續,三大指數屢創新高,本週二(2日)道指收市報36,052點,連續3日創出收市新高,盤中一度升至36,088點的紀錄高位;標指收報4,630點,納指收報15,649點,兩者連續4日創出收市新高。

反觀港股,截至本週三(3日),恒指卻連跌7日,猶幸25,000點失而復得,收報25,025點,一週計下跌了604點,即2.4%;國指輕微跑輸大市,下跌2.6 %,即237點,收報8,857點,再度失守9,000點;科指亦是輕微跑輸大市,下跌2.6%,即169點,收報6,273點。

雖然港股技術上轉弱,但照買可也,因為勢頭不似大跌,只是欠缺資金流入;在此波動市中,投資者不妨限價買入,譬如以上日收市價下跌5%為買入價,以「執死雞」的心情買入。且看一眾大型科網股,包括騰訊(00700)及美團(03690)等,波幅都有78%,限價買入都有錢賺。至於監管問題,應不用擔心,因為入場門檻極高,新人很難入行,加強監管只會拖慢增長一陣子,過後便會重來。

每週焦點板塊——內銀股

內地銀行已派發了三季度成績表,六大國有銀行首三季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總額達9,630.7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16%當中,交通銀行(03328)的增長冠絕六大,達到22.10%,比起上半年的15.10%,增速7個百分點;而事實上,該行第三季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達223.41億元,同比增長37.85%

緊隨其後的是郵儲銀行(01658),增長也達22.07%;農業銀行(01288)、建設銀行(00939)、中國銀行(03988)和工商銀行(01398)的增長則分別為12.93%12.79%12.22%10.12%,均較上半年增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以盈利規模計,則仍是以工行賺錢能力最強,首三季實現歸母淨利潤2,518.21億元;達千億元以上的,依次有建行、農行、中行,分別為2,321.53億元、1,867.09億元、1,635.23億元;至於郵儲行和交行,則645.07億元和643.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郵儲行是靠第三季賺多了,淨利潤達234.97億元,同比增長22.47%,才超越了交行。

此外,六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下降,反映銀行整體的質素,並未受到內房債務問題影響,這或可歸功於借貸予投資於「一帶一路」的企業。

展望全年,六大國有銀行的盈利增長,有望高達十多二十個%,而此利好尚未反映於股價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