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到內地十一黃金周的行情表現,尤其要對汽車板塊份外注意,結果10月汽車股大多有不俗表現。以比亞迪(1211)為例,踏入第三季由約240元樓下急升高位突破320元大關,升幅高達80元,截至10月26日為恒指第四季成份股升幅榜首。
如讀者有參考上期的策略,以比亞迪相關的輪證作部署,又有疑問不知現時應否獲利離場的話,那就可參考一下「三小牛」的策略,繼續部署潛在升勢。所謂「三小牛」,目的是透過利用牛證特性作持續轉倉準備,直至正股升勢完結為止。
這個部署的好處是,投資者透過沽出手頭上收回價距離現價變得較遠的牛證,先鎖定部分利潤,然後再轉倉至收回價距現價貼近一點的牛證,繼續看好正股其後升勢。當這個操作持續並順利進行的話,理論上投資者每逢轉倉都能鎖定該段升勢的利潤,直至正股轉勢向下為止。當然沒有人有水晶球知道何時正股調頭向下,但即使最後一隻牛證會被收回及跌破行使價變零,之前獲利的資金已「袋袋平安」。
在選擇轉倉的牛證產品時,投資者可留意市場的重貨區和其平均線位置,選定一定收回水平的牛證作準備。截至10月26日,比迪的10天線約於280元、20天及50天線同處於260元附近,100天線則可參考243元。
值得一提,若投資者認為正股升幅有點大,轉個方向留意熊證,「三小牛」策略同樣可以套用,成為「三小熊」策略。即是說投資者先選好適合自己風險胃納收回價的熊證,若然正股真的拾級而下,每下跌一段距離便轉倉向下至較貼收回價的熊證,便能套現利潤,而萬一正股調頭上升,最大損失亦只是最後及最貼收回價之熊證。
展望今年餘下的時間,投資者可放眼內地即將舉行的六中全會相關消息,而港股進入業績期,投資者可尋找下一隻黑馬股。打頭陣於10月尾開始發表包括平安(2318)、洛鉬(3993)、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比迪、中人壽(2628)、兗州煤業(1171)、月中有股王騰訊(0700)等。詳情可留意滙豐網站內的業績日期等資料。
部署業績股行情,投資者若以窩輪作工具的話,要份外留意引伸波幅在業績公布前後的變化。若擔心業績後股價變動性減少,引伸波幅或會受拖累而向下,可留意較中線及貼價證以減低波幅萬一回落對輪價的負而影響,或又以收回水平較遠的牛熊證作準備。相反,若股價其後大幅波動,引伸波幅上升則有利輪證表現。截至10月26日,參考恒指波幅指數的表現,指數跌至19的樓下,回到過去三個月以來的低位,期間高位於7月時突破過36元位置。
撰文:劉嘉輝
匯豐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香港上市產品銷售主管
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
註: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
本文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發行商」)發行(包括任何參考條款),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邀約、游說、或建議出售或購買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屬複雜產品,投資者務須就此審慎行事,除非投資者完全了解及願意承擔所涉風險,否則切勿投資此產品。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可急跌,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或大部分投資。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應了解結構性產品之性質及風險,並詳閱有關上市文件,獨立決定是否適合自己,若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本行及其委任之流通量提供者可能是結構性產品的唯一市場參與者,而結構性產品的二級市場可能有限。謹請注意,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因此有可能提早終止,在此情況下(i)N類牛熊證投資者會損失於牛熊證的全部投資;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則可能為零。
買賣與美國指數掛鈎的結構性產品可能帶有額外風險,包括:(a)與交易日和交易時間差異有關的風險;(b) 有關指數的公開資料較少,或未有提供中文版本;(c) 與指數有關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例如美國);(d) 匯率風險; (e) 可能延遲結算及(f) 在成份股並無交易時公佈指數水平。
作者為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就結構性產品或相關資產持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