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貿發局「GoGBA港商服務站」擴展至佛山 助中小企攻大灣區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於今天正式投入服務。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由香港貿發局與佛山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合辦,以「教路港企,對接市場,贏在灣區」的宗旨,為當地或有意進駐佛山的港商提供全面協助,進一步提升貿發局對中小企開拓粵港澳大灣區商機的支援。 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揭幕儀式。圖左二起為香港貿發局華南地區首席代表黃天偉、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何滿初、佛山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建智控股集團副總裁王緒。 現時,香港貿發局已在深圳設立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同時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東莞、中山及佛山,共設立了六個GoGBA港商服務站。當中,今天(24日 )正式投運的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將為港商提供專屬佛山的政策咨詢、市場資源對接服務、專業的企業綜合服務,同時為準備或已進駐佛山的港商舉辦如政策研討會、專題培訓會、港企茶敘和經驗分享等交流活動,協助港商把握最新機遇,加快開拓佛山及大灣區市場的步伐。 在今天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的揭幕致辭中,開幕嘉賓之一的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何滿初表示:「我們高度重視與香港的合作與發展。今年2月,白濤市長在人大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聚焦深化與港澳合作對接』。佛山將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加強與港澳在科技、貿易、金融、文化等領域合作。佛山還將探索科創轉化合作機制,支持港澳科技創新成果在佛山轉移轉化及產業化。積極開展離岸貿易合作,鼓勵企業借力香港經貿網絡、會展平台、專業服務等連接全球市場,同時打造優質合作平台,加快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就業基地。」 佛山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建智控股集團副總裁王緒在開幕致辭中說:「港資企業依然是佛山外資的中堅力量,我們衷心感謝港商企業對我們佛山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我想協會作為與香港貿發局共建佛山「GoGBA港商服務站」的合作方,接下來將繼續協助港商把握最新機遇。」 同為開幕嘉賓的香港貿發局華南地區首席代表黃天偉則在致辭時說:「近年,為協助港商把握佛山以至大灣區的商機發展,香港貿發局推出了一系列的重點措施支援港商在內地發展。其中,特別以『GoGBA一站式平台』和『內地發展支援計劃』為重點。未來,貿發局將繼續緊密與各地政府部門、商協會及產業園區對接,鼓勵港商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流通。除此之外,貿發局今年也會加大力度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創業發展,以及發揮香港優勢,協助佛山及灣區企業拓展國際渠道。」 佛山市港資企業數目破3500家 一直以來,香港是佛山重要的外資來源地,自改革開放以來,港資企業紛紛來佛投資並深度參與了佛山經濟與社會的建設,對佛山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港資企業3,552家,涉及投資總額839億美元,注冊資本425億美元。時至今日,佛山依然備受港資企業的青睞。2022年,香港企業持續增強對我市投資,新批項目403家,同比增長48.16%。貿發局現更加強支援,於佛山設立「GoGBA港商服務站」,將為港商、以至有意開拓大灣區機遇的海外企業提供更具規模、更全面的服務,創造更多商機。 大灣區服務中心及各GoGBA港商服務站至今已舉行超過90項以大灣區為主題的活動,包括以線上線下分享會、諮詢會和商務考察團,服務逾5,000港商。展望未來,「GoGBA港商服務站」將亦逐步擴展至惠州、江門、肇慶,涵蓋所有大灣區的內地城市。 除了以上實地營商支援服務外,同屬「GoGBA一站式平台」下的GoGBA數碼平台(包括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網站及電子通訊) 一直提供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多元營商政策、補貼及實用信息,至今瀏覽量已超過70萬人次。 此外,隨著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香港貿發局將在5月舉行「粵港合作周」, 包括在廣州舉辦的 「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論壇」(Smart HK)和在深圳舉辦的「港·潮流Chic HK」兩大旗艦活動,全方位推廣香港優勢、服務及產品。   ============= 延伸閱讀:【通關效應】港首季口指數大幅反彈躍升至39 料全年出口增5%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朱紀菲:貝殼控股(2423)展現「一體兩翼」價值

博客

朱紀菲:貝殼控股(2423)展現「一體兩翼」價值

相比同行有優勢,反彈能力俱強的貝殼控股(2423)(美股:BEKE)為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地產交易和服務平台,在中國房地產中介的龍頭地位。這家“讓居住更美好”的新居住服務商,正式迎來屬於自己的「一體兩翼」新時代。 貝殼已公布2022財年全年及第四季業績,去年第四季,內地房地產市場信貸政策持續寬鬆節奏,貝殼第四季度,淨收入為167億元(人民幣,下同),繼續扭虧為盈,錄得經調整淨利潤15.52億元。集團旗下品牌「鏈家」於2001年成立,是中國大型的地產經紀公司,擁有龐大的實體店及地產經紀團隊,配合「貝殼」的線上平台,成為一體化地產交易平台。 升級品牌定位 集團將品牌定位進行了升級,定位也轉成科技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商。去年12月初防疫政策優化後,推動貝殼存量房交易在12月底邊際改善,第四季貝殼存量房交易的總交易額達3,599億元,按年升1.5%。家裝家居業務逆市表現理想,實現收入21億元,綜合性服務模式的優勢、核心業務強勁導流、家居銷售快速增長等。 今年房地產市場情況較去年利好,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僅3.6%,遠少於去年全年跌24.3%。而1月內地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止跌,房價上漲城市數量明顯增加,一、二線城市新房價格轉漲,三線城市房價跌幅收窄。而貝殼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貝殼50城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2%,這是自2021年8月連續17個月環比下跌以來首次止跌。 集團建立行業新的營運模式,將推進驅動業務更多元化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二手樓及新樓交易、物業租賃、家裝家居等服務,建立較同行高的經營穩定性及盈利能力。全面性的房地產政策出台和市場復蘇跡象,都能一一利好貝殼,造就可持續的增長,值得長線投資。 撰文:朱紀菲 財經主播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未持有上述股份。 ============= 延伸閱讀:朱紀菲:央企中國鐵建(1186)投資增長力巨大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

博客

王涵:交椅洲填海等於倒錢落海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根據「明日大嶼」計劃,提出了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根據港府的設想,計劃為分階段填海興建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其中1,000公頃的交椅洲人工島將由三個島嶼構成,島上會建19至21萬個住宅單位,其中公營房屋和私營房屋的比例是7:3,最多可容納55萬人,提供約27萬個職位。具體時間規劃方面,將於今年開展環評法定程序,2025年中前確認詳細設計,下半年申請撥款,年底前開啟填海工程,按正常速度走的話,首批住宅最快可在2033年入伙。 據政府估計,建造成本方面,總工程造價推算約為 5,800 億元,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賣地收入估計約為 7,500 億元。且不論經濟效益,先講項目可行性。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質疑,如果填海而得的土地,將來會被水淹沒,既不會解決香港土地資源緊張問題,反而會製造本來就不存在的危險。他提到,日本關西機場由啟用至今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即使興建新的防水牆依然於事無補,無法擺脫被海水淹沒的威脅。他更坦言填海而建造的人工島,是無法預估將來海水上升後的後期維護工程有多大,港人更可能為此而將金錢投入「無底洞」,那真的是「倒錢落海」。   而除了項目可行性問題外,筆者認為,港府更應該考慮經濟效益的問題。根據最近發表的財政預算,2022/23年度預計赤字為1,398億元,而2023/24年度之預計赤字為544億元,庫房需面對巨大財政壓力,卻又困於經濟發展速度等多種因素,連開源節流都很困難,政府實在應重新檢討各項工程規模是否需要縮減。   香港僅剩七千億的財政庫存,在開源困難、節流無道前提下,港府必須一分錢掰成兩分花,讓每一港元用在刀刃上。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總工程造價要耗資約5,800億元,成本實在太大。對於賣地收入,政府估計為7,500億元也是過於樂觀。   首先,政府並沒有詳細列明交椅洲人工島之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之賣地收入約為7,500億元的計算方法。若以香港近期賣地數據作參考,平均每呎樓面地價為4,000元計算,私人住宅的賣地收入約為1,200億元;另外人工島400 萬平方米的商業總樓面面積以每呎樓面地價3,000元計算,商業部分的賣地收入為1,200億元,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之賣地收入加起來亦只有2,400億元,與政府估計之7,500億元相距甚遠。如賣地收入真如筆者估計只有2,400億元,連人工島造價成本5,800億元也應付不了,項目入不敷支,造成巨大財政壓力,完全是「蝕本生意」。   其實如果要解決或緩解香港房屋問題,不只有填海造地,也有更具經濟效益的方式。譬如將位於青衣的香港聯合船塢,連同其北面的政府土地,一併改變用途,以發展公私營住宅、遊艇俱樂部和社區設施,預計共可以提供15,075個住宅單位。善用閒置土地,比其他填海收地等具爭議的方法簡單,亦減少社會爭拗矛盾。相比交椅洲填海,此計劃明顯省時省錢,更具經濟效益。而與船塢相連的政府土地本身已閒置多年,市場估計也可藉是次計劃,使這塊地皮翻生,可見其推動達正面效應和多贏局面。 [...]

廖錦興:火星上的虎度門

博客

廖錦興:火星上的虎度門

作為第51屆香港藝術節其中一項節目,香港中樂團的「火星上的虎度門」(The Stage Door On Mars) 無論在設計概念、曲目編排、影像及藝術設計、技術及燈光、服裝設計等都創意十足,每每樂曲演出完畢後,中環大會堂音樂廳便傳來雷動掌聲。 究竟「火星」與「虎度門」有何關係?音樂會藝術總監及指揮閻惠昌教授說道:「這次音樂會既有非常傳統的音樂,亦有幻想、富有未來感的音樂,引領觀眾走進一段穿梭古今、橫越中西的音樂之旅,亦期望能帶給觀眾一個驚喜,就如當初廣東音樂帶給我的驚喜一樣。」其實香港作曲家伍敬彬先生與香港中樂團已合作多年,而在2019年曾為樂團創作《下一站月球》,它糅合了中西音樂文化對月球的嚮往及祝福。今次再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帶觀眾「回到過去」,細品香港昔日耳熟能詳的粤曲,並「穿梭未來」到火星中國太空站。因此大會堂音樂廳在音樂及演唱同時亦呈現舞台科技效果,令觀眾置身於過去不同年代,甚至是未來之中。 革新經典粤戲金曲 而擔任音樂會作曲編曲和概念設計的伍敬彬先生在場刊中表示:「這是一個新的音樂會概念 能跳出音樂廳演奏的框架,挑戰古典音樂廳的傳統表演形式。」誠然,改變並不容易。尤其在廣東大戲中流傳了多年的傳統曲目,無論是演奏的樂器和曲調,都已耳熟能詳、深入人心。要在這些經典粤戲金曲中作出改變,就要用新穎的手法去重新演奏和演繹,因此團隊的「勇氣、造詣、協作」缺一不可。「火星上的虎度門」中由兩位年青粤劇新秀演唱多首經典粤曲,包括《帝女花之月上香夭》、《鳳閣恩仇未了情》、《游龍戲鳳與卡門》等。演繹小生的文華女士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語言及文學系,後修畢香港演藝學院演藝文憑(粤劇)課程。演繹花旦的梁非同女士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後修畢香港演藝學院「中國戲曲高級文憑(粤劇表演)課程」。兩位青年才俊都曾受訓於香港八和粤劇學院,雖說是新秀,但她們的演繹和功架並不比資深粤劇紅伶遜色。 筆者對音樂會中的《游龍戲鳳與卡門》(The Dragon Teases the Phoenix [...]

本港時事

香港大使會成立 冀鋪橋搭路引外商 打造香港國際品牌

為配合疫後進一步宣傳香港,由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及曾氏集團董事長曾沛霖共同創立的香港大使會,通過與全球投資者及商界翹楚合作,透過舉辦一連串具影響力的國際盛事,成為私營及公營界別之間的橋樑,共同打造香港國際品牌,並面向中東等環球戰略地區,藉此為香港的商業網絡建立更強大的經濟及投資夥伴關係。 (左起:) 香港大使會創辦人曾沛霖、林健鋒以及執行董事郭嘉明   香港大使會聯合創辦人曾沛霖表示,香港近年面對不少挑戰,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封關,導致商務及旅遊受阻。隨着邊境重新開放,是時候為香港增添動力,向現有及潛在的海外合作夥伴講述香港的優勢,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並開拓收入來源。 打造香港國際品牌 他與另一聯合創辦人、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共同創立的香港大使會,旨在通過與全球投資者及商界翹楚合作,透過舉辦一連串具影響力的國際盛事,成為私營及公營界別之間的橋樑,共同打造香港國際品牌,同時致力面向中東等環球戰略地區,為香港的商業網絡建立更強大的經濟及投資夥伴關係。林指大使會將不遺餘力,營造更友善的營商環境、共同價值觀和都市形象。 曾沛霖指出,近年部分海外人士對香港及中國的印象轉差,除經濟外,亦有其他政治等因素。大使會希望可以把「香港回來了」(Hong Kong is back)的訊息傳遞出去,邀請海外人士親臨香港感受,或到海外市場宣揚有關訊息。對於目前香港吸引海外投資者如家族辦公室的優惠措施是否足夠,他直言政府提出促進家族辦公室投資者的措施是好開始,但絕對不足夠;強調現時首要工作是令海外人士對香港改觀,繼而再吸引他們來港發展。 香港大使會已獲得由國際知名科學企業家Chris Evans、Juvenescence董事長兼聯合創辦人Jim Mellon、快狗打車控股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凱源、李偉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偉民,以及阿聯酋商人和聯繫人Tom Hudson所組成諮詢顧問團隊的全力支持,透過他們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協助大使會建立具價值的網絡,進一步拓展該會的覆蓋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