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ESG基金投資 不止於低碳與環保 還需留意「氣候管治行動」


ESG最早起源於2004年,是聯合國在評估企業落實永續經營策略的指標,截至目前,簽署聯合國責任原則投資的機構已經超過3,800家,不僅代表愈來愈多國家與企業重視ESG,亦反應ESG投資市場尚未飽和,未來仍有上升空間,根據德意志銀行估計,全球資產包含ESG的投資規模,預期將於2036年大幅增長至160兆美元。然而,各國要求企業要嚴格披露ESG,但卻沒有統一標準,投資者有何途徑認知基金的投資前景?究竟哪一套披露準則比較值得套用?

世界基準聯盟(World Benchmarking Alliance,WBA)  監事及香港氣候管治行動 (CGI HK) 督導委員會成員張振宇( Anthony)認為,ESG基金在過去10年,資產管理規模都在上升,但在亞洲仍屬剛起步,坊間在解釋ESG時,嘗試以深入淺出方法去表達,但卻未夠全面。現時全球都會認為氣候是最重要的議題,因此也令到ESG集中在環境及氣候變化。其實真正的ESG投資,是不止於此的。

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GSIA)在過去10年,每兩年都會發表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全球可持續投資審查」報告,最近報告在2021年7月發表,ESG戰略的投資從2017年底的 30.7 萬億美元躍升至2020年底的 35.3 萬億美元,其增長超過了專業管理行業總資產在同期取得的7.2%的速度。

「現時有不少基金公司所宣傳的產品,都圍繞著低碳、環保、轉型投資等,會令人覺得ESG與都是與環保、氣候變化有關,較為技術的字眼,如低碳轉型仍未能明白。」Anthony 在10多年在英國工作,當時負責管理SRI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雖然當時未有ESG這名詞,但歐洲其實已有相關的投資產品。所以他很早已接觸到。

主題型投資最易明白

ESG的導向不外乎環境,即主題型投資,對一般投資者來說,是簡單易明,例如基金是投資新能源汽車、低碳轉型等。Anthony指出,除了考慮風險回報,也會考慮影響力,是否能真正幫助到世界。因這類基金是集中在某些行業或板塊,若遇上經濟衰退,隨時大跌7至8成。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當時流行石油、能源、黃金、商品等基金,升幅厲害,但之後5至10年表現不濟,有些基金更要結束買賣,投資者需要小心這些主題型基金,波動性強。

另外,ESG基金是會剔除表現較差的公司。在百多年前,教會是相當富裕,需要由投資公司管理資金,但教會是不想將資金投放在負面的行業上,故首先剔除這些公司,這種動作不只有教會落實,在中東,亦會規定了某些行業是不能投資的,例如銀行,因涉及借貸。

GSIA機構對於投資ESG基金,是有7大策略,最易理解是上述兩項,但其餘的卻未算明白,就如瞎子摸象。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企業參與和股東行動是僅有的另外兩種實現了增長的策略。與前兩年統計變現有所不同,除了基於規範的篩查策略外,其他投資策略運用和資產管理規模都在增長。

根據《2023年ESG和氣候趨勢展望》提及的2023 年關鍵主題行業,建議可再生能源,因俄烏戰爭和高通脹,各國政府優先考量「能源安全」和「可負擔性」,紛紛重開煤礦、延長核電廠年期,導致去年減碳進程未如現想。各地政府和電力公司正積極開拓以再生能源、綠色能源、天然氣等方案,替代煤化石燃料。

另外是電子回收,中國和歐盟近年加強對電子垃圾(e-waste)在內的材料和廢棄物.循環處理的政策和指南。2023年,關注焦點將集中於在電子垃圾中,開採再生金屬的產業發展,既可符合監管機構法規,也可獲得對潔淨能源行業所需的金屬原料。

而替代性纖維類基金亦可留意,目前衣服的原料,超過25%是來自棉花,然而棉花的種植、採收、處理、運送、製衣過程,對自然環境傷害甚大。全球呼籲改採更環保的服裝選項與作為,聲量愈來愈大。

ESG 評級需要改進

大部份投資者是根據ESG投資評級來衡量是否投資,事實上,ESG機構投資者只會參考ESG評級,但亦知道ESG評級有不少限制。國際證監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共有233個會員,包括130個正式會員(ordinary member),34個聯繫會員(associate member)和69個附屬會員(affiliate member),去年時任理事會主席歐達禮(Ashley Alder),進行了監管ESG 評級機構諮詢研究,發現全球正趨向相信ESG 評級,但ESG 評級是極度需要改進,當中有10個問題需要正視,尤其公司之間的利益衝突。「其實在20年前,已有不少獨立公司進行ESG 評級,IOSCO顯示,現時有超過50間國際知名的ESG 評級公司,基本上都是三間美國大型評級機構所壟斷,於是容易有利益衝突出現。」

作為一般投資者,如果不清楚那個機構的ESG指數值得參考,同時又希望跟隨市場走勢投資相關產品,Anthony認為,投資者要了解指數會剔除甚麼類型的公司;其次是看ESG主題,指數是按甚麼評級機構的評級/行業主題篩選公司;亦要知道權重,指數如何設定公司的權重、例如百分比上限。最後是管理,指數何時會調整成份股權重、更新 ESG 數據等。公司會否過份依賴一間ESG 評級公司,都是要注意的細節。「並且要了解自己,問為何要投資ESG基金,除了想推動企業積極發展ESG,更是想為下一代著想,解決氣候變化;還是想令自己的組合回報更好?」

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全球193 位世界領袖承諾透過致力實踐17個「全球目標」在未來15年,實現3個非凡創舉:結束極端貧窮;對抗不平等和不公義;對抗氣候變化。事實上,在投資的層面是很難做到,因很難量化是否達到。Anthony建議可以參考WBA ,機構是國際性 NGO,為全球2000間市值最大的公司量度 SDG,具權威性組織,推出的基準,可以讓投資機構如何量度公司的SDG表現,而數據亦可以免費下載。WBA具可信性,是因為與17項SDG的最具權威性國際機構合作。

至於企業管治方面,現時全球正追逐「氣候管治行動」(Climate Governance Initiative,CGI),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 2019 年發起的一項全球倡議,旨在推動世界各地的董事會在業務當中應對氣候轉變的議題。CGI 遵循八項原則:董事會的氣候問責機制、掌握主題、董事會結構、重大風險和機遇評估、戰略整合、激勵、報告和披露及交流。希望可以讓董事會知道如何應對這些議題,從而減少企業因氣候變化而出現的經濟損失。

世界基準聯盟(World Benchmarking Alliance,WBA)  監事及香港氣候管治行動 (CGI HK) 督導委員會成員張振宇( Anthony)。

 

延伸閱讀:ESG投資攻略 聚焦三大主題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