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陳卓賢:大媽式北水強襲港股!教你一眼睇穿內地散戶常見炒市法


北水資金在今年首月大舉南下,成為港股升浪的主要推動力,主要原因,普遍是認為內地互惠基金去年發行量大增,共有逾3萬億元人民幣的新基金發行,令內地投資者可透過互惠基金,投資估值相對A股低廉的的港股市場。

同時,內地指首批港股通股票型養老金亦剛獲批,共有5隻重磅產品獲開綠燈,市場亦憧憬南下資金將持續增量,包括年金在內的養老金產品,而養老金產品投資以穩健為主,內地年金專家認為,3大類港股,包括:龍頭科網股、優質地產股分拆物業管理股,以及高分紅、低估值的績優股都容易受年金所青睞。

滙豐證券更預料,第一季南下的港股通資金可達3,500億元人民幣,全年可達8,000億元人民幣,而北水集中於尋求具稀缺性及價值性的港股,包括北水較偏好互聯網及具創新力的藥企、估值較折讓的落後股,以及因被美國制裁導致股價受壓的中資股。

由此可見,「港股A股化」成投資新常態已是不爭的大方向,資金強勢者會決定市場風格,因此建議香港投資者要先了解內地股民的炒股手法,調整投資部署,就內地散戶而言,常見的手法有以下:

1. 持貨期短:以短炒為主,持貨多數不足一個月。

2. 交易頻繁:快進快出,喜歡追逐市場熱點炒作賺快錢。

3. 追升殺跌:欠缺個人分析,多數會採取跟隨策略,亦即跟風買股。

4. 對支持位敏感:信奉50%、0.618倍、1倍和1.5倍等心理價格位,以及120天移動平均線的支撐力。

5. 不重視深入研究:只留意媒體信息,或從炒股軟件彈出的新聞,甚少再自行作深入研讀財報。

另一方面,由於港股與A股在投資者結構、流動性和市場制度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內地投資者亦需要注意和防範以下的問題,包括:應規避成交不活躍的小市值公司以防範流動性衝擊;有機會配售、供股及大股東減持的股票;被沽空的股份;以及外圍投資情況。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