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五中全會今揭幕定2035目標 習推雙循環應對新冷戰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今日(26日)起一連四日在北京召開,除了制訂十四五規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21至2025年),亦會公佈2035年遠景目標,決定中國未來15年經濟及社會發展走向。

五中全會今日(26日)起一連四日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成外界焦點。

 

在新冠疫情、西方圍堵等危機影響之下,今年5 月14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後「雙循環」儼然成內地經濟政策熱詞,被官方與業界頻繁引用。

習近平在全國兩會、7 月企業家座談會等多個場合闡釋「雙循環」。新華社報道,最近一次是在上周四(22 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再次強調,各方要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着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市場普遍認為,雙循環格局或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重要原則之一。

前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五中全會的意義非同尋常,「十四五」規劃制定得好不好、執行得好不好、能不能如期甚至超額完成,關係到後面二十五年的現代化。他還說,把2035年作為遠景目標,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行統一考慮,是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

有專家預計雙循環戰略將成為新的五年規劃框架中最關鍵的戰略方向。

 

瑞銀:十四五規劃 聚焦四主題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表示,預計中國十四五規劃可能主要聚焦於四個主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科技自主創新、城鎮化2.0 和綠色經濟。他指出,雙循環戰略預計將成為新的五年規劃框架中最關鍵的戰略方向,並以國內為主要驅動力釋放潛在內需並穩定供應鏈,同時開放市場並與全球經濟體相互合作,改善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鑑於外部不確定性和緊張局勢,該戰略旨在整合內部與外部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在消費、科技和金融領域。

胡一帆提及中國已經形成5 個主要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和成渝地區),這是中國城鎮化的重要空間載體。2019 年這些城市群佔全國GDP 的64% 左右,並佔全國人口的54% 。在下一階段,中國可能會繼續以改善城市群內部和城市群之間的互聯互通為重點,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並改造老舊社區。隨着中國計劃在2035年前將高鐵網絡增加一倍至7萬公里,鐵路建設預計將在未來至少15年內蓬勃發展。另外,他預計智慧城市將受到「新基建」概念的支持。可望受到大力支持的新基建包括5G 、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傳統基建」則包括交通運輸、公共設施和環境管理等。

瑞銀預測,十四五規劃大力扶持如人工智能等創科產業。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