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航權真空 大灣區航空爭取營運港龍航線


國泰港龍航空停運前營運的46條航線(不包括香港),有關航權須交還政府,再按機制分配給申請的航空公司,其中22條航線現時並沒其他本地航空公司經營,運輸及房屋局至今未公布重新申請及分配航權時間表,或導致航線出現「真空」。深圳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成立的大灣區航空目前正向香港民航處申請航空營運人許可證(AOC),黃楚標表示,隨着國泰港龍停航,如果獲批許可證,或會略為調整原本主力爭取二綫城市航綫的策略,將會極力向政府爭取營運港龍原有部分航綫,但料國泰仍可取得其餘大部分內地航權。

 

東海航空公司董事長黃楚標早前透露,由其出資設立的「大灣區航空」(Greater Bay Airlines)已於7月遞交了航空運營許可證(AOC)的申請,目前正在審核中,將重點發展東南亞及內地航線,預計最快可於2021年暑假首航。據悉,該公司將有望成為香港本地註冊的第五家航空公司。

首期投資2億  重點發展東南亞國內

黃楚標續說,大灣區航空在香港將以波音737為主要機型,首期啟航前將投入2億元招聘人才、引進飛機,之後每年約增加2至3億,用於飛機、運量等支出。在航線方面,大灣區航空計劃先重點發展東南亞和國內航線,遠期則側重發展東北亞航線。預計2021年暑期將率先開航東南亞包機或內地包機。「通過與內地航司的合作,將來還會推出以內地市場為主的產品給港人,吸引他們到內地,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黃楚標又表示,大灣區航空規模仍小,公司將成立的商務部會負責航線申請的規劃工作,至於對哪些航線有興趣,他重申公司處非常初期階段,「未咁快諗到呢樣」,但會極力爭取好的航線、時間等。他期望政府加快其許可證審批,並預計明年啟航時會有5 架飛機投入服務,至2025 年增至30架。

據大灣區航空現時刊登的招聘廣告,現正招聘7個職位,全是經理級。對於被裁的國泰員工,黃楚標說未必能聘用所有人,但希望若聘用到機組人員職位,在本港停飛期間,可安排員工先在東海航空工作,待香港復飛後返港,但強調公司內部未商討相關細節,「會盡能力支持失業的人」。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強調,國泰港龍航空全面停飛後,必須把航權交還特區政府,不能自行轉讓予其他公司,所有本地航空公司也可以提出申請,局方會根據既定機制分配,考慮包括鼓勵良性競爭、是否對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有利、香港航空業的整體發展等因素。運房局續稱,知悉國泰航空集團有意申請,航權分配的首要原則,是公共資源能夠被充分地利用,以鞏固或增強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每一個申請涉及的情況及複雜程度均有所不同,處理時間不能一概而論。

羅祥國:重配航權 國泰具優勢

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羅祥國表示,特區政府收回航權後,還有很多行政工作,預計完成後再拿出來供航空公司申請,時間以月計算, 「目前香港只剩香港航空和國泰(航空)集團,某些航權可能只有國泰會申請。」他分析,若有多於一間航企提交申請,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比較,但相信國泰各方面條件較優勝,拿到航權的優勢更大。

羅祥國續指,若大灣區航空航空取得有關牌照後,亦可參與相關航權的申請,他指出,國泰港龍的網絡覆蓋中,有逾10條為獨家航線,大部分是內地二、三線城市。

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志樂表示,從政府鼓勵良性競爭角度,對新成立的大灣區航空爭取航權較有利,但考慮到政府對申請者的信心,包括營運狀况、人手及機隊等,以及維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國泰則較有優勢。他認為國泰現正擔當樞紐的角色,而大灣區航空背後雖有東海航空支援,但後者長途航線不多,未必有利。

航權(traffic rights)是航空公司可經營連接兩個地區/國家的航點、航線及有關的班次等的權利,在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所使用的航權,屬於特區政府所有,必須向當局申請許可。翻查紀錄,國泰港龍在疫情前,約有40多個航點,主要為中國內地和亞洲區內地點。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