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吳老闆週記】: 港府應谷不應縮,雖然財赤將高達3,000億元,但應繼續派錢


吳老闆週記(9月17日)

.中國疫苗若能研發成功,雖然不能賺大錢,但能加強外交關係。
.疫情令中國經濟增長領先,加上人幣升值,2023年GDP超美。
.港府應谷不應縮,雖然財赤將高達3,000億元,但應繼續派錢。

中國研發疫苗有後着 港府派錢應谷不應縮

新冠病毒疫情在本地的第三波爆發,終於有所緩和,本週二(15日)是自7月初以來首次錄得零本地新增確診,本週五(18日)將放寬防疫措施,包括酒吧、卡拉OK重開,以及食肆晚市延長至午夜12時等。

不過,隨着病毒在冬季更容易傳播,港府預期到時將會有第四波爆發。因此,疫苗的面世就顯得更重要,對香港如是,對全球亦如是。現時全球共有9款疫苗已進入第三階段臨床測試,當中,中國佔了5款,內地疾控中心預料,最快11月普羅大眾便可接種。

大陸在疫苗研發上佔據着領先的位置,反映內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此,原因有三。首先,是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成本太重,因此需搶時間研發疫苗,才能避免當疫情重來時再度重創經濟。
低價賣疫苗加強外交

此外,就是內地生產力強勁,習慣了生產,效率十分高;一旦研發成功,很快便可量產,繼而低價賣給全世界。除了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會買,就像口罩一樣。

中國雖然不會因此賺到大錢——以全球人口78億計,就算有一半接種中國疫苗,100人民幣一支,也只是3,400億人民幣罷了,然而,卻會加強外交關係,且看美國若然成功研發疫苗,會以十多美元一支的價錢賣嗎?

況且,疫苗市場也是「贏家通吃」,誰先跑出,誰便得到整個市場,市場將會選擇最有效者,而據內地專家所說,中國疫苗的效用長達1至3年,所以現時雖有9款疫苗正在競賽,但估計最後只有兩、三款可以留低。

2023年超越美國

事實上,今次疫情突顯了中國的應變力、競爭力,在防疫抗疫上全球首屈一指,在經濟反彈力度上亦領先全球。近日人繼續在國內,眼見飛機航班爆滿,大城市中心區市道暢旺,唯獨二、三線城市行得較慢。惟其如此,疫情已足夠令美國經濟讓賽起碼5年。

數,是這樣計的。未有疫情前,中國經濟按年增長6%,比起美國的4%,一年只領先兩個百分點;疫情爆發後,內地估計今年仍會錄得2至3%增長,明年更可達到8至10%,反觀美國今年卻預計萎縮10%,明年則增長4%,一來一回,兩年加起上來,中國便領先了美國16個百分點甚至更多。

這還不特止,計及人民幣轉強,兌每美元離岸價已由今年最高的7.1964,回落至本週三(16日)最低的6.7603,共升值了6.4%;依此看來,隨着美國去年GDP為21.7萬億美元,中國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則為14.4萬億美元,不計今年的兩年左右,即2022年底至2023年中,中國的名義GDP便會追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難怪特朗普如此發茅。近日就有報道指,美國憑藉買入巴西公司,壟斷大豆市場,繼而抬價賺大陸錢。

在貿易戰線外,美國在科技戰線上也是毫不手軟。針對華為的禁令——全球廠商若向華為出售採用美國技術或設備設計或生產的晶片,須先取得美方批准,本週二已生效。華為沒了晶片供應,可能會死,因為靠自己需兩年至搞掂,而在科技世界裏,兩年是很長的時間,會輸很多。

至於逼令TikTok美國業務「非賣則倒」,表面上美國態度似乎有所放軟——將交易限期延遲到本週日(20日),並可能批准無需賣盤又無需倒閉,而是將甲骨文列為「信任技術夥伴」,但實際上,TikTok的技術,始終會因此傳到合營公司的手中,換句話說,甲骨文得以進軍全球短視頻市場。

派錢應派到明年3月

中美角力固然需要關注,本地經濟如何振興亦很重要。本欄一再強調,「健康碼」要快快搞掂,恢復香港與內地的人民往來;當中,與澳門的互通尚且事小,因為前往當地都是賭錢與旅遊罷了,與大陸的互通卻是大事,因為關乎生意的營運。中小企礙於規模,礙於人手,較難調動,被大公司搶去不少佔有率,極度慘情。可是,港府卻遲遲未能落實措施,管理十分「水皮」,拖累經濟奄奄一息,生意人怨聲載道,打工仔人心惶惶,若有一人一票投票,肯定「隊冧」這個政府。

淨計香港與廣東省的人流,疫情前每日便達幾十萬之數,因此,只要恢復中港人民的往來,就撐起了本地經濟基礎,有了最基本的反彈條件,例如航空業,未救到國泰,都救到港龍,下一步才搞與其他地方的互通。

另一邊廂,港府還應繼續派錢,雖然財爺預計,今個財年財政赤字或達3,000億元,但亦不應縮。且看內地的經驗,4、5月已控住疫情,到9月經濟才反彈,即是需時4、5個月。因此,港府應掟錢掟到明年3月,掟多1,000億元左右,反正大把錢,財政儲備還有逾8,000億元。

南華證券錢莊

觀乎A股與港股的表現,正反映出市場認為,美國在貿易戰、科技戰上,大勝中國;就算世貿組織本週二裁定,美國對總值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貨品徵收關稅,違反世貿規定,市場都無反應,因為相信美國也不會理會。
往後的中美關係,還看11月3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支持度仍然領先,但觀乎其老態龍鐘,比起特朗普的精神奕奕、口誅筆伐,似乎未必能夠勝出。
除了中美,中日關係也值得留意,事關日本剛選出了新首相菅義偉,就算他與安倍同屬自民黨,其新公布的內閣名單亦有多達8人留任,但對華態度卻是個人取向,且看日後日本會否親北京多一點?
其實,內地經濟正大反彈,個別板塊表現標青,例如此前提到的內航股,過去兩、三星期升了不少,但相信還未升完;又例如上期提到的內房股,本週二亦有動靜。

每週一股——東方航空(00670)

內航股過去幾週大發神威,本欄投資組合中的東方航空(00670),一個月前尚在3元的水平,本週三已升到3.77元,不過,隨着內地經濟大反彈,十.一國慶黃金週還會再谷一浸,相信升勢有餘未盡,挑戰5元大關亦不出奇。
事實上,民航局計畫司副司長張清指出,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8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並超過今年1月份,是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反觀國際航線,旅客運輸規模卻持續處於低位。8月份完成旅客運輸量18.9萬人次,按年下降97.3%,日均運輸約6,000人次。
根據東航最新公布,8月份載客量854.48萬人次,按年下降28.2%;其中,國內航線下降14.9%,即是回復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半。按照目前態勢,相信9月份國內航線載客量將可超越去年同期。
至於貨郵載運量,8月份則按年下降27.7%;當中,國內航線與客運差不多,下降14.6%,國際航線則優於客運,下降54%。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