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王俊文:想吃牛牛的美國獅子


近來看到網上反俄的聲音,聲言要向俄羅斯追討150年前的國土,並且言之鑿鑿指出沒有出海口對東北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我們可稱之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事件。同一時間,中印在南方展開級別更高的談判,各有退兵,在中美大國博弈的環境下本來是一件好事,仍然比人帶方向說國家表現軟弱。兩件事情由有心人帶方向的味道頗濃。同時令我想起了獅子和三隻公牛的故事。

獅子和三隻公牛
「從前有三隻公牛兄弟,從少一起長大,感情很好,吃睡打架也在一起。

森林中有隻獅子總想吃掉他們,經常向他們展開攻擊。三隻公牛有策略地臀部貼著臀部,互為犄角,獅子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總會遇到尖銳的牛角,不是被刮傷便是被撞倒。每次只有餓著肚子離去。

獅子回家後,想到離間之法。獅子去找大牛,對他說:「大牛,二牛對我說,要不是他排陣有功,你們便給我吃了,所以他最大功勞。他更說你與三牛沒腦子。」大牛聽了信以為真,遷恕於二牛。

之後獅子找二牛,對他說:「二牛,大牛說他功勞最大,如果不是他力氣最大,你們便給我吃了,他更說你和三牛很沒有用。」二牛聽了很生氣,暴跳如雷,因而冷淡對待大牛。

最後獅子找三牛,對他說:「三牛,大牛二牛都說你膽小,如果沒有他們保護,你就活不下去。其實我是看好你的。」三牛很生氣,去找大牛二牛算帳。

三牛相爭,互有損傷,其實未至於傷筋入肉,最慘是陣型不再,只能與獅子單打獨鬥。結果被獅子逐一撲殺……

獅子用差不多的台詞,沒有營養的離間,但總有市場及願意相信的受衆。這個故事的教訓是,團結便是力量,紛爭會引致不幸。更重要的,是不要相信讒言。這用在大國博弈之上一樣有用。中國與印度,關係一般,印度更天然地將中國視為區域最大競爭對手,肯定不是兄弟關係。中俄則比較似大牛二牛,尤其抵禦美國方面,更需互為犄角。

雖然説國際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但感覺這次符拉迪沃斯托克事件與幾年前的釣魚島事件,都有股熟悉的味道。

2012-2013年,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及中日聯合倡議推動的亞元正走在正軌,結果被釣魚島事件帶了風向好多年,東海更一度有擦槍走火的危險。中日關係之後一度冷凍多年。

符拉迪沃斯托克事件也有這種帶風向的感覺,雖然影響要小很多。一方面這反映國內對這類資訊戰的應對能力比之前增強不少。另外,近十年來,中國周邊環境出現大小的挑戰,國民對美國獅子的陰險面目肮髒手段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國家應對危機的手腕也有更多的信任。

有些事,時間是真的可以幫助解決。1990-2000年的時候,中國在南海仍然與多個小國存在極多爭議,國家亦沒有足夠的軍艦去展示海上維權的實力。誰能想到南海的問題可以在2017年,透過種島、透過東風導彈的長足發展去解決?而且是以武促和,並未打過一場仗!

而隨著上面所講,國家軍力、科技及綜合國力的發展,釣魚島問題現在的主動權也不在日本了。中國的軍艦、軍機巡航,已成常態。實控東海,也並未打過一場仗!

至於被俄羅斯侵佔的領土問題,再過十多年吧,強者普京下臺後,俄羅斯勢難避免出現政治混亂,嚴重的話其國土甚至會再出現分裂。相對於中國政府的穩定性及超強執行力,以及高新軍備、軍力的穩步上揚。到時候,不用出兵,某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自然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毫無爭議的是,現在最大的敵人是美國!要先集中力量打倒的,是這個世界流氓、餓瘋了的獅子。中國雖然與俄羅斯仍充滿潛在領土糾紛及矛盾,但不能否認,從戰略及現實上綜合考慮,俄羅斯仍是一個相對合適的、能背靠背的抗美夥伴。

軍力的投放效率是邊境爭奪戰的關鍵
至於印度,真的不要少看中國的智囊及軍方厚積薄發的部署。2010年後,國家逐漸完善中印邊界中方一側的公路與鐵路網,能快速有效投放龐大的軍事力量到邊界。加上2017年洞朗危機後,解放軍空降兵旅一級的作戰部隊,更訓練成能狗在數小時內將全部人員及裝備從湖北駐紮地投送到西北高原。這種速度那能不讓只能依靠公路運輸的印軍不安?

另外,國家在2018年後修築全天候設施及後勤保障倉庫。打仗打的是後勤補給,解放軍正在逐漸依靠其軍力、後勤、交通等強項逐漸改變中印實力對比及交戰規則,已佔據主動權。加上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的電子戰能力已超越印軍10-20年計,能輕易遮罩及破壞印度陸軍和空軍的通訊、軍事指揮、情報掌握、監視偵察,乃至滲透及擾亂印軍軍機及導彈的天基定位、導航和計時系統。中印再交戰的話,肯定不會是1962年那樣的低技術陸戰。因此打與不打全在政治與軍事戰略需要。

美國這隻獅子未來還會使用什麼心理及改變中俄印風向及輿論的手段現在很難說,需要小心分析及觀察。全球經濟不景猶如森林大火,叢林博弈之下,總有動物會吃不飽及受損傷。香港作為一隻小牛,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及身份,認準大牛而非靠向獅子。最近港匯持續維持強方水準,又是另一次短兵相接前的訊號,可能是其中一方準備一場大戰,也可能是另外一方警告有心攻擊港幣者,切勿看輕難度,以身犯險。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