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廠商會報告:「4C」到「4R」 深度分析各經濟體抗疫紓困措施


為遏止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政府連月來採取限制行動、關閉邊境等措施,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現時,各個主要經濟體正研究重啟經濟活動,彌補經濟損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政策研究部近日發表了《從「4C」到「4R」:各地抗疫走向下半場》研究報告,分析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所採取的經濟政策,並作出建議。

報告將各地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紓困措施分為兩個階段,首階段主要圍繞4個「C」,分別是防控疫情傳播(「Covid-19」)、協助資金周轉(Cash Flow)、減輕企業成本(Cost)及強化融資保障(Credit),而本港亦實施了三輪逆周期財政措施,首輪著重「振經濟、撐企業」、次輪是「撐企業、紓民困」,而第三輪則聚焦「保就業」。
自4月下旬,各地踏入抗疫「下半場」,愈來愈多經濟體的疫情逐漸進入穩定期,包括香港在內的一些地區陸續放寬防疫政策,在抗疫的同時,展開重啟經濟工作。報告建議,政府的施政重點應適時地從「4C」轉向「4R」;(一)恢復信心(Rebuild Confidence),透過放寬防疫限制,讓市民回復生活秩序,重拾消費信心;(二)重啟經濟(Restart Economy),為各行各業制定復工復產復商復原的計劃,推動本土經濟活動恢復秩序;(三)刺激內需(Revive Consumption),由政府與商界聯手催谷本地消費,開啟經濟復甦的主動力;(四)謀劃未來(Rethink Future),思考數碼化轉型的加速崛起、國際產業分工與供應鏈體系重塑等議題,以及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結構的改變等,及早就「後疫情時代」的本土和國際政經形勢的變局作出應對計劃。

報告提到,各地政府在抗疫期間大舉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和紓困方案,耗用了龐大的財政儲備,而本港甚至創下歷來最高的財政赤字。因此,在疫情過後,各地政府需面對如何妥善「退市」和重建公共財政穩健性等的挑戰。

報告全文:https://www.cma.org.hk/uploads/ckfinder/files/Research/CommentandAnalysis/20200514.pdf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