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配合智慧城市規劃 推動電動車進一步普及


香港正致力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希望透過各方面的智慧轉型,為市民提供更多高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活配套設施,提高整體競爭力,同時節省能源消耗,令社區更環保。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於18年的統計,其中交通運輸佔全球能源消耗高達30%,即使只有部分交通運輸轉用電力驅動,仍對節能減排有著顯著影響。

隨著電動車在市場日漸普及,有望成為改善空氣質素及實現減碳目標的解決方案之一,但配套措施卻未如理想,充電設備供不應求,無法便利車主出行需要。針對此問題,政府早前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推出先導資助計劃,協助現行私人住宅樓宇的停車場加裝電動車充電設施,資助計劃金額達20億港元,預計受惠車位約6萬個,務求進一步拓展香港電動車網絡。

除了政府外,業界在面對電動車帶來的機遇時亦可出一分力,配合以下三大範疇制定相關方案,優化電動車規劃,合力建設智慧城市:

首先,業界持份者應及早部署,甚至預計未來的交通流動變化,確保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在關鍵區域內。目前本港電動車及其充電設施的比例為五比一,相較部分先進國家一比一的比例,無疑仍有一段距離。政府及企業應集中整體城市規劃,根據本地基建發展情況,以至駕駛者出行模式等因素,於現有及未來的交通樞紐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務求提升電動車及充電設施的比例,方便電動車駕駛者。同時,及早而完善的規劃亦有助釋除公眾疑慮,增強駕駛者購買電動車的信心,促進電動車普及化。

其次,本港不少發展商已陸續意識到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的必要性,已在新建商廈或住宅樓宇的停車場加裝充電器,但舊有建築物由於未有預留位置或電力問題而未必能夠加裝電動車充電設備。因此,業界應深入硏究解決方案,例如考慮採用共享充電(Load Sharing) 方案 ,協助具電力限制的舊建築重新配電,並以軟件控制電力輸出,為用戶增加安全性,並解決現有建築物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的難題。

此外,在構建電動車充電網絡時,企業亦應從環保角度加以考慮,例如引入可再生能源發電、具高能效的配電系統和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以及生物燃料等科技,將基礎設施與各種可持續技術整合部署,不但可有效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彈性及效率,同時亦能減低碳排放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交通運輸的全面轉型已成大勢所趨,各界持份者應配合智慧城市藍圖及現行的城市規劃工作,並密切留意能源發展趨勢及相關成本,作出相應決策,以把握改變帶來的無限機遇。

撰文:張志成

施耐德電氣數碼能效及智能方案業務主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