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環珠江都市圈 呼之欲出


佛山三龍灣承載著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希望,並朝著融入大灣區,走向珠江口目標。

伶仃洋大橋及深圳媽灣跨海通道日前相繼有主力工程動工,這意味珠江口城市會湧現新的布局──廣州向南邁進,珠江東岸的深圳和東莞向西發展,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和珠海向東出力。各市合力之下,一個環珠江口都市圈呼之欲出,珠三角城市格局迎來了重大變化。政府提供充足的土壤,企業自然有心栽花。恒大集團、廣汽豐田、廣汽蔚來及芯聚能等等企業的重點項目,如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生物醫藥、智慧製造裝備及新材料等新一代產業集群,基本上都在環珠江口聚集,百花盛放的日子不遠。

世界最大跨徑海中懸索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的重達一千八百噸的東索塔首個巨型鋼吊箱月前經過十小時的連續施工成功下放,對伶仃洋大橋索塔施工具有重要意義。和深中通道施工現場隔海相望,深圳市內首條海底隧道——媽灣跨海通道即將開掘,這條水陸兩棲通道將前海和寶安大鏟灣相連接,並通過沿江高速通達灣區各城市。這些伶仃洋上諸多超級工程無不透露出珠江口城市布局的新動向:廣州向南布局,珠江東岸的深圳、東莞向西發力;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向東發展。

珠江西岸的佛山,將匯聚了最優質資源、擔負戰略轉型使命的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選擇在位於華南的交通樞紐廣州南站附近,重心向東南轉移。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市,佛山沒有出海口,通過布局三龍灣及廣佛同城的力量,未來廣州地鐵二十二號線將經過廣州南站連起南沙和白雲機場,到時,佛山通往海洋和內地市場的通道將同時被打通。佛山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報告明確,將三龍灣打造成為全市乃至珠三角的創新資源密集、創新成果豐碩、創新氛圍濃厚的創新高地。佛山知名評論員龍建剛認為:三龍灣的能量,即決定了佛山在大灣區的分量。

各有所進

至於中山,翠亨新區的規畫幾經修改,最後因為深中通道工程的實施,新區定位為珠三角西岸廣闊腹地、承接深港地區高端產業和優質要素的橋頭堡。近年來,中山對接珠江東岸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為深中通道西岸的登陸點,翠亨新區在對接深圳前海及空港新城資源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有望帶動中山實現大跨越發展。

超級基建不停在珠江東西岸及伶仃洋動工。

在珠江東岸,東莞的重頭戲就在濱海灣新區。今年七月頭,濱海灣新區規畫正式印發,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出台後,廣東省政府審議通過的首個省級新區的發展規畫。濱海灣新區由長安新區、沙角地區和威遠島三大板塊組成,規畫面積達八十三點二平方公里。規畫中,濱海灣新區在沙角和交椅灣的南部濱海岸線預留了一片總部走廊,面向全球吸引知名企業設置國際和區域總部。未來東莞的「珠江新城」將在這一片區域崛起。濱海灣新區,向西與廣州融合,向南將與深圳對接,將成為東莞未來二十年內新的增長極。

相比東莞、中山及佛山的點狀布局,廣州和深圳這兩大灣區樞紐在伶仃洋畔的布局更加宏大和積極。為了打造更為理想的出海口,二○○五年,廣州設立南沙區,深度實施南拓戰略。在整個大灣區,南沙是地理幾何中心,以南沙中心為圓心,半徑一百公里以內,囊括了大灣區大部分城市。而環珠江口都市圈的地理幾何中心,將從南沙南移近四十公里,來到伶仃洋的中心洋面,更加靠近珠江出海口。從地圖上看,南沙像船頭插入伶仃洋,讓廣州市有了足夠的空間發展港口經濟和海洋經濟。

從一二到一八年,廣州南沙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由八百零九億元提高至一千四百五十九億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六;稅收總額由二百五十一億元提高至五百五十五點七億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五;進出口總額由八百六十九億元提高至二千零六十三點九億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五點四,成為廣州新的增長極。

廣州三棋

廣州在珠江口是一個三角形的布局。南沙是船頭,而在南沙背後的黃埔和廣州南站,也是廣州走向珠江口的重要支撐。南沙是國家級自貿片區,黃埔是國家級的開發區,而位於番禺的廣州南站是華南的交通樞紐。這三隻棋子,通過遍布全球的航線、IAB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以及連通全國的高鐵網路,將廣州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產業創新的優勢,和對接港澳、對外開放橋頭堡的優勢結合在了一起,讓開放、產業、物流的動能驅動廣州這艘巨輪衝向海洋。

政府悉心部署,企業自然雄心勃勃。

近日公布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畫(二○一八—二○三五年)》顯示,廣深之間將再建設一條高鐵線路,實現寶安機場與白雲機場二十多分鐘互通。深圳機場位處珠江口,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五十城,數量在國內主要機場中排名第五,預計五到十年躋身全球機場頭二十位。除了空中航線外,位於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東岸的深圳港,在海上連接全球三百多城。一八年深圳港貨櫃箱輸送量達二千五百七十三點六萬標準箱,居全球第四,開闢國際班輪航線二百四十五條,通往一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多個港口,覆蓋了世界十二大航區。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空港新城、濱海灣新區、翠亨新區分別是廣州、深圳、東莞和中山的城市副中心,三龍灣則是佛山重點發展區域,城市副中心和重點發展區域一律沿珠江口布局,正正說出大灣區城市正走著一條面朝大海,連接世界的大道。

政府有心的布局,企業自然出錢出力參與。日前,恒大集團宣布,將投資一千六百億元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南沙正規畫建設十平方公里的萬頃沙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園,集聚了包括恒大智慧汽車、廣汽豐田新能源動力研發生產線、廣汽蔚來研發基地以及芯聚能第三代半導體、聯晶智慧LED車燈模組等重點項目。

聚集效應

事實,以往的服裝、紡織等產業遷往了內地或者東南亞。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生物醫藥、智慧製造裝備、新材料等新一代產業集群,基本上都在環珠江口集聚。深圳的無人機、佛山的建築機器人、東莞5G智慧手機、廣州智慧網聯汽車、中山的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產品」正從珠江口走向全球市場。

美國哈佛商學院的競爭戰略和國際競爭領域研究權威學者麥克爾‧波特提出,在一個特定區域,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通過區域聚集,可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構建出專業化生產要素優化聚集窪地,形成區域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區域競爭力。而珠江口,正在成為競爭力研究中的這樣一個「特定區域」。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