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深莞惠聯動發展 「三城記」加快上演


《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公布後,坊間各有解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公布《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不少人認為,《意見》的意義不亞於當年經濟特區的誕生。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意見》為深莞惠合作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三條高鐵兩條城際相連,未來深惠「半小時生活圈」有望成常態之餘,深惠兩地加快謀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圳創新+東莞製造+惠州智造」也由此加速起航,產業協同之下,演繹「雙城記」及「三城記」。

今年初,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在惠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全市各部門各領域要以香港、深圳等先進地區為標桿,打造服務效率最高、綜合成本最有競爭力、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開放新高地。《意見》的出台替深惠合作提供了更多機遇,其中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點到了惠州。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單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可見無論中央以至省的文件近期均頻頻「點名」深莞惠,替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一九年六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國二十四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當中,深莞惠三市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及北京而已,未來深莞惠合作的潛力不難想象。

 

鐵路網落成後,深惠兩地成為「半小時生活圈」。

深圳動能外溢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近鄰的惠州是大灣區中少有的土地及海域面積都非常廣闊的城市,土地面積是深圳、廣州、東莞三市之和。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表示惠州緊鄰深圳、香港,區位條件、交通條件和產業基礎都不錯,與深圳的產業互動密切。深圳被賦予建設先行示範區之後,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人才等要素,另一方面動能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更快地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因此,土地空間廣闊的惠州有望成為首選合作夥伴。

廣東省人大代表近日到惠州南站、惠城南站等地調研深汕高鐵惠州境內道路情況。這條起於深圳、經過惠州、止於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高速鐵路的規畫近年來備受關注。深惠兩市多次就深汕高鐵進行溝通對接。未來若獲批建設,惠州與深圳之間將再添一條交通大動脈。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張克科指出,深圳和惠州的合作有淵源、有基礎,水到渠成。從深圳到深汕特別合作區,惠州是必由之路。連接深港的蓮塘口岸開通後,將強化惠州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帶動惠州成為投資熱土。實際上,現有的廈深高鐵已經讓深惠相鄰區域率先打開「半小時生活圈」。坐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只需十分鐘,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只要三十分鐘。

《意見》重點之首是深圳建設成5G、人工智慧等創新載體。

半小時生活圈

現時,贛深高鐵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條連接深圳、東莞、惠州等地的高鐵是大灣區內聯外通的重要大動脈,在惠州境內設置博羅北站、惠州北站、仲愷站三個高鐵站。預計二二一年建成後,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二十多分鐘,到時深惠兩城邁入「半小時生活圈」關係。已營運的廈深高鐵、在建的贛深高鐵,加上規畫中的深汕高鐵,深惠將有三條高鐵相連。兩地還在謀畫研究兩條城際軌道──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未來要是建成,深惠之間將有五條軌道交通。

目前,惠州正研究制定「大交通軸線」規畫方案,大力造好對接蓮塘口岸等骨幹工程。除了加快與深圳的陸路交通對接,海上交通聯繫也在抓緊謀畫之中,將推動開通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提出,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硬體要求;建設一流的營商環境是軟體要求。惠州對接深圳要重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軌道交通、港口、機場建設,替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拓寬通道。同時,要強化園區等產業平台建設,並做好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讓人才能夠在惠州安心創新創業。

惠州創新主力的仲愷高新區八月二十八日在深圳舉辦招商推介會,重點推介中韓(惠州)產業園、三五七創新產業帶、仲愷軍民融合業業園等業業發展平台和創新創業環境。來自深惠兩地的企業和行業協會也將進行對接交流。這是時隔三個月仲愷又一次赴深圳推介,今年五月,深圳(國際)高科技產業園區博覽會上,仲愷已經進行了一輪推介,向深圳企業家廣發「英雄帖」。近年來,仲愷頻頻與深圳同行,源源不斷吸引深圳的項目、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落戶。

惠州是大灣區中少有的土地及海域面積都非常廣闊的城市。

合作現新模式

交通利好不僅推動深惠同城化,也加快兩地產業協同發展。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愈來愈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形成緊密的上下游產業鏈。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集團、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傑普特光電等等,一大批企業同時布局深惠兩地。研發在深圳,生產在惠州;總部在深圳,子公司在惠州;總部在惠州,子公司在深圳這些「雙城記」組合正在不斷上演。

近日出台的《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近期重點工作及二一九年工作要點》也明確提出,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學習借鑒廣深港澳先進理念和做法,加快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與廣深莞在跨界地區開展產業合作、創新協同和同城化試點,探索建設協同發展試驗區。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如果只是停留在弄點項目過來、搞點科技創新,不進行更多制度創新,顯然跟不上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步伐。

林指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會對惠州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在對接深圳的過程中,惠州要在制度創新上多向深圳學習,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和營商環境提升。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