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林筱魯:移民


林筱魯 資深規劃師

香港絕大部分人口都是在上世紀戰後陸續移居而來,繼而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看淨移民比率的歷史數據,基本上都是流入的人口長期比外移的多。早年的移民,大多是避秦心態;也從來不缺四海之內湧進來,抱著一股冒險精神,淘金尋夢的人們。這些開拓者,沒有太多的積累和包袱,求的是安穩和發展,甚或只是生存。其後經濟騰飛,城市建設完善,不少新界鄉民也漸次「內移」至市區。

回顧過去八十年,不論經濟、社會、民生,香港都有長足進步;然而當中也出現了多次移民潮。1967年暴動、1982至1984年中英談判、大亞灣核電廠興建計劃、1989年的六四事件、1997回歸,以至近年的社會事件,包括雨傘運動等等,都跟移民潮扯上關係。

我嘗試以數據印証種種推斷。香港的外移人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拾級而上,至1992年達至餘66,000人的高峰,1998年回到八十年代初的每年兩萬之數的水平,繼而下降至2000年以後每年一萬以至數千之數。2014至2017年的數分別是:6,900、7,000、7,600、6,500。簡言之,2017年的外移人數不足1992年的十分一,而香港人口在那二十五年間增長了二百萬。

撇開種種個人因素與考量,香港人外移無疑跟信心有關,但近年出現移民高潮的說法則難以成立。坊間有不少民調指,很多人想移民,但走不了。筆者無從判斷這些民調的結果有多少參考價值,但估計若然民調多問一個問題:若能負擔,你希望在香港買樓自住嗎?那些分析結果就算不能作準,卻必然更有趣。

回歸前港人逾50萬  移民外地
回看數據,1987至1996的十年間,香港的外移人數超逾五十萬,但同時有近三十萬持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証人士擁有外國國籍。自由出入境與容許市民擁有雙重甚至多重國籍,是香港的一大特色。移民作為「買政治保險」的手段,坐滿移民監後回流;又或長年兩地走,不管何處是吾家的人比比皆是,從來都不是新聞。筆者身旁也有不少早已擁有外地國籍,不單常在香港,就算身在其移居國,也只捧著香港新聞和事物過日,絶對不理會其移居國發生甚麼事,更遑論負起投票等等公民責任的朋友。這些算不算「真移民」,看官大可自行判斷。

以移民意願反映港人對香港未來社會政治體制的信心並無可厚非,事實也告訴我們有不少所謂移民,並沒有跟香港的社會經濟體系割離;成為「真正」外籍公民的人,大多是這些移民的子女。若說不少港人存有避秦的基因,今天因避秦而買移民保險,筆者相信,只要仍在一國的框架內,中央和特區政府都沒法徹底扭轉這狀況。

人才自由進出  維持競爭力
若我們相信國際級城市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那最重要的任務便是保持自由開放的門戶,維持對不管持任何護照的香港永久居民有利的稅際;此外,也必須持續改善城市整體生活環境,降低居住和營商成本。只要人才可以自由進出,不管是常住,還是短暫居留,抑或頻繁往來,香港已足以維持在區內以至國際上的獨特性,尤其是當倫敦面臨脫歐,紐約受美國鎖國和排外的氣氛侵蝕時,各地人才,包括已移民的港人,可能會更愛香港。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