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中美摩擦】貿易拉鋸戰無休止,全球市場前景不明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中美貿易戰自開打至今已超過一年,可謂曠日持久,且仍無結束的跡象。期間兩個大國的每個磨擦都牽動著全球的政治和經濟神經。特別是近期,沉寂了一段時間的貿易戰突再升溫,令市場倍感擔憂。

撰文  蘇梓

這場貿易戰「再掀波瀾」始於5月6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絡上突然宣布,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從10%上調到25%,並於11日生效。隨即在5月8日,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指,升級貿易磨擦不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如果美方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國反應克制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的衝突不斷加劇,已經成為了對全球財富的最大威脅。隨著兩國領導人公開表示強硬的態度,世界上其他國家現在都擔心會在這場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遭受牽連。有評論認為,持續的貿易磨擦帶來的負面衝擊難以避免。雖然短期來看,對中國經濟短期影響有限,但由於中美經貿關係的複雜性、長期性和不確定性,需要長效且深遠的應對,才能緩解貿易爭端不擴大到其他層面。

投行機構中金公司近日發布報告,認為中美兩國互相加徵關稅以來,美國對中國加稅商品的進口增速明顯放緩,中國對美國進口降幅更大;在靜態且只限於對出口影響的局部測算下,2,500億美元商品關稅對中國GDP增速的影響可能達到0.3個百分點。報告還指出,中美兩國貿易磨擦加劇,對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將不容小覷,雙邊關稅上升導致貿易轉移,全球布局的跨國企業有更大應對空間;對於中國來講,對衝外部風險的政策首選是減稅降費等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降低中國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

另外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早前也分析指,儘管美方強硬叫陣,但中國的反應仍屬相當節制,仍然試圖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一旦談判破局、協議難產,中國初期只會採取有限度的報復措施,讓美國經濟損失迫使特朗普轉向。然而,如果期望落空,中國勢將採取更嚴峻的手段。

經濟損失可消化

就在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至25%當天,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不認為這場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很大,即使貿易戰繼續,對中國經濟成長的影響頂多0.5個百分點,雖有損失但中國可以消化。因為中國腹地大,迴旋空間也大,加上「一帶一路」沿線的需求,中國整體投資的機會仍很多,因此所受到的衝擊也會比較小。

至於美國,按照特朗普的說法,每年從中國進口超過5,000億美元的商品,但這些商品多是美國已經不生產的,即使不從中國進口,還是要由其他國家進口。儘管特朗普祭出貿易戰,說是要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但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已推動過製造業回流政策,當時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就已明確地表示,蘋果產品的生產線不可能搬回美國,因為要進行大規模的組裝、生產,一定要放在中國。

林毅夫認為,如果美國持續加徵關稅又擴大徵收範圍,結果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原來在中國組裝、生產的工廠遷移到其他國家,例如勞工充沛又仍低廉的越南等國,但不會遷移回美國,而且因為近年工資上漲快速,這種遷移在貿易戰發生前就已出現。第二個結果是所有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後變更貴了,結果美國消費者受害,他們必須支付更高的價錢。

重挫美國經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警告,貿易戰升高,將會創傷美國經濟,全球經濟亦將受到損害。估計到 2021 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削減 0.7%,約相當於 6,000 億美元。OECD 並預期,美國與歐盟之間,亦將出現新的貿易障礙。

雖然特朗普提出對中國製造的價值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的產品徵收關稅,中國看似在這場貿易大戰中屈居劣勢,但另一方面,美國的各大企業,從GE到蘋果,都在中國大舉投資。據德意志銀行2015年的統計,美國企業在中國比中國企業在美國一年多賺2,000億美元。中國其實大可以透過發起消費者拒買,並藉由海關阻斷供應鍊、加強工廠安檢等手法,大踩美國企業「痛腳」,然而中國並沒有這麼做。

此外,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並不處於優勢,美國保持懲罰性關稅,這樣只會加劇企業痛苦。外界甚至擔心,如果美國與中國無法達成協議,而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不斷加徵關稅,這就好比經濟界的「冷戰」。

對於特朗普團隊而言,中美貿易協定是總統競選的首要課題,無論美國的投資人、商務領袖還是中國本身,都希望談成協議後,能夠取消懲罰性關稅,倘若繼續維持關稅,恐怕會拖累2020美大選年的經濟發展。如果無法達成「完美」的協議,還有現成的協議可以協商,即中國承諾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但隨著特朗普持續加徵關稅,美國農民將面臨損失。

就連立場傾向支持特朗普的美國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也表示,貿易戰加徵的關稅額度已相當於美國新納稅人繳交720億美元,倘若特朗普繼續向中國加徵關稅,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將會下滑0.75%,導致美國國內減少逾58萬個就業機會。有美國媒體認為,雙方如無法達成協議,不僅重挫美國經濟,也衝擊特朗普連任選情,因此有不少經濟學者不懂特朗普為何甘冒此風險。

零售業受大衝擊

有市場分析認為,若中美的貿易談判停頓不前,或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對3,0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那麼全球經濟將會落入衰退。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美聯儲(FED)將被迫降息,最終降至 0%,中國亦需要大舉推出新的振興措施。還有報告指出「貿易戰已傷害了民眾的信心」,若持續進行,將會大幅衝擊消費者支出。

而美國的大型零售商已開始為這場衝擊做好準備,預期關稅將導致某些商品價格上漲。美國鞋業經銷商及零售商協會表示,如果美國對鞋類加徵關稅,將造成災難性後果,因為2017 年數據顯示,在美國銷售的鞋子約有 72% 為中國製造。這意味消費者付出的價格上升,或企業的獲利下降,也意味工作機會減少。

特朗普則對這些擔憂加以駁斥,並奉勸美國企業,如果要規避關稅,就在美國生產製造商品美,國經濟強勁,足以吸收任何衝擊。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已對外國的鋼鋁產品、500 億美元的中國高科技商品及 2,0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與零組件加徵了關稅;現在又準備對所有自中國採購的商品加徵關稅。

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摩根士丹利銀行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指,解決貿易爭議的空間已越來越窄。若到6月仍無法解決,貿易戰將侵蝕全球經濟成長。美林證券經濟學家於5月10日發給客戶的通知稱,中美在這場貿易戰中全面加徵關稅,恐怕會讓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倫敦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宏觀研究主管Gabriel Sterne表示,對貿易流動的巨大負面影響將不利於未來幾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這對幾乎所有人來說都是壞消息。

牛津經濟研究院還預測,如果中美兩國都把各自的關稅威脅付諸行動的話,中國的年度經濟總產值將減少0.8%,而美國將減少0.3%。雖然這些數字從宏觀上看很小,但對那些特別容易受貿易戰影響的行業來說,痛苦尤為強烈,比如美國的農業和中國的電子產品製造商等。而對最依賴貿易的國家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更為嚴重,比如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

中美貿易紛爭令經濟疲弱的歐洲也雪上加霜。目前英國就脫歐問題陷入混亂,外界預計這在短期內將令整個歐洲大陸貿易遭到傷害。比如有數據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工廠訂單和出口有所增長,今年3月德國對華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以上。但德國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工業生產需要的零部件,例如汽車零部件、發動機、電機,以及工廠生產所需的其他設備。如果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中國的工廠生產放緩的話,那麼對德國商品的需求很可能會減弱。挪威投資銀行DNB Markets首席經濟學家Kjersti Haugland不無擔憂地指出,歐洲的經濟增長再次變得非常疲弱。

地緣危機恐加劇

如果投資者的恐懼加劇,資金幾乎肯定會流入最安全的避風港美元。很可能與之同時發生的是,資金撤離所謂的新興市場,加劇阿根廷和土耳其的危機,同時在巴西、南非、印度等更廣泛地區帶來貨幣貶值。貨幣貶值讓這些國家的進口商品變得更貴,迫使窮人為食品、燃料和交通付出更多的錢。
而新興市場的貨幣和股票價格在今年早些時候走強之後,最近幾週出現了急劇下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貿易敵對狀態將持續多久,但顯然這在目前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