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政經香港】港醫療系統超負荷,業界亟待結構性改革    


香港公立醫院資源緊張,公立醫院病床佔用率 長期超過100%。

近幾年,香港公立醫療系統壓力不勝負荷的消息常見諸報端,且愈演愈烈,即使香港一向因先進的醫療水平在世界享有盛譽,但「看病難」的問題使這一光環正在褪色。特別是每年的流感高峰,也使公立醫院的壓力達到頂峰。正如治病需要對症下藥,醫療系統的弊病也必須找出源頭,並藉社會各方的努力改變現狀。

撰文  蘇梓

港人的健康指標和平均長期居於世界前列,然而一旦生病,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折磨。且不論慢性疾病的輪候治療時間動輒以年計,急症室的輪候已出現20小時以上的記錄,平均輪候時間也在常常在六、七小時左右。此外各大公立醫院的病床佔用率更長期高超過100%。這些現象,在一個富裕的社會,不能不算荒謬。

從業人員長期短缺

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最直接的原因,是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人手流失非常嚴重,只有私營醫療體系的醫生相對充裕,所以整體而言,本港醫生人手長期不足。有統計顯示,至2017年底,香港的註冊醫生總數只有14,290人(公私營醫生合計),香港醫生相對人口的比例為1.9:1000,即每千人中只有1.91名醫生,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國際平均水準3.3:1000,僅僅略優於中國內地和土耳其(1.8),與挪威(4.6:1000)及德國(4.1:1000)等發達國家則相差一大半,甚至連哥倫比亞(2.1)和韓國(2.3)都不及。香港的醫療系統亟待增加人手,早已是各界共識,據悉醫管局的醫護人數一直增加,醫生人數從2008年的5,058升至2018年的6,336,增幅達25%,但多年來仍未能解決香港這一「痼疾」。

另根據香港統計年報,2017年的註冊醫生人數為14,290人,在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任職的醫生人數分別為6,072人及465人,剩餘的7,000餘名「私人醫生」,只是統計上的數字。衛生署2015年曾進行調查,在6,213名回應調查的註冊醫生中,只有5,591名醫生從事經濟活動,故註冊醫生可包括已退休醫生。

資源配置嚴重失衡

導致香港醫療系統超負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加劇,從而造成醫療資源短缺。政府統計處推算,到2066年,每1.4人就要撫養一名長者,可見對香港而言,人均壽命延長是一把「雙刃劍」。

另一方面,有分析指,香港公私營醫療體系本身也長期存在內部結構性問題,並隨著外圍因素變化而進一步惡化。目前香港的醫療系統主要分為公營和私營。公營醫療系統由醫管局營運,私營醫療服務由私人執業醫生及私家醫院組成,並由政府監管。由於公營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收費低廉,市民看病有約95%費用可獲政府資助,很多市民會選擇到公立醫院求醫。而本地醫護人員中,有六成服務於公營醫療系統,卻要照顧全港近九成病人,比例明顯不對等;相反,在私營醫療系統工作的其餘四成醫護人員,卻只需照顧約一成市民,這就導致公私營醫療系統人力資源嚴重失衡。而這還不包括部分市民缺乏正確使用公共資源的概念,濫用公立醫院服務的情況,例如稍有不適就叫救護車送往急症室,使急症室失去原本為搶救重大危急病症的意義。

有數據表明,香港公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流失嚴重,從醫生、護士到其他工種,不一而足。原因顯而易見:私家醫院或診所的薪酬比公營的高出很多,工作環境也相對吸引,工作量更是相對較少;相形之下,儘管政府近年大力增撥公共醫療服務資源,但公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面對龐大的社會需求,經常要超負荷工作,所受的壓力與報酬並不對等。

醫療人員人手不足,加上近年社會怨氣越來越大,市民難免將醫院負荷能力「爆煲」的原因歸結為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最常為人提起的就是太多內地新移民來港,有些其實長期居住在內地,對香港毫無貢獻,但一生病就來香港看醫生,佔用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

這一說法遭到一些社區援助團體的質疑。有團體負責人表示,雖然現時內地每天有150個赴港單程證名額,但過去20年每日的平均數字只131個;而根據統計處的數字,留在香港居住的新移民每日平均只有64個,現時醫管局亦沒有相關的數字證明新移民為導致公立醫院「爆煲」元兇。該負責人又援引醫管局數據表示,2017/18年度,本港65歲或以上的病人已分別位佔住院人次、急症室求診人次、專科求診人次約三至四成不等,亦佔超過醫管局總住院日數的一半。

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方面,新移民的數目不多,每年只有數百名;如果對過往7年作出統計,本港65歲以上的公營醫療服務使用者也只在幾千人左右。

對症下藥增加人手

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醫療都是民生大計,也是反映社會經濟的重要指標,因此,增加和改善醫療系統,尤其是公立醫院及診所的配套措施、增聘工作人員、加強社區基層醫療是刻不容緩的大事。香港的醫療改革尤其不能一拖再拖,這有賴政府制訂出長遠的改革藍圖,令醫療系統得以持續發展。目前外界普遍認為,增加醫護人員供應乃第一要務,除了加強本地培訓以外,便是考慮引入外地人才。

目前香港共有三所獲資助的專上院校培訓醫護人員,過去10年,政府已經大幅增加相關的學額,由1,200增至1,800個。但訓練一名合格醫生,無論金錢或是時間,均需投入大量成本,所以增加本地培訓並不能在短期內紓緩困境。

至於引入外地醫生,香港現時的政策也處處設限,為此飽受批評。目前外地醫生如要來港執業,必須先在香港通過醫務委員會舉辦的、由三部分組成的執業資格試,包括專業知識、醫學英語技能水平和臨床考試,全部合格後,還要擔任一年駐院實習醫生,接受在職培訓、評核及臨床指導,才能正式註冊成為香港醫生。這一過程困難重重,變相阻礙了外來醫療人才。

對此有分析認為,引入海外醫生本為擇優而錄的決定,不應以地域出身作主要考量,建議香港可參考新加坡做法,豁免高質素醫科院校的畢業生,以醫學水平作為選拔醫療人才的標尺。

公私合作削弱負擔

本港公、私營醫療機構的收費差距甚大,因此大部分市民都傾向選擇公營醫療服務,這也是導致候診的隊伍不斷加長、醫院各科室長期人滿為患的主要原因。有建議指,政府應積極鼓勵有經濟條件的市民轉用私營醫療的服務,以減輕公共醫療體系的負擔。針對有經濟能力的人士,政府可一邊透過法例,以制度迫使他們分流至私營醫療機構看病;另一方面,再以大幅度津貼形式對他們進行補貼。去年3月1日,政府公布了自願醫保計劃的詳細內容,期望有能力的病人能分流至私營系統。不過該計劃的成效如何,目前難下結論,因政府未有將自願醫保的利弊與市面現有的同類保險產品作出比較,市民在缺乏全面了解下,未必會受到該項計劃吸引。

對於市民經常要在公立醫院的急症室苦候,早前香港醫學會提議,病情較輕的市民可先找私家醫生問診;同時醫學會正研究推出手機應用程式,透過即時定位功能,方便市民找到附近有營業的私家診所。

增強基層醫療支援

而隨著要求把病人分流到私營醫療系統的呼聲越來越高,醫管局也於其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相關資訊,包括各公立醫院急症室的等候時間和私營醫療服務的鏈接,提供私人執業醫生名錄予公眾參考。在今年的農曆新年假期,醫管局便在其網頁內設立「新春假期求診一站式資訊」,讓公眾了解各私家及慈善團體提供的醫療服務,包括中醫服務,以紓緩急症室的服務壓力。

面對人口不斷老化,香港有經濟學者提倡增強基層醫療支援。中文大學講師、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不久前對媒體表示,香港面臨人口老化,老人患上多種慢性病的機率較高,醫療系統不應再以「醫院為本」,應考慮「以人為本」,以提供更好的社區護理及基層醫療。

香港的基層醫療於1990年正式提出,惟進度一直緩慢。直到10年前,特區政府才推出醫療券計劃,並提出社區健康中心、家庭醫生、大規模疾病篩查或疫苗先導計劃等,鼓勵長者使用在社區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減少依賴公營服務。不過多年過去,香港基層醫療護理的成效仍然有限。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有效的基層護理和社區醫療,但香港的醫療制度目前仍然以醫院作為中心,黃元山質疑醫療系統再以相關模式運作可能不合時宜,政府應加強社區護理。

團結基金發布的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以人為本  縱橫整合》亦提出,要加快基層醫療發展步伐,提升相關人力資源,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醫生與病人的夥伴關係」。為此必須建立足夠和合適的醫護人手,包括家庭醫生、可處理多種慢性疾病及老齡併發症的全科醫護人員、護士、專職醫療人員等。

此外政府要重整提供醫護服務的方式,讓病患者在就近的社區內,得到綜合的護理,比如目前正在籌備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試點計劃。在此基礎上,建議進一步加強社區的網絡聯繫,其中的關鍵,是要更有效促進基層醫療醫生、專職醫療人員、社福界和非政府組織人員之間的跨界別合作,讓醫療和社區服務之間的護理得以延續和無縫接軌。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