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The Transformation of JCCAC 「侯婥琪.山寨的十年蛻變」


 不時有學校舉辧團體活動,帶領中小學生在JCCAC進行社區與藝術活動。

在維基搜尋一下,找到「山寨廠」一詞,意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香港開始興起的小型工廠,當時這類「廠」規模很細,甚至只有幾個人運作的「有限」公司,主力經營家庭式手工業。於1977年落成樓高七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其中一個山寨廠的代表,當時已成了全世界首個多層設計的工廠大廈。這幢大廈於2008年被活化成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蛻變成藝術村和藝術中心後, 2018年是它改頭換面的第十個頭年。十年人事幾翻新,十年過去,究竟可以為香港留下甚麽足跡?今期,有JCCAC的行政總裁侯婥琪(Lillian)說今與昔,為這個地方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
Text / Jamie Tsang     Photo/Cheung Chin Yui  

藝術家的聚腳地
十年前,「文青熱」和「市集風」剛冒起,而「市集風」的始祖大概非JCCAC莫屬。在市集中,往往會遇到不少的藝術家和自由人,而和Lillian對談,話題亦離不開「藝術」二字。她說:「對於藝術家來說,他們都要食飯,但藝術比食飯更重要。」JCCAC有如藝壇綠洲中的一股清泉,為藝術家或文藝團體提供了一條進路。「十年來共有三百萬人次來過中心,曾舉辦過很多展覽和活動,其中『賽馬會黑盒劇場』便有500套劇目演出。劇場細細的,專注給予較小型或獨立的劇團作嘗試。我們知道Creativity就是要不斷給予機會,試過後便可改進,慢慢得以成長。」
多年來,往來流轉之下,約有250多個機構或單位留下足印。Lillian接觸到的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很多時不求賺大錢、獲名氣,只為用心演出或全心打造作品,讓觀者心中留下片刻反思。
 

 作為香港首幢由工廠大廈活化而成的藝術村兼藝術中心,昔日出產了眾多的手工業製品,有牙模、鞋模、做印刷的字粒、玩樂用的麻雀等,這些舊物雖未見於此空間,但「手作」的藝術精神仍舊常存。(圖為「廠出」視藝聯展展品。)

活化社區的漣漪效應
常言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由機會主義出發,在這個地方幫助一眾藝術家發揮創意。從前讀大學主修音樂的Lillian,畢業後沒有去做音樂,反而當上藝術行政,最初在香港管弦樂團工作,期後又轉至香港藝術發展局,約8年前來到JCCAC。她的日常工作的其中一個主要任務,是擔任橋樑角色,跟不同的藝術家溝通交流,再面向公眾,對外宣傳推廣,同時間,讓有心之士進駐場地建立工作室。直至現在,單位由130多個增至140個。「我們分數個層次的租金,有四分一的單位會留給畢業不超過三年的新晉藝術家,定立低廉的租金,約300呎一個單位,大約只須2,000元的租金,最多可以兩至四個同學去一起Share。在可以負擔得來的情況下,讓他們試試做創作,變相是一個很大的扶持。」香港藝壇的普遍現象是:除非是少數較有名氣的,大部份的藝術工作者收入偏向微薄,甚至有不少藝術工作者需身兼數職維持生計,加上香港的「土地問題」一向嚴重,面對租金高昂,藝術家要尋到工作空間或起步點,也許要循著工業大廈或藝術村出發。JCCAC的租金策略,是讓新入行的藝術家,有空間可以放膽去做自己的事。

除了藝術家獲益,普羅市民也因此而有所得益。自JCCAC開幕後,恰如作了先驅者,引領附近的街道小區發展出獨特的文創生態版圖。Lillian形容,以往人們一提石硤尾,就只有舊公屋和老人村,如今卻能驟變成文青喜愛的聚腳地。

她表示,大家可由JCCAC出發,再到附近的TOOLSS CAFÉ坐一坐,繼而轉往深水埗區的美荷樓青年旅舍和雷生春一帶隨意逛逛,感受當中的人文氛圍。經過十年的視覺藝術「慢煮」過程,透過不同元素領域的表演活動,文創氛圍得以發酵,藝術變得落地,社區對視覺藝術認知多了;JCCAC在藝術界和社區界,不經意烹調出一種別注的馨香之氣。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