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鄧耀昇:再談大灣區


鄧耀昇 Stan Group主席 / sgcc@stangroup.com.hk

事實上,自從2017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大灣區概念以來,在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合作交流、協調發展方面,粵港澳三方也已經在努力摸索,而官方亦多次指出,港澳青年的學業、就業和創業更是越來越佔據重要位置。許多港澳青年,也因此積極發掘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當中以初創界別較為突出,而大灣區城市對港澳青年創業家亦提供不少優惠政策。

港澳地區一直在珠三角發揮重要經濟影響力,未來更應充份發揮自身獨有能力。香港金融法制體系完善,全球自由貿易經濟名列前茅,在新大灣區規劃中看到中國政府再次肯定香港在金融中心的定位,並要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領導城市之一,帶領區內其他城市發展。大灣區內有五個國際機場、兩個核心金融交易所,規劃綱要明言要以香港作為金融中心龍頭,提升大灣區金融發展,相信未來無論國際以至中國經濟亦將聚焦香港作為金融重鎮。

規劃綱要所展示出來的大灣區,發展不可限量,人才的需求更不容忽視。而這樣的發展過程,其內生的各種需求,必將為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更大舞台。規劃綱要預示的人才流動,必配以各項大型基建作為配套,香港多項重要基建項目陸續開通,既與內地網絡接軌,即縮短交通時間,形成兩小時甚至一小時商圈,對人才流通更為有效。下一步就是在政策上的配合,如何為大灣區的人才提供誘因,減少不同城市的限制,不僅吸引香港人才在大灣區的舞台發亮,更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到大灣區發展,令區內經濟急速成長。

不可否認,香港在科創、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等方面與內地相比有著明顯優勢,新出台的大灣區規劃對此也明確認可,但更要看到,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在這些方面也都在努力追趕,而在製造業、交通運輸、電商、物聯網等某些其他領域,大灣區其他城市已逐漸超前。這種競爭勢態和融合發展,正是大灣區的魅力所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正是香港青年的發展機會所在。

另外,借鑑三藩市灣區發展經驗,可以發現,青年在科技創新、技術交流、企業經營以及社會文化發展等各方面,從來都是灣區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如佔全球半數的獨角獸企業集中於以矽谷為代表的三藩市灣區,而這些巨企絕大部分都是由青年一代創業者發起和經營壯大。三藩市灣區每個獨角獸企業,都代表著青年的創新精神。

可以預期,規劃公佈後,大灣區無論從範圍、內容還是方向、政策,以及分工、協調都已經十分明確。所以,創新創業的根本宗旨是開拓,而開拓最需要的是勇氣。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