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政經中國】大灣區世紀規劃出台,香港迎接新機遇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郭蘭峰介紹《粵港 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容。

繼兩年前國務院將「發展大灣區」正式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終於在上月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使大灣區建設不再只聞樓梯響。對於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的香港,綱要的公布別具意義,它不僅將鞏固和提升香港現有的優勢,也將發揮出香港更多的潛力。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香港同時面對著新機遇的挑戰。

撰文:蘇梓 

香港素來是世界金融中心和航運物流樞紐,《綱要》前半部分就指出,將推動其在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並大力發展創科產業。此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從而向更具競爭力的國際都會邁進。而本刊亦就上述領域進行剖析,逐一審視香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整合城市金融功能

《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其中,香港是人民幣離岸中心,要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

在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及機構的跨境投資方面,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建設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認證機構。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並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依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台,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

此外,要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著力發展航運金融、科技金融、飛機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支持與港澳金融機構合作,按規定共同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發揮港口先天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在目前全球4個世界級灣區中經濟體量最大,經濟總量超1.4萬億美元。廣東省的9個成事加上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輻射擁有全國約五分之的面積、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總量,為航運業提供了優越的發展條件和基礎。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帶擁有天然良港和世界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航運優勢明顯,交通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無疑給物流行業的發展和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灣區物流行業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其中,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擁有天然深水港,運作完善的貨櫃港,熟悉國際貿易活動的營運和規則制定過程。港服近年又致力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例如船舶融資和管理,這可為大灣區提供高質素的航運服務,協助內地港口的發展和管理。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並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

而香港的航空業不僅在機場硬件及管理有優勢,還有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飛機維修業,能為大灣區提供一條龍的航空服務,其經驗亦有助提升區內行業水平。綱要提出,粵港澳要建設世界級機場群,不僅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也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以及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

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綱要並指出,要加強粵港澳打完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港口、空港和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上加強互聯互通,打造「1小時生活圈」。

目前,大灣區快速交通網路正在加緊構建中,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力爭做到大灣區主要城市間能夠於一小時內通達。目前,廣東正在按照國家的要求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軌道的規劃,今年上半年可以出台,助力做到「軌道上的大灣區」。

陸路交通方面,隨著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去年相繼建成通車,粵港澳的跨境基建已經就緒,並連接起全國的高鐵網絡,有望大幅節省香港與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提升香港作為區域物流、貿易和商業樞紐的地位。

促港建成研發中心

綱要強調,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作為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並希望探索有利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以及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香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排名屢居前列,根據Quacquarelli Symonds《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榜》,共有4家本港的大學打入世界100強。而且,香港現時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涵蓋多個科技範疇的研發,吸引了眾多世界級的科研機構前來落戶,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首個國外創新中心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首間國外研究中心。

有關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綱要在香港著墨甚多,包括建設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紡織及成衣、資訊及通訊技術、汽車零部件、納米及先進材料等五大研發中心,以及科學園與數碼港建設。同時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台,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

綱要亦提到,香港要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相關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中央會支援香港成為區域智慧財產權貿易中心,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有利於激勵創新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並建立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資訊交換機制和資訊共用平台。而在上文提及的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綱要亦提出要以「創新通關模式」發揮廣深港高鐵以及港珠澳大橋的作用。

專業服務無可匹敵

香港向以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穩健的法治基礎著稱,擁有專業諮詢、法律、會計及金融等方面的人才,這些正可配合大灣區進行企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要。多年來,香港律政司致力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與不同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等合作舉辦各種活動,以推廣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並由成文法作補充。未來香港將繼續善用「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建立以「促成交易,解決爭議」為本的專業法律服務平台。律政司則會為亞洲和其他地方的法官、法律執業者和政府官員,提供有關國際法律、司法技能和爭議解決方面的培訓。

在企業重組、併購跨國企業和資產等商業活動的法律服務領域,香港一直提供高質素的專才,可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提供幫助。這些企業若想以香港作為「走出去」的橋樑,也可以借助香港的法律顧問服務,獲取更多樣化的建議和服務。

綱要還提出,除了法律專才,凡合資格的香港專業人士,例如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律師、醫生,均可通過兩地專業資格互認或考試的安排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在內地註冊執業、和按照有關行業的規定以獨資、合夥或聯營等模式開設和經營業務。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