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樓市速報:填海造地效益高 開發棕地彈性細


報告指,雖然棕地有非常強大的民意基礎,但並非「手到拿來」的容易選項。

經過5個月的諮詢,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終於正式向政府提交報告,並建議3個短中期選項及5個中長期選項,合共提供3,235公頃土地。在短中期選項中,以發展棕地最多人支持;而中長期選項亦離不開填海,當中更提到發展東大嶼都會是突破土地長期短缺困局的主要關鍵。

然而,此報告一出,便有不少環保團體反對,認為政府低估棕地的發展潛力,應更力發展棕地,而非填海。須知道,棕地並非「手到拿來」的容易選項。即使發展棕地,亦難免要填海,畢竟填海所得來的土地發展規模較大之餘,規畫彈性亦較高,長遠而言,是有效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方法。

在2018年的最後一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正式向政府提交報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在5個月的公眾諮詢期內,一共收到超過2.9萬份問卷,以及6.83萬份透過其他渠道提交的意見;中大香港亞太研究亦透過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了3,011位市民。

調查結果顯示,社會普遍認同土地供應短缺問題刻不容緩,不能單靠個別選項解決問題,必須多管齊下打破困局。小組建議優先推行8個土地選項,包括3個短中期選項,以及5個中長期選項,合共可提供3,235公頃土地。

報告指出,3個短中期選項包括棕地發展、利用私人新界農地儲備,以及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當中包括局部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用地。黃遠輝表示,由於考慮到粉錦公路週邊設施限制較多,如需考慮附近有大量歷史建築物及生態等影響,因此需要將粉嶺高球場進行地理分割,顧問報告亦指,粉嶺高球場以東的32公頃需克服的限制,較粉嶺高球場以西的140公頃相對容易,因此只將32公頃土地納入選項之一。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正式向政府提交報告,並建議優先推行8個土地選項。

多管齊下增供應

同時,雖然棕地有非常強大的民意基礎,但並非「手到拿來」的容易選項,要視乎基建配套是否到位,以及重置棕地作業進展。因此政府在全力推動棕地發展的同時,必須繼續多管齊下,推展其他土地供應選項。

黃遠輝指出,香港至2026年土地短缺達815公頃,可是即使全速推展3個短中期選項,亦只能提供320公頃土地,仍欠近500公頃土地,形容情況非常嚴峻,加上短中期選項較少及存在不確定性,目前沒有單一選項能解決短缺,小組認為除非有強烈理據,否則不應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短中期選項。

而5個長期中長期選項,包括在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及發展更多新發展區等。報告指出,發展「東大嶼都會」是突破土地長期短缺困局的主要關鍵,而對於《施政報告》提出在中部水域填海1,700公頃,小組表示「備悉」,並相信政府會考慮小組報告後才敲定細節。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專責小組指出香港實際需要的新增土地遠高於政府早前預計的1,200公頃,加上市民對建立土地儲備的認同和改善居住條件的清晰訴求,政府必須多管齊下,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下一階段工作是集合相關政策局及部門的力量,全力全速覓地造地。

 

小組報告認為,填海所帶來的新增土地能提供較大的規畫彈性。

重置安排耗時長

然而,對於小組的建議,社會上有不同的人士作出反對,如對於要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香港高爾夫大聯盟召集人劉家樂則指,業界對此感到「非常震驚甚至憤怒」,認為國際高爾夫球組織或會考慮是否再於香港舉辦賽事。而對於填海的選項,則有長春社、綠色力量及綠領行動等13個環保團體亦聯合批評報告,稱政府低估棕地的發展潛力,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表示,新界逾760公頃棕地未納入規畫,而綠色和平亦曾多次發現棕地充斥非法作業的垃圾場。

資料顯示,新界棕地雖涉及約1,300公頃,可是,要成功發展卻是困難重重,如以涉及50公頃棕地的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該區由10年前重啟規畫至今,仍未正式收地,原因是除了要賠償棕地持分者外,重置安排方面亦絕非容易。小組建議政府盡快制訂棕地政策,並研究新界北約200公頃棕地及散落各處的760公頃棕地發展潛力。

事實上,在土地發展小組諮詢期間,政府曾建議遷棕地作業至多層大廈,但多位棕地作業者表示搬遷存在不少困難,大型工業難以「上樓」,冀政府協助安置,並憂慮多層式倉儲只適合運送及儲存高增值產品,未能滿足所有業界需求。加上大廈的租金勢必較高,業界難以負擔。

再者,先不論發展棕地的困難,即使政府能成功將棕地發展成住宅,但長遠而言,香港仍是缺乏土地。據《香港2030+》研究,未來30年的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而計及所有已落實或已規畫的發展項目,所能供應的只有3,600公頃,預計香港長遠直至2046年仍欠缺至少1,200公頃用地。而土地專責小組認為,這1,200公頃的土地短缺數字是保守估算,相信實際短缺數字遠較1,200公頃為高。

小組建議局部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用地。

輪候公屋時間久

而且,最近的數據顯示,輪候公屋上樓時間平均是5.5年,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歸根究底還是土地供應不足所引致。雖說短中期措施已能提供一定的土地供應,但仍是有必須要有土地儲備,長遠而言,才能有效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亦不會令到供應無以為繼。

最重要的是,填海所得的土地全屬政府所擁有,可有全面的主導權,小組報告認為,填海所帶來的新增土地能提供較大的規畫彈性,提供更多可隨時動用的「熟地」,讓政府可從宏觀角度檢視各類用地的需求,並作出整全的規畫,更有助打破目前「零和遊戲」的土地困局,因此,小組原則上支持於5個擬議的近岸地點填海造地。

如在東大嶼都會填海1,000公頃的計畫,報告指出,興建人工島面對較少鄰近設施或土地用途的制約,可創造更大面積的土地,規畫靈活性更高,是少數能於可控制時間內提供完整「大板塊」的土地供應選項,這都是發展棕地所難以做到的。再者,人工島具策略性意義,有助理順目前人口及就業機會分布不均的情況,新增的策略運輸基建設施,可大大疏導屯門公路及西鐵的擠塞情況。

小組指出,東大嶼都會不涉及收地及重置安排,興建人工島在時間上的可控性高,因此是突破現有各類土地長期短缺困局的主要關鍵,但政府必須回應及小心處理對環境及海洋生態的影響、所需的成本及時間,以及人工島是否能夠抵禦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的影響。小組認為政府應盡快展開前期研究及規畫工作,以收集更多資料及數據,決定下一步工作。

Related Articles